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
风 里 落 花 谁 是
卷 真 珠 上 玉 钩
主依
溪 沙 ( 李 璟 )
接香 天空 流结
雨
思 悠 悠
前 春 恨 锁
中
重
愁
楼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 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象我在这世界一样。
• 4、现代情绪:现代派诗中,我们很难找出描写 都市,描写机械文明的作品。
• 在内容上,是横亘着一种悲观的虚无的思想,一 种绝望的呻吟,他们所写的多绝望的欢情,失望 的恐怖,过去的迷恋。他们写自然的美,写人情 的悲欢离合,写往古的追怀,但他们不曾写到现 实(孙作云《论现代派的诗》)
• 一种失落、惶惑、感伤、苦闷的情绪,反映出现 代人孤独、寻梦、沉思、倦怠的心态(孙玉石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
• 内向性的自我开掘,咀嚼人生的彷徨忧郁,表现 时代的阴暗情绪,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主要情调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
•
二、“雨巷诗人”戴望舒
• 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的是戴 望舒,在新诗发展中,他是以最少的
作品而领袖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 他一生发表诗作仅90余首,大都收在
《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 《灾难岁月》四个集子里。
• 2、《我底记忆》、《望舒草》阶段,标志着艺术性的 完成,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我的记忆》8 首,致力于诗的感觉、情绪、诗风的自由淳朴和口语化 的追求,显示出法国后期象征派诗风的影响
• 3、《灾难的岁月》阶段,标志着思想性的提高,受西 班牙诗人和爱洛尔迦的谣曲的影响。
青
手浣
回鸟 首不 绿传 波云 三外 楚信 暮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 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 抒情意境。诗人以“雨巷”暗喻 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 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 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这者。在 孤寂中他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着一种美好理想的出现,诗 人笔下“丁香一样”的姑娘就的 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 知道这美好理想是很难出现的。 她和诗人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 而且又是倏忽即逝,象梦一样从 身边飘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 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 带着无法排遣的失望和忧伤。
他们写自然的美写人情的悲欢离合写往古的追怀但他们不曾写到现实孙作云论现代派的诗一种失落惶惑感伤苦闷的情绪反映出现代人孤独寻梦沉思倦怠的心态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内向性的自我开掘咀嚼人生的彷徨忧郁表现时代的阴暗情绪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主要情调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
过悠 她颜 一长 的色 个、 太, 丁悠 息散 香长 般了
它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 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 彷徨的情绪。
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 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 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 景。一个孤独的“撑伞者” 在绵绵细雨中彳亍(踟躇) 彷徨。他在等待一个“丁 香一样的姑娘”。这希望 中的姑娘悄然幻现,竟也 那样哀怨和惆怅,两人相 交而过,投来的是“太息 一般的眼光”,又梦一般 的消逝在“雨的哀曲里”。
• 戴望舒(1905.3.5— —1950.2.28)现代诗 人。原名戴梦鸥。笔 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余杭市)
人。他的笔名出自屈 原的《离骚》:“前望 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 奔属 。”
• 1928年发表的《雨巷》 便以这样的成功而使 戴诗名大震,并或得 “雨巷诗人”的雅号。
(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发展
• 卞之琳对现代诗风开拓的 贡献
• 1、放逐抒情而“主智” 的诗风追求。他喜欢“于 平淡中出奇”,善于对日 常生活现象进行哲理性的 沉思,被称为“新的智慧 诗”。
