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骑楼为题材的叙事风俗长卷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
视界观.2021.04
文化研究
以骑楼为题材的叙事风俗长卷创作
宁芷誉 江芷易 司佳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以骑楼建筑为题材,研究其色彩搭配、组织形式、画面构成等,发掘叙事语言多样性并运用于风俗画长卷图式中。

研究建筑造型的东西方特并且运用于风俗长卷创作当中,开发建筑样式与当代绘画语言的创新性融合。

本文选择民国鼎盛时期的北海地区骑楼街市为研究对象,在现存图像史料的基础上,赋予其故事线索,完成相关历史素材通过故事线串联起来的视觉化呈现。

以骑楼为题材进行的美术创作,可以更直观地向观众展现特定时期骑楼建筑群落的风格样式、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较于文字史料来说运用绘画媒介进行视觉化呈现的方式更直观鲜活。

关键词:骑楼;叙事风俗;长卷创作
一、骑楼的文化内涵研究1、历史沿革:
骑楼建筑是欧洲建筑与岭南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样式。

鸦片战争使广州地区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当地建筑的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样式的移入,形成了既符合岭南区域住宅特色,又具有西方建筑特征的商业建筑样式——骑楼。

北海市的骑楼街道建筑在民国时期属于广东省辖地[1],它受到19世纪末,英、法、德等国在北海市建造领事馆等西方廊柱拱券式结构的影响,各地争相效仿,让政府看到了城镇建筑的新风貌,并且积极推广骑楼模式用以改造旧式街道,从而形成骑楼街巷。

北海市在民国时期属于广东省辖地,后曾短暂交由广西管辖,1955年重回广东,1965年才又划归广西。

北海的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各国商人到此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骑楼这一建筑群落得益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业性是骑楼建筑文化的根基,故骑楼文化具有开放、自信的特征。

2、形态功能:
骑楼一般分楼顶、楼身和楼底三部分,楼顶有的是尖顶塔形,楼身装饰丰富多彩,有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罗可可建筑装饰风格。

桥廊打通连成一条长廊,变成商业街——行人可以在走廊行走、遮阳避雨以及购物。

二、传统风俗画的当代语言研究
1、长卷式构图与历史素材的视觉融合研究:
长卷构图是传统中国卷轴画所运用的构图形式,一般是在案头上一边舒展一边欣赏,处于卷轴画内的时间会随着画面展开的方向行进,目光随着画中的景致可产生“卧游”之感。

基于长卷式的空间构图有利于展现街巷、道路、等开放式空间场景的特点,故此选用作为表现骑楼建筑群的画面构图。

体现民国特色的骑楼风貌的有市民的的服饰、店门口的幌招已经店铺经营特色等,本次创作的素材来源主要是从骑楼博物馆了解到的,当时进出口货物的种类以铁器、苎麻、海鲜、八角等为主。

所以商务贸易结合南部沿海地区的风俗民情成为笔者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向。

(图1)
绘画形式的表现媒介采用数码绘画,用到了斑驳的肌理笔刷展现骑楼的沧桑感(图2),据史实记载民国时期对经贸繁华的老城区进行了改造[1],其建筑多为在旧式翻新,笔者仍然采用肌理感的绘画形式,原因在于现代人在观看历史建筑的时候往往很难与新建时期联想起来,就像我们在看复原清朝时期的照片上的建筑与100多年的今天所看到的差异,真正能触动到我们的其实是当下那些经历过浸润的建筑样貌。

我们在现实中面对北海一条骑楼街的时候也能看到翻新的与旧时的建筑冗杂在一块,这样的视觉感受无形的就会在关注内心形成层一个期待的视野,当作品正好符合观众的一个期待视野,那么画者与观着才能建起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

骑楼形态具有十分鲜明的岭南建筑特色,二楼房骑在廊街之上,廊街用来作商铺之用,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贸易行当有布匹行、鞋行、伞行、等行当,由于缺乏历史图像资料并且有秩序规律地分布啊各个商业地段,本人根据现代商铺的经营规则来进行民国时期的商铺产业的方位规划并体现在画面当中。

(图3)
2、风俗故事画的叙事研究:
风俗绘画的叙事在通常情况下局限于时间的界定,只能
表现某一时间状态下人物及景物的瞬间姿态,
本次创作尝试打破时间在画面中定格的固定形式,采取异时同地的方式让主人公在画面中展现间歇的动作情态以示流动的时间状态,(图4)整组画面依次排开来是由朝至暮的时态来进行叙事表达的。

故事展现了一个家住渔村的小男孩喜欢上街玩耍,喜欢从各处地方捡回他喜欢的宝贝,通过他的一日之旅,展现了民国时期骑楼街市的繁华景象以及沿海居民的生活情态。

图1
图2
图3
图4参考文献:
[1]莫贤发.北海老城区骑楼建筑形态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宁芷誉(1992.5—),女,壮族,籍贯:广西武鸣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
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现代插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