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建筑设计说明(参考)精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1.项目基地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嘉定新城南翔组团内,地块东侧毗邻沪宜公路。

●基地面积约为6392平方米
●最大建筑高度:16层(约58.85米)
●基地内地势平缓,交通便捷,以沪宜公路为对外的主要交通道路。

2.设计目标
根据对规划的理解,同时充分考虑了业主的要求,设计目标确定如下:●该地块位于紧邻沪宜公路,应具有一定标志性。

●该设计应表现出嘉定新城不断进步,展望未来的形象。

●“追求建筑一环境的有机统一”是设计理念的强调点。

●“室外景观、绿化及灯光效果的协调一致”也是设计理念的强调点之一。

●建筑应能体现对节能环保的的重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受到嘉定新城环境特征的影响,这是嘉定区丰富历史的一部分。

●嘉定新城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工业,是影响该设计概念的因素。

●设计以绿化和建筑物环境为设计的重点。

●追求超越时间的,具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一流的设计。

●该设计功能合理有效,应用前卫的技术,并且是环保的。

●同时符合国家及上海的规划和设计规范。

4.功能分区
4.1功能定位
本建筑定位为办公建筑,分为主楼和裙房二部分,主楼地下一层和地上16层,地下部分为大楼的设备后勤用房和平时地下车库等相关功能部分,地上部分为办公等功能;裙房为三层,局部四层,布置商业和休闲娱乐等相关配套功能。

4.2垂直交通
●设置2台客梯。

●设置1台消防电梯兼做客梯。

4.3出入口及停车设置
●沿沪宜公路设置主出入口
●28个地上停车位
●95个地下停车位
4.4立面设计
●立面造型在满足布局上所固有的功能合理和流线便捷的同时,并与周围建筑色彩
呼应协调的基础上,以简单的体块组合。

虚实干脆利落的衔接,使建筑很大气。

●精美的结点,精巧的幕墙工艺以及以现代高技术为基础的技术细部,使建筑更加
耐看和精致。

4.5工程做法
外墙和卫生间隔墙采用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其余内部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外墙面采用大面积石材面砖,竖线条采用铝板外包,局部采用铝合金百叶点缀以丰富立面;
卫生间、走廊、楼梯等公共部分采用地面砖,内墙面、顶棚刷涂料,其中,卫生间墙面采用白瓷砖贴面。

其余房间墙面、地面、顶棚均为毛坯(二次装修另定)。

4.5 日照控制
经测算,该设计单体符合上海市日照控制的要求,不会对周边建筑产生日照遮挡。

5.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639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1363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123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
—建筑密度:26.4%
—容积率:2.8
—绿化率:32.5%
—集中绿地率:5.3%
--地面停车位:28辆
--地下停车位:95辆
--最大建筑高度58.85米
分层面积表: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1.本项目依据国家的现行建筑结构规范、规程、标准进行设计。

采用的规程规范主
要有: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50045-9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2.本项目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
级选用二级。

3.本项目基本风压=0.55kN/m2,基本雪压=0.35 kN/m2。

主楼部分的活荷载标准值取
2.0 kN/m2,专业设备及工作用房活荷载按业主提供取用,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

4.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
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设防类别为丙类。

场地类别根据勘察部门提供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确定。

5.主楼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采用三维空间程序进行分析。


层裙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6.地下室大底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希望通过增设混凝土墙提高刚度,把大底盘
设计成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大底盘面积很大,须在适当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并在设计上、施工上采取综合措施,避免长度、面积过大带来的问题。

7.基础设计,须待收到地质勘察报告后,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设计。

8.主要建筑材料:
●混凝土:C30~C50 ●钢筋:HPB235、HRB335及HRB400
●钢材:Q235B、Q345
●砌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他砌块;
●对隔声和吸音有特别要求的部位,墙体材料另行确定。

第三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活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
2.给水系统设计
2.1.本次建筑单体设计内容主要为“主体建筑”,此部分工程总日用水量约225.38M³/d,包括生活和空调冷却塔补充水,详见如下估算明细表:
2.2.供水方式:地下室和三层均市政供水。

三层以上均由水箱供水,采用减压阀减压分区,在地下室设有水池和加压水泵。

3.消防系统设计
3.1.消火栓系统: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外为30 L/s。