• 2、非个人化的表现方 式—“用平淡掩深挚、从玩 笑出辛酸”,即小说化、 典型化、戏拟化的“戏剧 化处境”来营造诗的“意
1935.10
• 2、现代人:现代人实际上是一批受到 西方意识形态和象征主义文学影响的 文学青年,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不问 政治,远离人民。实质是一种自由的 个体,他在精神上疏离了国家精神, 成为皈依个人的孤独漂泊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 实 我 是 一 个 演 员
• 3、现代生活:都市生活,这里面包含 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 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 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 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 赛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 的不同了。
• 提倡:纯然的现代诗。
• 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
• “现代”的表现
• 1、现代诗风:《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 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 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 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中的诗, 大多是没有韵的,句子也很不整齐,但它 们都有相当完美的肌理,它们是现代的诗 形。
地亍油 走着纸 近伞
远身婉她 了旁迷飘 ,飘茫过 到过。, 了这像像 颓个梦梦 圮女中一 的郎飘般 篱;过地 墙她一, ,默枝像 走默丁梦 尽地香一 这远地般 雨了,地 巷,我凄
一又撑的她在 样寂着眼的雨 地寥油光芬的 结的纸、芳哀 着雨伞丁,曲 愁巷,香消里 怨,独般散, 的我自的了消 姑希彷惆,了 娘望徨怅甚她 。飘在。至的
《雨巷》不仅真实地折射了当 时的黑暗现实,而且展示了当 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在迷茫中不 甘心沉沦但又找不到出路的特 殊心态。《雨巷》中丁香般结 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得自“青 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愁”,在表现手法上则受法国 象征诗派表现感觉与追求朦胧 飘忽诗风的影响。
与《雨巷》飘动着的朦胧意境 和缠绵情绪相契合,诗人在诗 歌形式上创造了一种舒缓流动 的抒情节奏。诗由“雨巷”定 韵,通过“悠长”“姑 娘”“芬芳”“彷徨”等词组, 形成听觉柔和的“ANG ”韵, 间隔重复,一韵到底,使全诗 的主调统一而和谐。诗人还成 功运用了复沓回环的手法,并 借助排比以及音组的自然停顿 等,有意简慢诗的节奏,使其 变得更舒缓、更轻柔,构成一 种回环流荡的音乐般的旋律, 叶圣陶赞叹说“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明 你《 月 站断 装 在章 饰 桥》 了 上( 你看 的风 窗景 子, , 看) 你风 装景 饰人 了在 别楼 人上 的看 梦你
.
,
.
,
.
,
荡昔娥盈青 子为娥盈青 行倡红楼河 不家粉上畔 归女妆女草 空今纤皎郁 床为纤皎郁 难荡出当园 独子素窗中 守妇手牖柳
.
,
.
,
《 青 青 河 畔 草 (》 无 名 氏 )
二、卞之琳
(1910.12.8-2000.12.2), 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 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 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 西语系教授。代表诗集 《三秋草》(1933) 《鱼目集》( 1935 )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 合出《汉园集》,因此三 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1942年《十年诗草》
一悠撑 个长着 丁又油 香寂纸 一寥伞 样的, 地雨独 结巷自 着,彷 愁我徨 怨希在 的望悠 姑逢长 娘着、
在样她 雨的是 中芬有 哀芳丁 怨,香 ,丁一 哀香样 怨一的 又样颜 彷的色 徨忧, ;愁丁
,香 一
走冷像她 近漠我彷 ,、一徨 又凄样在 投清,这 出,像寂 太又我寥 息惆一的 一怅样雨 般。地巷 的她默, 眼默默撑 光默彳着
第三节、现代派诗人
•
一、“现代派”概况
• 现代派形成于30年代初,因《现代》杂志 而得名。1932年5月,施蛰存受托于现代书 局创办《现代》文艺月刊,现代派诗人在 此刊物上形成了第一次集结。后来戴望舒、 卞之琳组织了“新诗社“,创办了《新诗》 月刊,吸引了徐迟等一批具有相似的艺术 观、诗歌风格相近的诗人群,掀起了一股 现代派诗潮。
• 1、《旧锦囊》、《雨巷》阶段,没有脱离闻一多、徐 志摩等“新月”诗风的影响。《旧锦囊》12首,带着晚 唐诗人、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和法国浪漫派的影响步入 诗坛。《雨巷》6首,反映着对诗的音乐美、形象的流 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追求,受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 尔伦的意象“模糊和精密结合”、把强烈情绪寓于朦胧 的意象中的影响
