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S)-1,2,4-丁三醇的制备与表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性(S)-1,2,4-丁三醇的制备与表征
蔡征宇;王明亮
【摘要】介绍以L-苹果酸为原料,经甲酯化、还原反应合成了(S)-1,2,4-丁三醇.运用旋光度测试、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改进分离方法,简化操作过程,使其向工业化迈进了一步.
【期刊名称】《天津化工》
【年(卷),期】2010(024)002
【总页数】3页(P27-28,31)
【关键词】L-苹果酸;(S)-1,2,4-丁三醇;制备
【作者】蔡征宇;王明亮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安徽,243002;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3.16+3
(S)-1,2,4-丁三醇是合成手性试剂、手性配体的重要中间体[1,2],在手性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合成中也有重要应用[3-6]。

制备(S)-1,2,4-丁三醇的方法很多,以AlLiH4为还原剂,L-苹果酸二甲酯为原料是制备(S)-1,2,4-丁三醇主要合成方法[7,8]之一。

该法步骤少,但是AlLiH4作为还原剂对反应条件要求苛刻,要求氮气保护下进行,体系绝对不能带水,并且反应过程比较激烈。

本文对还原反应和分离纯化进行了改进,选择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价格相对较低的
硼氢化锂为还原剂。

L-苹果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生成L-苹果酸二甲酯后,与硼氢化
锂还原反应生成(S)-1,2,4-丁三醇。

从目标产物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出发,考虑丁三醇属多羟基化合物,整个分子呈高水溶性和高极性,而还原反应中产生的大量固体残渣在低级醇中的溶解度很大,故选用水和低级醇为溶剂二次提取法提纯。

1.1 仪器与试剂
Bruker DRX(500 MHz)核磁共振仪;Biorad Excalibur Series红外光谱测试仪测定;Rudolph Research AutopalⅢ型自动旋光仪。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原料L-苹果酸为常茂生物化学公司生产,产品纯度由Perkin series 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1.2 L-苹果酸二甲酯的制备
将26.8 g L-苹果酸加入500 mL四颈瓶中,加入240 mL甲醇和25 mL氯化乙酰配制的混合溶液,加热搅拌,保持回流反应4 h,改为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甲醇和生成的乙酸、氯化氢。

得无色油状液体L-苹果酸二甲酯待用。

1.3 (S)-1,2,4-丁三醇的制备
向500 mL四颈瓶中加入150 mL四氢呋喃,然后小心加入12.6 g氯化锂和7.6
g硼氢化钠,搅拌成糊状。

冰浴下,将上述制备16 g L-苹果酸二甲酯的20 mL甲醇溶液缓慢滴加后升至室温,继续搅拌反应8 h。

冰浴下,加入HCl/MeOH溶液
以终止反应,调至pH<2,搅拌2 h后,静置过夜,过滤,用甲醇洗涤白色盐饼
数次后,合并滤液,浓缩得粗品浅黄色粘滞固液混合物,即为粗产品。

1.4 产品的分离提纯
向粗品中加入60 mL水,充分洗涤溶解粗品后,过滤,水层滤液中加入40 mL乙醚洗涤振荡,分去乙醚层,水相用3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 7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的油状物含有少量固体颗粒,再用少量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并过滤,滤液浓缩得淡黄色油状液体产品。

L-苹果酸与甲醇首先酯化反应生成L-苹果酸二甲酯后,在硼氢化锂的作用下,酯基被还原为端羟基,经历[9]如下历程:
3.1 旋光度的测定
3.2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S)-1,2,4-丁三醇中H的化学位移及归属
3.3 红外谱图分析
O-H的伸缩振动频率为3372.93cm-1;2942.88cm-1为-CH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402.01 cm-1为-CH2-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058.74 cm-1为端羟基C-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通过旋光度的测定,IR和HNMR谱图分析证明合成物质即为目标产物。

经HPLC 分析,由归一化计算出:产品纯度达94.67%,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体积比),流速=0.5 mL/min,示差折光分析仪,碳十八分离柱。

以L-苹果酸为原料经酯化、还原合成了(S)-1,2,4-丁三醇,采用旋光度测定、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表征,证实结构为(S)-1,2,4-丁三醇。

经HPLC分析纯度达94.67%。

收率达68%,避免采用传统提纯产品所用的柱层析方法,简化了分离操作,使其向工业化生产更迈进了一步。

【相关文献】
[1] Michael B.Jarstfer,Dong-Lu Zhang,and C.Dale Poulter.Recombinant SqualeneSynthase.SynthesisofNon-Head-to-TailIsoprenoidsinthe AbsenceofNADPH[J].J.Am.Chem.Soc,2002,124(30),pp8834-8845.
[2]Wei Niu,Mapitso N.Molefe,and J.W.Frost.Microbial Synthesis of the Energetic Material Precursor 1,2,4-Butanetriol[J].J.Am.Chem. Soc.,2003,125(43):12998-12999. [3]任力强.Ras蛋白异戊二烯化修饰与抗癌药物的设计[J].生命的化学,1994,14(2):32-34.
[4]陈德春,何杨.血小板HHT与12-HETE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及初步临床应用[J].中华血液学杂
质,1994,15(3):145-146.
[5]杨多.银屑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天津药学,2000,12(4):29-30.
[6] Kim E.Crystal structure of HIV-1 protease in complex with VX-478,a potent and orally bioavailable in inhibitor of the enzyme[J].J Am Chem Soc,1995,117(3):1181-1182. [7] K.Mori,T.Takigawa.Sythesis of optical active forms of ipsdienol and
ipsenol/K.Mori,T.Takigawa[J].Tetrahedron,1979,35:933-940.
[8]Lena.Borjesson,Christopher.J.Welch…Synthesisof2-hydroxymethylloxaquinolizidine[J].Tetrahedron,1992,48(30):6325-6334.
[9]王葆人.有机合成反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38-140.
[10]Vishnu K.Tandon,Albert M van Leusen,Hans Wynberg.Synthesis of enantiomerically pure S-+-3-hydroxytetrahydrofuran and R enantiomer from malic or tartaric .Chem.,1983,48: 2767-27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