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芯样分析及施工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芯样分析及施工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以318国道湖州南浔至吴兴段改建项目水稳施工为例,通过配合比、原材、拌和、摊铺、碾压、养生、交通管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钻芯取
样顺利,质量合格。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钻芯取样;质量控制措施
1 前言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沥青路面的下承层,因其具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
和抗冻性、整体承载能力强、初期强度较高且随龄期增长而增长等优点,近年来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水稳基层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性脆、抗变形能力差、在温度和湿度变化及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裂缝等,从而导致路
面早期破坏,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
若施工过程不严格控制基层质量,易导致沥
青面层过早损坏,将造成严重质量隐患和经济损失。
为保证水稳基层使用寿命、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在原材选择、配合比设计及
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等各环节严格把控。
同时,必须通过有效的质量
检验方法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不满足要求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水稳基层施工质量。
有关调查表明,沥青面层的局部网裂、形变,甚至
空洞常与基层不成整体有关,而检查基层整体性的最好办法是钻取芯样。
通过对
芯样质量的分析,可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我项目部结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对水稳基层
施工及质量检验的规定,重视钻芯取样检测方法,及时分析芯样质量情况,制定
有针对性的水稳质量控制措施,提前预防,取得了良好效果。
2 工程概况
318国道湖州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工程起点在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与老318 国道相交,向北通过南浔跨线桥与规划道路相接,向南通过南浔五桥互通跨长湖
申Ⅲ级航道,终点接湖州申苏浙皖至申嘉湖高速公路连接线,与湖盐公路相交。
本工程主线长约28.764km,双向六车道,主线路面宽度32米(其中
K6+500~K13+763.206段宽为48.5m)。
本工程设计行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65cm:12cm(5cmAC-13C沥青混凝土+7cmAC-20C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封层
+3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水稳底基层面积约82万m2,水稳基层面积约78万m2。
3 钻芯取样检测及芯样质量分析
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
料钻取芯样检验整体性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用于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养生7d 后,应能取出完整芯样;芯样顶面、四周应均匀、致密,程圆柱状,表面无空隙、麻面;芯样的高度应不小于实际摊铺厚度的90%;若取不出完整芯样,应找出实
际路段相应范围进行返工处理。
同时,《细则》还规定了设计强度大于3MPa的
水稳材料完整芯样应切割成标准试件,检测强度,进行后验性的质量评价。
实际水稳基层施工现场经常出现试验室强度试验达标、现场弯沉检测达标,
但钻取的芯样不完整,两头或一头松散、表面麻面较多等现象。
甚至有工程出现
取不出完整芯样的不良情况,造成水稳基层大面积返工,损失巨大。
这种基层的
抗冲刷性能及抗裂性能存在很大问题,若在不符合要求的基层上直接铺筑沥青面层,则会导致面层过早的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分析水稳
基层取不出完整芯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集料级配不佳;水泥剂量不足或水
泥失效;碾压不及时、压实度不合格;养生不及时等。
而上述原因又与施工各环
节息息相关。
通过对芯样更为细致的分析,可以查找原因,及时对后续施工进行
有效调整。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现场取芯,常见的芯样类型如图1~5所示。
对上图芯样进行分析:
(1)图1所示芯样完全符合质量要求,均匀、致密、完整,无断根现象,四周无麻面、空隙。
(2)图2所示芯样基本完整,但表面空洞较多,主要原因为配合比本身存在问题,矿料级配不好。
(3)图3所示芯样两端松散。
芯样顶部松散、出现轻微剥落,原因可能由于施工车辆碾压造成,属正常现象。
另外施工过程混合料离析,大骨料堆积,未及
时人工修补、铲除;混合料拌和过程含水量偏低、运输过程未有效覆盖,失水严重,无法碾压密实;碾压不及时;碾压完成后未及时覆盖洒水养生导致表面缺水
等都会造成顶部松散。
芯样底部松散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摊铺时产生离析,导致底部混合料不均匀;第二,摊铺厚度过大,无法碾压密实;第三,碾压过程控制不当,未达到要求压实度;
第四,养生过程不符合要求。
(4)图4、图5所示芯样破碎、断裂,或根本无法取出芯样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首先,
现场取芯操作不当会导致芯样断裂或粉碎。
另外,配合比设计不当、拌和过程控制不当、水泥剂量不足、含水率偏离最佳含水过大
或过小、级配波动、运输过程未覆盖水分散失过快,摊铺过程出现离析、碾压组合不当、压
实遍数不够、未及时覆盖洒水养生等都可能造成无法取出完整芯样。
