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选择题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展开了对中国的局部侵略,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战,九一八事变是在哪个地区发生的( )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D.华东地区
解析:选B。

1931年9月18日,日本为了摆脱危机,趁国民政府围剿红军之际,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战,B项正确。

2.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

”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解析:选D。

题干中“1936年发动的事变”指的是西安事变。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而蒋介石不接受,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停止内战。

故选D项。

3.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
解析:选C。

根据图示中的“卢沟桥”可以判断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这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C项正确。

4.中共中央的一份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该文件出现的时间是(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选C。

据材料的中共宣言、本党愿为三民主义奋斗、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等可以分析出,该文件出现的时间是全面抗战时期。

5.下列关于1931年到1937年7月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大举侵华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国民政府组织中国军民开始在局部地区抗日
D.国共两党的关系由内战逐渐走向联合抗日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到1937年7月,国民政府并未组织中国军民在局部地区抗战,C项错误,符合题意,为本题答案。

6.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下图所示反映了( )
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D.八一三事变
解析:选C。

题干图片中的“遇难者300 000”,反映了南京大屠杀。

7.“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过程。

”这一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应为(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解析:选A。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抗日战争应从局部抗战开始算起,而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故选A。

8.下图为90多岁的日本老兵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

这个地方是( )
A.卢沟桥B.柳条湖
C.上海D.南京
解析:选A。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9.在西安事变中,促使张学良先扣押蒋介石,后来又释放蒋介石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中共的正确建议和主张
C.张学良与蒋介石恩仇的了结
D.国民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
解析:选A。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由上述分析可见张学良等扣押和释放蒋介石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社会主要矛
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10.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认为:“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事实上统一了全国
B.蒋介石重新执掌了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解析:选C。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中国局势的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所以“统一”指的是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故选C项。

1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

“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

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

这实际上是( )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解析:选C。

材料中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A项错误;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B项错误;“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表明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抗战的军事策略,故D项错误。

12.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

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

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
A.依赖外援B.避战自保
C.坚持抵抗D.妥协退让
解析:选C。

由“保卫”“继续抵抗”等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坚持抵抗”,故选C项。

13.蒋介石在1939年的一份批示中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

”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 )
A.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对日宣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
D.国共矛盾已得到根本解决
解析:选C。

中国政府于1941年正式对日宣战,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材料“1939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不符,故B项错误;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由于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共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故D项错误。

14.2015年9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了,70年,多么艰苦卓绝,无比英勇悲壮,
令人刻骨铭心!一位原日本侵华战犯遗愿是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夏县骡马市场让牲畜踩踏,以赎他在中国山西犯下的罪恶。

他所犯下的罪恶主要应该是( )
A.对平民烧杀淫掠
B.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C.参与南京大屠杀
D.实行殖民统治
解析:选A。

作为侵华罪犯个人,他所犯下的罪恶主要应该是对中国平民的烧杀淫掠,故选A项。

“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南京大屠杀”,均与山西关联不大,排除B、C两项;“殖民统治”,这属于日本政府的行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

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材料二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谈道:“我军所以能在敌后开辟和建立根据地并取得成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友军的配合,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敌,便无以顺利地开展游击战争。


(1)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侵华的主要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实行的政策及举措。

解析:第(1)问说明问题,据材料一“东方会议”及经济危机归纳回答;史事,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说明问题: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

史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暴行、经济掠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光”政策、细菌战、慰安妇制度等。

(2)政策:积极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举措: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