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电诊断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科电诊断技术
一、电诊断一般操作:
(一)室内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充足。
(二)了解病情,作必要的肌力、感觉、腱反射等神经系统检查,确定应查的神经或肌肉运动点。
(三)向患者说明检查时的感觉,如麻刺感等。
(四)令患者体位舒适,肌肉充分放松。
(五)暴露检查部位,被查部位应皮肤清洁,电极用温水浸润,与皮肤紧密接触,压力不宜过重。
(六)调节电流输出,在运动点周围将电极前后左右稍加移动,最明显反应点为真正运动点。
(七)找准运动点后再减小电流输出至收缩反应消失,再稍加输出至恰见收缩,此输出量即为阈值。
(八)运动点刺激不宜过多,以免肌肉疲劳,影响检查结果,恰见收缩的标准检查中应始终一致。
(九)记录和分析检查结果,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和范围,写出诊断报告。
二、直流—感应电检查:
(一)先用感应电、后用直流电,先查健侧、后查患侧,先测神经、后测所属肌肉。
(二)感应电为新感应电流或0.1ms波宽的三角波,频率为80~100Hz,电流数值能有电流表指示。
(三)直流电检查时先用阴极刺激运动点,测出阈值后拔动极性开关到“反”,观察阳极反应测出阈值。
同时注意断电反应,无异常时不必记录。
(四)正常肌肉对感应电反应为迅速的强直性收缩,对直流电为闪光样单收缩。
(五)记录神经和肌肉运动点的刺激阈值、肌肉收缩状况,作出正常反应、部分变性反应、完全变性反应、绝对变性反应等结论。
三、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一)一般用频率为0.5次/s,波宽可调的方波电流刺激肌肉运动点。
(二)检查先用脉宽为300ms(或1000ms)电流求得阈值,再将脉宽缩短至100ms,
视肌肉是否收缩。
若收缩不变,继续缩短脉冲时间。
若无收缩,增加电流到恰见收缩。
(三)同法相继测出30、10、3、1、0.3、0.1、0.03、0.01ms脉冲时间的电流阈值,画成曲线。
(四)脉宽100ms时的阈值为基强度。
(五)用基强度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为利用时,用二倍于基强度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为时值。
(六)根据肌肉的基强度、时值、曲线形态,作出正常神经支配、兴奋性降低、部分失神经支配、完全失神经支配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