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陈婧整理)
词语盘点
暮色吟诵题词侧面山峰庐山缘故投降费劲必须逊色输赢
爬山虎操场占据嫩红顺风均匀重叠空隙嫩茎叶柄枯萎
瞧不起牢固舒服反面触角弯曲细小痕迹休想住宅临时
慎重选择住址优良洞穴大厅卧室专家尺寸卫生比较
功夫随遇而安平整清洁疲劳
多音字
降jiàng(降落)曲qū(弯曲)铺pū(铺满)
xiáng(投降)qǔ(歌曲) pu(店铺)
形近字
暮(暮色)侧(侧面)峰(山峰)须(必须)占(占领)毫(毫米)幕(幕布)测(测量)锋(锋利)需(需要)站(站台)豪(自豪)慎(慎重)选(选择)较(比较)题(题目)萎(枯萎)择(选择)填(填空)运(运动)校(学校)提(提问)委(委屈)泽(光泽)近义词
注意—注目舒服—舒适均匀—匀称痕迹—印迹新鲜—鲜嫩挖掘—发掘搜索—搜寻慎重—谨慎选择—抉择牢固—坚固空隙—间隙简单—容易舒服—舒适原先—从前温和—平和
反义词
仔细—马虎简朴—奢华平坦—崎岖柔弱—刚强干燥—潮湿宽敞—狭窄光滑—粗糙隐蔽—暴露伟大—渺小慎重—轻率舒服—难受弯曲—笔直牢固—薄弱隐蔽—暴露
词语搭配
1.填入合适的动词
(漾起)波纹(挖掘)洞穴(选择)住址(抛出)泥土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嫩绿)的叶子(舒服)的住宅(柔弱)的工具(伟大)的工程
词语解释
1.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相等。
(均匀)
2.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重叠)
3.中间空着的不大的地方;尚未占用的不长的时间。
(空隙)
4.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随遇而安)
句子乐园
1.含关联词
①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②(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2.运用修辞
①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比喻)
②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拟人)
古诗名句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诗意:一道余晖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是诗人的评判,此处的梅雪对比,其意不在评判高下,而是启发我们认识到二者是各有所长的。
重点句段
1. 叶尖一顺儿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均匀”一词写出了叶子在墙上分布平均,间距相等,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顺儿”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尖全部朝下的形态。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几句话运用“触、变、巴、拉、贴”等动词,详细写出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蟋蟀的住处。
蟋蟀的住宅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挖掘时耗时耗力,而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
从这巨大的反差中,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感知课文
1.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暮江日落和露伴新月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宋代诗人苏轼,号东坡居士,《题西林壁》描写了诗人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想,道出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认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
3.宋代诗人卢钺的《雪梅》,通过写梅雪争春,阐述了对梅、雪的评价,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
4.《爬山虎的脚》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5.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品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6.《蟋蟀的住宅》一文通过描写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筑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和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7.蟋蟀住宅的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8.《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用是法国的法布尔,《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既是一部文学巨著,又是一部科学百科。
日积月累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