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点】
8.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 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国民党政权覆灭 八年级历史社会重要地点 北京 上海 广州 浙江嘉兴南湖 南京
【时间】
9.下列事件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反映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的是( )
请回答 (1)为避免“瓜分之患”摆脱“社稷之危”,在维新派推动下, 光绪帝实行了什么变法?(1分)这次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 生哪些影响?(2分) (2)材料二是辛亥革命博物馆外景照片。这场革命对中国近代 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3)请从性质、方式和结果三个方面比较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异 同。(6分)
【中外事件比较】
11、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 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以 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 有力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图1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图2 美国国父
图1历史人物病逝后,卢绍稷发表 《东西两国父》一文,将图1历史 人物与图2历史人物并称为“东西 两国父”。 (1)图1、图2所示历史人物分别 是谁?(2分) (2)图1、图2所示历史人物分别 领导了哪一场对本国历史发展有 重大影响的政治运动?(4分) (3)“比较”是历史学习的一种 重要方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图1、图2所示历史人物被称为 “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4分)
①洋务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辛亥革命 ④抗日战争 A.①② B.②④ C .① ③ 时间时期
D. ③ ④
10(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内事件比较】 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 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以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 外国皆觊觎,则瓜分之患大……神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光绪帝书 材料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无产阶级
戊戌变法 新民主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地主阶级洋务派
革命
比一比
比较项目 不 同
领导阶级 性质 斗争方式 政治主张 主张的政体
戊 戌 变 法
辛 亥 革 命
点
对君主专制制 度的影响
相 同
点
温馨提示:从所处时期、结局、学习西方 侧重点、作用、启示等角度回答。
练习
【事件】
中华民国的成立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在南京就职务,宣告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成 立。(政治上民主化成果) ——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终于结束。(最大的成果) ——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思想上的成果)
武昌起义 (1911年10 月)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人物】
3.“废除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评价的历史人 物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4.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 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 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 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 A.驱除鞋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日知会
刘静庵
武昌
上海
光复会
蔡元培
长沙
华兴会 兴中会
檀香山
黄兴
太 平 洋
创立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总理:孙中山 地位: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目标: 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同盟会的旗帜: 三民主义。
1.“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 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 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 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 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 江战役
【影响、性质、目的、作用等关键词】 6.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 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民、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7.“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 说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的联系
—— 反对满族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 推翻君主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左图形象的反映了我国 近代一段十分重要的历 史。 你能说出图中有哪几个 历史元素? 请你用一句话准确概括 其含义。
金华市青春中学
姚晓飞
事由:南京市政府为建地铁三号线,决定砍掉或移植数 百株有七八十年树龄的法国梧桐树。 典型微博: 砍掉的是树,毁掉的是文明,伤害的是市民的心。 —— 一些南京市民说 “我要保护的不只是梧桐,更是想唤起同属中华民族的 两岸同胞,对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尊重态度。” ——台湾“立委”邱 毅说 注:这些立于南京市区的法式梧桐树,最早一批是为迎 孙中山之灵而种,而后每年植树节,均会种植梧桐树 以纪念孙中山,这些梧桐树因此具有“护灵”的特殊 意义。
让位给袁世凯
北洋政府 统治时期
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
有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是失败的; 有人认为是成功的. 你有何高见?你能运用 本课所学知识和自己的 平时积累的知识加以定 论吗?
连一连
主义或思想
三民主义
阶级或派别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
民主 科学
孙中山简历
中文名:孙文 外文名:Sun Yat-sen 别名:原名孙文, 字载之, 号逸仙等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出生日期:1866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1925年3月12日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 思想家
毕业院校:香港西医书院 主要成就:1905年8月20日成立 中国同盟会1911年发动武昌起 义,推翻清政府。 代表作品:《三民主义》 尊称:中华民国国父和中国民主 革命的先行者 人生哲学:不做大官, 要做大事 祖籍: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 陵墓所在地:南京 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