风 里 落 花 谁 是
卷 真 珠 上 玉 钩
主依
溪 沙 ( 李 璟 )
接香 天空 流结
雨
思 悠 悠
前 春 恨 锁
中
重
愁
楼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 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象我在这世界一样。
• 4、现代情绪:现代派诗中,我们很难找出描写 都市,描写机械文明的作品。
• 在内容上,是横亘着一种悲观的虚无的思想,一 种绝望的呻吟,他们所写的多绝望的欢情,失望 的恐怖,过去的迷恋。他们写自然的美,写人情 的悲欢离合,写往古的追怀,但他们不曾写到现 实(孙作云《论现代派的诗》)
• 一种失落、惶惑、感伤、苦闷的情绪,反映出现 代人孤独、寻梦、沉思、倦怠的心态(孙玉石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
• 内向性的自我开掘,咀嚼人生的彷徨忧郁,表现 时代的阴暗情绪,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主要情调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
•
二、“雨巷诗人”戴望舒
• 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的是戴 望舒,在新诗发展中,他是以最少的
作品而领袖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 他一生发表诗作仅90余首,大都收在
《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 《灾难岁月》四个集子里。
• 2、《我底记忆》、《望舒草》阶段,标志着艺术性的 完成,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我的记忆》8 首,致力于诗的感觉、情绪、诗风的自由淳朴和口语化 的追求,显示出法国后期象征派诗风的影响
• 3、《灾难的岁月》阶段,标志着思想性的提高,受西 班牙诗人和爱洛尔迦的谣曲的影响。
青
手浣
回鸟 首不 绿传 波云 三外 楚信 暮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 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 抒情意境。诗人以“雨巷”暗喻 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 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 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这者。在 孤寂中他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着一种美好理想的出现,诗 人笔下“丁香一样”的姑娘就的 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 知道这美好理想是很难出现的。 她和诗人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 而且又是倏忽即逝,象梦一样从 身边飘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 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 带着无法排遣的失望和忧伤。
他们写自然的美写人情的悲欢离合写往古的追怀但他们不曾写到现实孙作云论现代派的诗一种失落惶惑感伤苦闷的情绪反映出现代人孤独寻梦沉思倦怠的心态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内向性的自我开掘咀嚼人生的彷徨忧郁表现时代的阴暗情绪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主要情调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浙江杭县今余杭市人
过悠 她颜 一长 的色 个、 太, 丁悠 息散 香长 般了
它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 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 彷徨的情绪。
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 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 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 景。一个孤独的“撑伞者” 在绵绵细雨中彳亍(踟躇) 彷徨。他在等待一个“丁 香一样的姑娘”。这希望 中的姑娘悄然幻现,竟也 那样哀怨和惆怅,两人相 交而过,投来的是“太息 一般的眼光”,又梦一般 的消逝在“雨的哀曲里”。
• 戴望舒(1905.3.5— —1950.2.28)现代诗 人。原名戴梦鸥。笔 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余杭市)
人。他的笔名出自屈 原的《离骚》:“前望 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 奔属 。”
• 1928年发表的《雨巷》 便以这样的成功而使 戴诗名大震,并或得 “雨巷诗人”的雅号。
(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发展
• 卞之琳对现代诗风开拓的 贡献
• 1、放逐抒情而“主智” 的诗风追求。他喜欢“于 平淡中出奇”,善于对日 常生活现象进行哲理性的 沉思,被称为“新的智慧 诗”。
• 2、非个人化的表现方 式—“用平淡掩深挚、从玩 笑出辛酸”,即小说化、 典型化、戏拟化的“戏剧 化处境”来营造诗的“意