火灾历时3小时,室内消火栓3小时的用水量432M³储于消防水池内;在屋顶水箱内储有18 M³火灾初期用水。

在各层布置有一定数量的室内消火栓,在室外布置三套水泵接合器。

3.2.喷淋系统: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地下车库属中危ΙΙ,地上建筑属中危Ι,喷淋用水量为30L,火灾历时1时。

在地下室配备有二套喷淋系统加压泵,在室外配有二套水泵接合器,喷头采用闭式喷头,除机房、盥洗间外全部布置。

3.3.灭火器:每层均安规范要求布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地下车库布置有泡沫灭火器。

3.4.从市政二个不同方向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并在基地内构成环状供本建筑生活和消防用水。

4.排水系统设计
4.1.整个建筑物日排水量210 M³。

4.2.室内排水污、废分流,室外污水进格栅井处理,隔山水与废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

4.3.雨水排水:采用上海市雨量公式,室内:P=10年;室外:P=1年,径流系数Ø=0.6。

雨水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管接驳管,管径为DN800。

第四章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
业主的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及其它的要求和资料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货规范》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00-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2.强电设计
2.1.供配电
本项目为高层办公建筑。

设备及照明、空调的配电以及工程内的消防、电梯、通信、网络、安保、BAS等系统的电源按一级负荷配置,其余按三级负荷配置。

预计设置两台1250KVA的变压器,变配电所设置于地下一层,外线引入,两路独立10KV电源。

电业计量采用高供高量的方式;大功率用电设备及部分需要的场所可设低压计量,以符合节能和管理的需要。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无功功率补偿的方式,使变压器高压侧总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

采用树干和放射式结合的配电方式;消防、电梯、通信、网络、安保等应急负载采用二路电源末端自切的方式;所有计算机系统配置UPS电源。

2.2.照明设计
一般照明设计贯彻“绿色照明”的原则,优先选用细管荧光灯具;门厅大堂、楼层电梯厅等结合装修配置一些组合灯具及吊灯或槽灯等。

公共场所除设一般照明外还结合消防需要在一些必要的场所设诱导灯具和应急照明,采用EPS电源支持。

地下层、各设备机房均采用荧光照明灯具。

建筑立面照明根据建筑的特色和业主的需要,可选择采用泛光照明或内光外透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景观效果。

3弱电系统
本工程弱电系统的设计着重于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大楼运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本工程弱电系统的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几项子系统:
3.1.现代化的通信系统
1)高速局域网系统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需建立告诉宽带的计算机局域网系统,提供工程内的办公自动化及物业管理的网络平台。

考虑配置千兆主干网、100兆到桌面的网络构架,同时,部分必要场所配置光纤到室或到桌面的配线。

为了网络运行的安全,办公自动化及物业管理可分设二个物理上互相独立的网络;也可供享一个网络平台,采用虚拟网的方式进行隔离,但需采用特别的网络安全措施。

设置专用的远程网接入设备和接入光缆,提供告诉快捷的远程接入通道。

2)电话通信系统
根据业主的招标任务书,本工程采用虚拟电话系统,估计楼内共需配置1200门电话。

由市话局为本大楼提供200对电话进线(含冗余),以光缆引入,必要的话,可设一定数量的备用铜缆。

为了确保电话通信的可靠性,应由二个不同的路由引入。

地下层设电话进线和交接室,配置相应的光端设备及电话交接架,由此配出至各楼层
的电话线缆。

3)综合配线系统
大楼内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方式,局域网络的楼宇间主干网配线、楼内垂直干线均选用光缆、电话通信的楼宇间主干电缆、垂直干线均采用第三类大对数电缆;楼层水平布线均采用第六类四对UTP配线。

各楼层设综合配线架,信息终端采用双孔信息插座,每个插孔可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在综合配线架,信息终端采用双孔信息插座,每个插孔可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在综合配线架上的跳线,任意接为电话或网络的终端;必要场所实施光纤到桌的配置。

3.2.消防自动报警和联动灭火系统
工程内设置消防自动报警和联动灭火系统,主楼首层设消防控制中心。

楼内均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烟感或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火灾报警装置,遇有火灾即可报警并显示火灾位置,经确认后由消防报警系统联动自动灭火系统发出警铃信号和紧急广播信号,并联动各相应的灭火设备投入使用。

3.3.电缆电视系统
工程内设电缆电视系统,与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并可传送本中心编送的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通过电缆电视分配系统送到各接受终端,电缆电视分配系统按860MHz 双向传输系统设计和配置。

