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历史 必修二 复习课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共17张ppt)(共17张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6
1976 1978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新时期——
改革开 放步入 新阶段
1992

南 方 谈 话
十 四 大

结合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背景、实施、特点、 成就?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目的、过程、意义? 3、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要求:时间5分钟,当堂落实)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①建国初,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新中国
的当务之急。 ②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工业化提上日程。
2、实施: “一五计划”(1953年——1957)
特点:借鉴苏联经验,“一五”计划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
过渡时期强过实总调渡质路处时:线理期新的好总特重民路点工主线:业主:工、义“业轻社从化工会与中业向三和华大农社人改业民会造的共主同关和义时系国过并。成渡举立,,相 3、到互成社促就会进:主;义发改展造生完产成力,和变这革是生一产个关过系渡并时举期。党在这个
61-65年我国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造成三年经济困难
时间 1960年
方针巩固 调整 充实 提高 内容 国民经济比例和发展速度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请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 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 从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 主要矛盾。
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
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50
员 工 156人 ,大 集 体 员工4人 ,计划外 学生15人 ,聘 用合同 制员工 (职工子 女)33人 。 公 司 拥 有 国 家电监 委颁发 的电力 设施承 装一级 、承修 一级、 承试二 级资质 ,电力工 程 施 工 总 承 包二级 、房屋 建筑工 程施工 总承包 二级资 质,电力 行业送 电、变 电工程 设 计 丙 级 资 质。公 司3家冶 炼企业 现有12500KVA冶 炼 炉 2台 ,6300KVA冶 炼 炉 5台 ,

过渡时期
总路线
70
背景 内容
年 代
计划体制 确立:
“一五”计划(53~ 57)
特点 成就

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 八字方针
会 确立后的

初探
曲折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跃进” 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

经验、教训
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
家。”
——毛泽东
材料二:外我部国原在因人:口苏多联、的底援子助薄、可利用外资有限的条 件下,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主要是集中力 量进行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现实原因:增—强《综中合国国共力产,党尤》其是国防力量
材料三:抗美援朝
制 杆 企 业 有 砼杆生 产线3条 ,铁附 件生产 线1条以 及电气 产品生 产装配 线1条 。 二 、 总 体 生 产运营 情况 (一 )资 产 运 营 情况
1957),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
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
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
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 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
②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合作探究: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历史原因: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材料一:“现在我们重能工造业什么基?础能差造,桌底子子椅薄子,能造茶 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二)狂热中的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错超误过:英片国面,强不调是经十济五发年展,的高速度 也不是七年,只需两到三年, 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
钢”——毛泽东
(2) “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教训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训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高三一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单元线索纵览(中国现代史)

过 渡 时 期
全 面 建 设 十 年 )
曲 折 发 展 十 年
转折
十 年 文 革
两 年 徘 徊
1949 新 中 国 成 立
1956 三 大 改 造 完 成
2、以钢为纲——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教训5: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错误③:强严调重公社挫越伤大越人好民,公生有产化程积度极越高性越;好 ——④挫造伤了成农1民9的5生9-产积1极96性1,年超三越了年生经产力济的困发展难水。平
所未有的壮举。
材料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苏联援建的1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
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比如:鞍山钢铁
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
思考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特点?
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
2、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
达标检测: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B
①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总 经 理 调 研 的汇报 材料定 稿 汇报材料
尊 敬 的 各 位 领导: 大 家 上 午 好 ,首先我 代表集 团公司 领导班 子和全 体员工 ,对李总 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 抽 出 宝 贵 时 间到集 团公司 调研指 导工作 表示热 烈欢迎 和衷心 的感谢 !下 面 由我向各
位 领 导 汇 报 集团公 司的基 本情况 和生产 经营状 况。 一、公司概况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目的: 过程:
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重点)
标志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 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召开 (1)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内容: ①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意义: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公 司 改 制 成 立于20XX年 11月 ,注册 资本金 为8613万 元。 公司业 务主要涉及建筑安装 业 、 高 载 能 业、房 地产开 发业和 其他业 务四个 板块,公 司本部 设有6个 职能 管理部 门 ,下 设 15家 分 (子 )公司、 16个专 业项目 部以及 一个专 门从事 房地产 租赁业 务的机 构 (房 产 事 务 部)。 全公司 目前共 安置全 民、大 集体、 聘用合 同制员 工208人,其全民
教训3: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个萝卜千斤重,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真实的两头生毛活教驴—训拉—不4荒:动。芜国”的民土经地济要按在比垃例1圾公9协6堆社1调杀里年一找发的口吃广展,的州足—够吃—半年。
错误:1、高指标、瞎指挥、放卫星、浮夸风。
—— 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1、内到逐步19实5现7年国底家社,会初主步义建工立业化了,独并立逐的步工对农业业体、系手。 2、初工步业形、成资本合主理义的工工商业业进布行局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1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