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二高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高二高中政治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2015年下半年将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①既坚持了两点论,又坚持了重点论
②既看到了主要矛盾,又看到了次要矛盾
③既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既坚持了矛盾的客观性,又坚持了矛盾的斗争性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
2.下列各句成语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主要矛盾
D.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3.当前,国人非常重视养生,一些人喜欢将一些中药当茶饮,认为中药当茶饮有保健作用其无毒副作用。
实际上,中草药时不宜长期当做茶饮用的,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实践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
例如:枸杞湿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但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的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泡饮。
这一事例蕴含的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客观符合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
4.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这一发现印证了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新发现不仅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也意味着科学家抓住了揭开宇宙奥秘的“钥匙”。
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②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是一样的③客观世界的多样性④物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这里一致的是()①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解自然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④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假定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助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脚,你越挣扎就被咬得越厉害,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的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住生命。
这个经济学上的“鳄鱼法则”告诉我们
①任何时候部分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体
②关键时候要勇敢放弃次要矛盾
③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④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7.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
以下对物质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①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的意识所认识和决定
⑧所谓“客观实在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这也是划分物质和意识的唯一标准
④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形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运动属性与物质载体的统一
C.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9.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
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10.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
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
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A.机械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
B.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客观实在性
11.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
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
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
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2.人类学家顿巴研究人际互动数十年,他因“顿巴数”而闻名学界。
“顿巴数”试图揭示的是朋友圈的范围一个人的朋
友圈平均是150人,超过150人的朋友圈往往太复杂而难以驾驭。
当我们把“朋友圈”扩至三四百人时,真正的朋友却无暇顾及了。
这个定律体现了()
A.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量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不应该代替旧事物
13.如图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意识活动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D.辩证否定具有革命的批判性
14.“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出自《史记》)。
下列与此古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C.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简答题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慎独”和“自省”,注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修身之道。
比如儒家强调内心的反躬自省,《论语》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讲“吾曰三省吾身”。
一个人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教育、自
我否定、自我改造的痛苦过程,需要通过“自省”来革除自身痼疾,需要通过“慎独”来提升道德境界,实现道德的自
我超越。
(一个缺乏自省意识的人,不会认识自身的不足,也不可能产生自我修养的愿望和緊迫感,道德人格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慎独自省”实现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
三、综合题
1.十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但我国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网约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过短短几年时间,网约车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我们可以从网约车身上看到一个美好的明天,但今天它依然是个蹒跚学步的孩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后台技术漏洞、安全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暴露。
10月8日、9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相继发
布网约车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
各地政策细则大同小异,都对网约车平台的运营车辆和人员进行了严格规定。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知识,谈谈你对网约车及新政的认识。
材料二对于网约车的各地新政,大家议论纷纷。
网约车车主新政对汽车要求较高,很多车不符合要求,而且增加了费用。
部分乘客新政后,网约车的费用增加了。
交通委负责人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限制,是出于“城市定位、控制人口、治堵需要及政策要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对“新政”存在争议的原因。
山东高二高中政治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2015年下半年将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①既坚持了两点论,又坚持了重点论
②既看到了主要矛盾,又看到了次要矛盾
③既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既坚持了矛盾的客观性,又坚持了矛盾的斗争性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既看到“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说明既看到取得的成绩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存在的问题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非主次矛盾,排除②;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客观性和斗争性,故排除④。
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名师点睛】“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同时矛盾分析方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它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一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下列各句成语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主要矛盾
D.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答案】C
【解析】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整体的重要性,A不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否认了联系的观点,B不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体现了我们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C正确;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体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D不选。
【考点定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3.当前,国人非常重视养生,一些人喜欢将一些中药当茶饮,认为中药当茶饮有保健作用其无毒副作用。
实际上,中草药时不宜长期当做茶饮用的,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实践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
例如:枸杞湿热身体
的效果相当强,但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的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泡饮。
这一事例蕴
含的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客观符合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
【答案】A
【解析】“枸杞湿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但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不宜泡饮”体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实际,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选A;B错误,我们让主观符合客观,不是客
观符合主观;C和D不是唯物论的观点。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
【名师点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含义: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
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具体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
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特别提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除了三点具体要求外,还必须从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实际出发,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4.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这一发现印证了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新发现不仅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