每个办公室各一个电视终端,其它场所根据需要和业主的要求配置的电视终端,各终端的电平应符合规范要求。

3.4.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内设安保系统,主楼一层设安保控制室。

地下车库、楼层、楼层走道、电梯轿厢及其它重要场所设电视监控摄像机;某些需要设防的场所,考虑设置防盗报警装置,按需设置一些门磁触点、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狃等装置;也可设置夜间巡更系统,发现有非法侵入情况即刻报警,并可实现报警和摄像监视的联动。

部分要害场所考虑重点设防,为防止人员的非法闯入,采用IC卡门禁系统,工作人员须经读卡、识别身份后方能开启电磁门锁,进入相关的工作场所,并在安保中心记录在案。

3.5.背景音响和紧急广播系统
设备景广播和紧急广播兼用系统。

平时,可通过本系统对一些公共场所播放背景音乐,火灾时则可由消防中心控制切断规定楼层内的所有背景音乐,转而播放火灾紧急广播。

3.6.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
本工程设置楼宇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实施对大楼的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系统等各类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测和控制,并实现最优化运行,达到集中管理、程序控制和节约能源等效果。

在主楼一层设BAS系统控制中心,选用集散型或分布型监控系统。

BAS系统的硬、软件应具良好的扩展性和安全的开放性,并应方便实现同其它自控系统和集成系统的接口和联网等。

3.7.智能一卡通系统
利用网络系统,配置管理主机、制卡和发卡的设备、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和其它相应的设备和软件,实现考勤、门禁、车库管理、设备借用、食堂就餐和其它消费的一卡通系统。

3.9.系统集成
为了提高大楼运行管理的智能化的程度,考虑实现大楼内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可利用大楼内的网络系统,培植相应的设备和软件,把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消防报警系统(FA)、安保系统(SA)、车库自动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物业管理的OA系统和其它一些必要的子系统都纳入系统的集成。

4. 防雷和保护接地设计方案
本工程参照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屋面设避雷针,利用柱内结构主筋作引下线,并考虑防侧击雷的措施,利用底板及桩基钢筋作自然接地体。

高压配电设备采用过电压保护和避雷装置;低压配电系统设置二级防感应雷设施;弱电设备配置保安器等防过电压和防感应雷措施。

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总的接地电阻〈1欧姆。

各设备金属管道进户处设总等电位连接;必要时部分场所设局部等电位连接。

第五章暖通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业主要求
2.设计参数
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0ºC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3ºC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32ºC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5ºC
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73%
动机平均风速 3.1M/S
3.通风系统
●地下汽车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

●地下机房设有机械排风及补风系统。

4.消防
●主要消防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楼梯间机械正压送风的方式。

●地下汽车库结合平时排风系统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和补风。

换气次数6次/小时。

●办公层采用开窗自然排烟,内走廊设有机械排烟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对所有涉及排烟的设备进行监控。

●风道及保温材料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

●在风道穿越防火墙、楼板或竖向风道之支风道上等均设置放火阀。

5.环保
●各运行设备均采用高效率、低噪音类型。

●风冷热泵设置在各裙房屋面,以减少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有振动和噪声的设备加隔振和消声装置。

●机房内作建筑隔声吸声处理。

●地下车库排风采用高位排放。

第六章人防设计说明
本工程位于沪宜公路以西的“上海南翔电缆盘厂研发大楼”地下一层内,为甲类人防工程。

本人防工程上部大多为上部主楼,部分为地块内部道路,平时使用功能为地下停车库。

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240平方米,人防建筑面积为1980平方米,战时为1个二等人员掩蔽所,防护等级为核6级、常6级。

本人防工程位于地下一层,人防战时主要出入口(兼排风口)利用北侧直通室外的汽车坡道,口部设置扩散室、防毒通道;人防战时次要出入口(兼进风口)利用室内疏散楼梯,口部设置扩散室、密闭通道、滤毒室、战时进风机房、防化通信值班室,该楼梯地面一层直通室外。

人防战时疏散口利用位于非人防区的疏散楼梯,设置密闭通道通往该楼梯,并与非人防区域连通。

人防工程内临空墙厚度≥300mm。

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厚度≥300mm,密闭门门框墙厚度≥250mm。

本工程采用梁板结构形式,设计层高4.20米,顶板厚300mm,库内净高约3.9米,梁底净高约3.3米。

工程总埋深约4.9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