1935.10
• 2、现代人:现代人实际上是一批受到 西方意识形态和象征主义文学影响的 文学青年,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不问 政治,远离人民。实质是一种自由的 个体,他在精神上疏离了国家精神, 成为皈依个人的孤独漂泊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 实 我 是 一 个 演 员
• 3、现代生活:都市生活,这里面包含 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 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 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 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 赛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 的不同了。
• 提倡:纯然的现代诗。
• 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
• “现代”的表现
• 1、现代诗风:《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 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 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 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中的诗, 大多是没有韵的,句子也很不整齐,但它 们都有相当完美的肌理,它们是现代的诗 形。
地亍油 走着纸 近伞
远身婉她 了旁迷飘 ,飘茫过 到过。, 了这像像 颓个梦梦 圮女中一 的郎飘般 篱;过地 墙她一, ,默枝像 走默丁梦 尽地香一 这远地般 雨了,地 巷,我凄
一又撑的她在 样寂着眼的雨 地寥油光芬的 结的纸、芳哀 着雨伞丁,曲 愁巷,香消里 怨,独般散, 的我自的了消 姑希彷惆,了 娘望徨怅甚她 。飘在。至的
《雨巷》不仅真实地折射了当 时的黑暗现实,而且展示了当 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在迷茫中不 甘心沉沦但又找不到出路的特 殊心态。《雨巷》中丁香般结 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得自“青 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愁”,在表现手法上则受法国 象征诗派表现感觉与追求朦胧 飘忽诗风的影响。
与《雨巷》飘动着的朦胧意境 和缠绵情绪相契合,诗人在诗 歌形式上创造了一种舒缓流动 的抒情节奏。诗由“雨巷”定 韵,通过“悠长”“姑 娘”“芬芳”“彷徨”等词组, 形成听觉柔和的“ANG ”韵, 间隔重复,一韵到底,使全诗 的主调统一而和谐。诗人还成 功运用了复沓回环的手法,并 借助排比以及音组的自然停顿 等,有意简慢诗的节奏,使其 变得更舒缓、更轻柔,构成一 种回环流荡的音乐般的旋律, 叶圣陶赞叹说“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明 你《 月 站断 装 在章 饰 桥》 了 上( 你看 的风 窗景 子, , 看) 你风 装景 饰人 了在 别楼 人上 的看 梦你
.
,
.
,
.
,
荡昔娥盈青 子为娥盈青 行倡红楼河 不家粉上畔 归女妆女草 空今纤皎郁 床为纤皎郁 难荡出当园 独子素窗中 守妇手牖柳
.
,
.
,
《 青 青 河 畔 草 (》 无 名 氏 )
二、卞之琳
(1910.12.8-2000.12.2), 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 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 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 西语系教授。代表诗集 《三秋草》(1933) 《鱼目集》( 1935 )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 合出《汉园集》,因此三 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1942年《十年诗草》
一悠撑 个长着 丁又油 香寂纸 一寥伞 样的, 地雨独 结巷自 着,彷 愁我徨 怨希在 的望悠 姑逢长 娘着、
在样她 雨的是 中芬有 哀芳丁 怨,香 ,丁一 哀香样 怨一的 又样颜 彷的色 徨忧, ;愁丁
,香 一
走冷像她 近漠我彷 ,、一徨 又凄样在 投清,这 出,像寂 太又我寥 息惆一的 一怅样雨 般。地巷 的她默, 眼默默撑 光默彳着
第三节、现代派诗人
•
一、“现代派”概况
• 现代派形成于30年代初,因《现代》杂志 而得名。1932年5月,施蛰存受托于现代书 局创办《现代》文艺月刊,现代派诗人在 此刊物上形成了第一次集结。后来戴望舒、 卞之琳组织了“新诗社“,创办了《新诗》 月刊,吸引了徐迟等一批具有相似的艺术 观、诗歌风格相近的诗人群,掀起了一股 现代派诗潮。
• 1、《旧锦囊》、《雨巷》阶段,没有脱离闻一多、徐 志摩等“新月”诗风的影响。《旧锦囊》12首,带着晚 唐诗人、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和法国浪漫派的影响步入 诗坛。《雨巷》6首,反映着对诗的音乐美、形象的流 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追求,受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 尔伦的意象“模糊和精密结合”、把强烈情绪寓于朦胧 的意象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