失的拼图,也意味着科学家抓住了揭开宇宙奥秘的“钥匙”。
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②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是一样的③客观世界的多样性④物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美国科研人员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
一旦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
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
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故①④入选。
②选项表述不科学,故排除。
③选项的表述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考点定位】世界的物质性
【名师点睛】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世界统一于物质;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5.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这里一致的是()①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解自然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
的歌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④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
漫画中的鱼想变成蝴蝶,这是不可能的,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不合题意,“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解自然”意思是谁在鞭策四时的运转呢,万物的兴衰
死亡其实皆由于自然,强调规律的客观性;③不合题意,“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意思是:奢华生活来自于不断努力后取得的成功(而在没成功前该当艰苦卓绝).而安逸享乐的背后经常隐藏着祸患(不要过度贪恋安逸享乐),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②符合题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
合客观,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假定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助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脚,你越挣扎就被咬得越
厉害,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的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住生命。
这个经济学上
的“鳄鱼法则”告诉我们
①任何时候部分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体
②关键时候要勇敢放弃次要矛盾
③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④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的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只有这
样才有可能保住生命”体现了任何时候部分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体,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①③符合题意;
②不选,材料强调了要抓住主要矛盾;④与材料无关。
【考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
以下对物质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①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的意识所认识和决定
⑧所谓“客观实在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这也是划分物质和意识的唯一标准
④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形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目。
②选项表述错误,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的意识所认识,但是不能被意识决定。
④选项表述错误,此观点是对物质概念的歪曲理解。
故②④入选。
①③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
选D。
8.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运动属性与物质载体的统一
C.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稳体现了相对静止,进体现了绝对的运动,故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选A。
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9.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
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故与“世界是物质的”体现的哲理相同。
“世异则
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与“物质是运动的”表述的观点相同。
“天有常道矣,地有
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表明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明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故其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选B。
10.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
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
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A.机械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
B.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客观实在性
【答案】B
【解析】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收集大脑发出的信号,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进一步佐证了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符合题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错误;意识有正误之分,错误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C错误;意识活
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错误。
【考点】意识的本质
11.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
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
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
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答案】B
【解析】题目中,宋朝画家文与可注意观察一年四季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这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故B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12.人类学家顿巴研究人际互动数十年,他因“顿巴数”而闻名学界。
“顿巴数”试图揭示的是朋友圈的范围一个人的朋
友圈平均是150人,超过150人的朋友圈往往太复杂而难以驾驭。
当我们把“朋友圈”扩至三四百人时,真正的朋友却无暇顾及了。
这个定律体现了()
A.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量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不应该代替旧事物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表述,数学家巴顿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朋友圈平均是150人,当超过这个数甚至更多的时候,真正的朋友却无暇顾及了,这体现出了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故B入选。
A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C、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
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
阶段,仍然不叫发展。
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发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3.如图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意识活动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D.辩证否定具有革命的批判性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
“凡是走在分
寸之前,即为“过”,这说明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启示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A适合题意;B、C、D说法正
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4.“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出自《史记》)。
下列与此古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C.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引文说明羽毛虽然轻,但积聚多了,就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然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A是唯物主义,不适合题意;B说明从寒冷到暑热必须要经过春秋四季逐步的变化,而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形成,任何事情的从兴盛到衰败(或者说成与败),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B适合题意;C讲的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适合题意;D体现了主要矛盾的决定作用,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二、简答题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慎独”和“自省”,注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的修身之道。
比如儒家强调内心的反躬自省,《论语》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讲“吾曰三省吾身”。
一个人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教育、自
我否定、自我改造的痛苦过程,需要通过“自省”来革除自身痼疾,需要通过“慎独”来提升道德境界,实现道德的自
我超越。
(一个缺乏自省意识的人,不会认识自身的不足,也不可能产生自我修养的愿望和緊迫感,道德人格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慎独自省”实现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
【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
要立足社会实践,把握时代对个人道德的要求,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慎独自省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要在正确道德标准引领下,严格自律,反省并完善个人实践方式。
③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在反复实践和反复自省、自我改造中,不断深化道德认识,坚定践行道德信念,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阐述如何通过“慎独自省”实现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属于
措施类的解答题。
学生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实践与认识的知识范围包括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知识;其次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正确的道德标准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我们要用正确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践行道德追求,提升道德境界,需要不断反省、不断深化道德认识。
【考点】实践与认识、认识过程的特点
三、综合题
1.十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但我国依然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