4 质量控制措施
4.1 科学、严谨地进行配合比设计
318国道改建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混合料采用骨架密实型,配合比设计时,
采用振动成型法成型试件,并以振动成型试件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密度,配合比设计按无
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过程严格按规范的设计流程执行,并通过监理验证。
通过试验路铺筑,验证
了配合比的合理性,并确定了相关施工参数。
配合比设计主要结果如下:集料级配组合
19~31.5mm:4.75~19mm:2.36~4.75mm:0~2.36mm= 15:50:10:25,符合规定级配范围;底
基层水泥剂量3.0%,最佳含水量5.5%,最大干密度2.255;基层水泥剂量3.4%,最佳含水量5.6%,最大干密度2.274。
4.2 严格控制原材质量
对每批进场材料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予卸船,确保料源统一、级配符合要求,各
项检测指标合格。
同时对四档集料仓全部搭设防雨棚,避免因雨水过多造成集料含水率过大,影响混合料质量。
4.3 加强后场拌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严格按配合比确定的料仓供料比例进行配料,加强对后场拌和的管控,提高拌
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私自调整混合料级配、缺档、水泥用量不足等现象。
按规范要求及时对混合料进行抽检,确保混合料级配、水泥剂量、含水率等符合要求。
根据现场需求合理调整拌和用水量,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适当提高0.5~1个百分点,确
保混合料摊铺碾压时保持在最佳含水量。
所有运输车辆必须覆盖帆布,防止水分过快损失。
施工过程前后场加强联系,前场发现混合料级配波动或含水量存在问题时立即通知后场,试验人员调查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4.4 摊铺过程控制措施
混合料局部离析是摊铺过程最常见的问题,离析对水稳基层后期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摊铺过程安排专人跟着摊铺机后对离析现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对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的接缝要衔接紧密,避免出现两台摊铺机距离过长,先铺的混合
料水分损失严重,造成施工接缝松散不能成型;对加宽路段两台摊铺机不能满铺的情况,根
据摊铺速度、碾压速度及倒移机械间隙时间,确定40m为一个摊铺段,一台摊铺机移机返回,铺筑剩余断面。
若摊铺距离过长,会导致两次摊铺之间的纵缝容易松散,且必须保证整个摊
铺段碾压完成在容许延迟时间内。
若混合料从装车到摊铺碾压时间过长,将会超过水泥的初
凝时间,导致混合料性能衰减,应予废弃。
另外,现场必须有足够的运输车辆等候,若出现
断料现象,摊铺机等候时间过长,需及时碾压,未碾压及时的混合料需铲除,避免接缝松散,无法取芯。
每施工日的正常施工缝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不可随意接缝。
4.5 碾压过程控制措施
混合料压实度不足,芯样必然不完整,对后期质量影响巨大。
因此必须重视混合料碾压
过程,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遍数进行有效碾压。
本工程采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和双钢轮压路机组合碾压,遵循初压→复压
→终压的程序。
碾压设备组合及程序如下:
a、初压:采用13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错半轮前进时静压后退时振动碾压2遍,速度控制
在3~4km/小时。
b、复压:采用22t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振压3遍,速度控制在2~3km/小时。
c、终压:终压采用重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速度控制在3~5km/小时,并用双钢轮压路
机收面,达到表面平整密实无轮迹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不断摸索,积累经验,通过过程中对碾压方式的局部调整,发现重
胶轮碾压方式对水稳结构层具有良好的碾压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碾压过程中造成的局部离析,达到表面致密,提高压实度。
因此本工程重视胶轮“揉搓”碾压,增加胶轮压路机碾压遍数,必要时增加胶轮压路机数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4.6 养生及交通管制
水稳层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需及时进行养生。
养生是强度的保证,必须重视
水稳层整个养生期间的养生质量。
本工程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的方式,针对江浙地区夏
季炎热的特点,增加洒水车数量,安排专人管理养生过程,确保整个养生期内基层始终处于
湿润状态。
养生期间严格进行交通管制,设置警示标志,必要路段采用路锥或硬隔离进行封闭,洒
水车辆限制行车速度,防止对基层造成损坏。
5 结语
通过对施工各环节的严格把控,特别是采取上述质量控制措施,本工程的水泥稳定碎石
半刚性基层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取芯效果良好,各项检测指标合格。
施工过程中通过
对芯样的分析,及时对相关施工环节进行改进调整,避免出现因基层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后期
质量问题和基层大面积返工事故,提高了水稳层整体施工质量,为后期沥青面层施工打下了
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318国道湖州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及配套工程南浔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作者简介
徐世磊(1991-02),男,汉族,籍贯:山东即墨,当前职务:工程部长,当前职称:助
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