我国省域市场化指数创新测度及发展进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省域市场化指数创新测度及发展进程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省域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
要求。

为此,研究省域市场化指数的测度及发展进程,有助于全面了解各地的市场化程度,为经济转型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一、省域市场化指数的测度方法
1. 基于数量指标的测度方法:
数量指标包括市场量、市场价格、市场结构、成本效益和市场收益等指标,通过这些
指标来测度省份之间的市场化程度。

市场量指标主要是衡量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
市场价格指标是衡量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高低;市场结构指标是衡量市场的竞争程度;
成本效益指标是衡量在市场经济下各行业的成本和效益;市场收益指标是衡量市场对投资
的收益率和风险。

结构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要素的分析来测度省域市场化程度。


些基本结构要素包括产业结构、资本结构、人力资源和技术结构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出各省市场结构的优劣程度。

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主成分的方法来测度省域市场化程度。

主成分分析
法可以将多个相关指标归纳为几个大的主成分,通过对这些主成分的分析来测度市场化程度。

该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省域市场化程度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1. 初期阶段(1978年-2001年):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

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乡发
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市场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市场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各地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经济组织逐渐增多,市场竞争程度得到了提高。

3. 稳步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市场化成为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基本动力。

各省市继续加快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指数得到了持续提升,市场化程度逐渐趋于成
熟。

三、结论
通过对省域市场化指数的测度及发展进程的研究可以得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促进市场化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各省市需要通过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来提升市场化指数,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市场化测度指数需要持续完善和优化,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化的真实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