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例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页
返回
上页
4.6. 压下规程设计
4.6.1. 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
例 题 分 析 :
已知原料规格为115×1600×2200 mm,钢种为Q235;产 品规格为8×2900×17500 mm;开轧温度1200℃,横轧开 轧温度114200 mm四辊可逆轧机,设有大立 辊和高压水除鳞;最大允许轧制力为4200×104N,最大允 许扭矩为2×224×104N.m;主电机功率2×4600kW, a=40rpm/s, b=60rpm/s。 试制定压下规程。
0.5
2.5
五、确定速度制度:因轧件较长,采用梯形图; a= 40rpm/s;;b = 60rpm/s;; 因咬入富裕,可稳定高速咬入; 取第2、3、4道次:n1=n2=n3=20rpm; 第5、6、7道次:n1=n2=40rpm, n3=20rpm; 第8、9、10道次:n1=n2=60rpm,n3=20rpm; 如表2所示;
第三道:转90度横轧,认为轧件温度均匀取上道次的尾温; t j 2 T20 4 t j 2 t z 3 T20 4 T31 T20 12.9 ?;T30 T20 12.9 ? h2 1000 h2 1000 第四道:进入四辊轧辊,间隙时间应长些;轧件头尾不换向; t j 3 t z 3 T31 4 t j 3 t z 4 T30 4 T41 T31 12.9 ?;T40 T30 12.9 ? h3 1000 h3 1000
下页
返回
上页
解:一、坯料选择(已知): 115×1600×2200 mm→ 8×2900×17500 mm 二、轧制方法:先经立辊侧压一道后纵轧一道,使坯料长度等 表1 压下量分配表 于钢板宽度(因:坯料长度与成品宽度接近);转90 度,横轧到底; h/
道 次 0 1 2 轧制 方式 机 架 主 压 水
E 2.1105 , N / m m2 ; K 1.0; KT 1.0
试设计轧辊辊型并画出原始辊型图。 2、画出下列辊型情况下的轧辊与轧件的形状: 已知:三辊劳特轧机,原始总辊型C总 = 0.7mm,C上 = C下 = 0.55mm; C中 =-0.2mm;当钢在中、上辊间过钢时,yf上= 0.65mm, yf中= 0.45mm,yt上= yt下= 0.13mm,yt 中= 0.07mm。
注:此处计算变形速率是为计算变形抗力的,故应以各道 次的最高速度计算速率;
D
十、求各道次变形抗力:由钢种、变形速率、温度、程度查曲线, 如第三道,
0 3s 1 , T 1119 C , 30%, s , 0.3 82MPa; 28%, K 1.0, s 82MPa
例 题 分 析 :
例:某中厚板轧制,由1200℃开轧经4道次轧制结束, 终轧温度为1050℃。试确定各道次温度。 解:轧制过程如图所示; 第一道:
T0 tz 1 T1 12.9 1000 H ? T11 1200 273 1473 K ; 轧件头部轧制时温度
Z T1 t 12.9 h 1000
4
下页
返回
上页
八、计算各道次变形程度:略; 九、计算变形速率:如第三道次,
3.14 980 20 1000m m/ s 60 60 2 h 2 1000 25 3.0s 1 H h R 90 65 490 n
表3 传动力矩表 道 轧制 次 力
1 2 3 传动力矩 修正力矩
Mzh
Mm
Mk
Mda
Mdb
负 加
稳 轧
负 减
空 减
空 加
负 减
稳轧
负 加
…
下页
返回
上页
十四、主电机校核:据计算结果知
M max KG M H 5.5MN.m M jum M H
∴主电机不过载、不发热; 十五、总结:将有关数据整理列入轧制表中,如表17-1所示; 由表中计算结果看,压下规程基本上满足设计原则和要求的, 可作为实际操作时的参考。
下页
返回
上页
例 题 分 析 :
2、有一架二辊轧机,采用钢轧辊,辊身长度930mm,辊径 630mm;轧制力600t;板材宽度750mm;辊身中部温度450 ℃,边部温度40℃;压下螺丝中心距1380mm。 试设计合理辊型。 解:一、计算轧辊总凸度:据已知条件取有关参数如下
11.9 106 ,0 C 1 , KT 1.0, K 32 / 27, E 2.1105 MPa
三、经验分配压下量:如下表所示,
除鳞 115 115 90 1600 1550 1550 2200 2260 2900 50 25 3.1 21.7
mm
b/ mm l/
mm △h/mm
h/%
轧边 纵轧
四 辊 四 辊
转90度,横轧到底
3 …
横轧
四 辊
65
2900
2150
25
28
下页
返回
上页
表2 轧制速度时间表 四、校核咬入条件: 轧制速度 轧制时间 热轧钢板,咬入角一般为15~22°,取/s 合 道 速度制 计 稳 0 负 稳 负 次 度 咬 20 抛 max /s
下页
返回
上页
十一、计算单位压力、轧制力: 平均单位压力公式:Sims公式的简化式,
l p 1.155n s 1.155 0.785 0.25 s h l hR 490 25 111m m 1 1 h H h 90 65 77.5m m 2 2 111 p3 1.155 0.785 0.25 82 105.4 MPa 77.5 P3 Blp3 2900 111 105.4 34.6 MN
Mm
M m1 M m 2 0.41 0.15 0.560MN .m i M k 0.05M H 0.05 1.9 0.10MN .m M da GD 2 GD 2 a ?;; M db b? 38.2 38.2
返回 上页
下页
注:中厚板轧制,力臂系数取0.5; 支承辊轴承处摩擦系数取0.005; 据轧辊尺寸设计,作辊颈1300mm; 2)根据速度图计算每道次各阶段的传动力矩:数据列入表3
yt总 2 yt上 2KT R t 2 1.0 11.9 106 315450 40 0.075m m
下页
返回
上页
2P 32L2 2 L 3l 8b 2 4 L b 15kD 2 2 L b 6 ED4 32 4652 2 465 3 225 - 8 3752 4 465- 375 4 2 60010 32 6 3.14 2.1105 6304 15 6302 2 465- 375 27 0.077mm y f 总 2P K w
下页
返回
上页
十二、驱动力矩的计算: 1)力矩各组成计算: 轧制力矩: M P l 34.6 0.5 0.111 1.9MN.m
Z
附加摩擦力矩:
D2 1800 34.6 0.005 1.3 M m1 Pfd1 D 980 1 0.41MN .m 1 M M m1 1 1.9 0.41 M m 2 1 z 1 1 1 0.94 0.15MN .m
下页
返回
上页
例 题 分 析 :
1、已知:三辊劳特轧机,新设计 C总 = 0.6mm,分配 C上 = C下 = 0.4mm; 试设计中辊凸度及换辊制度。 解:∵C总 =2C中 + C下 +C上 ∴0.6 = 2C中 +0.4+0.4 ∴C中 = -0.1mm,即中辊为凹辊; 设工作两个月后,因磨损C上′ = C下′ = 0.3mm; 则据0.6 = 2C中′ +0.3+0.3 ∴C中′ = 0 ,即中辊为平辊。
4
T10 T1 T11 ?; 轧件尾部轧制时温度
下页
返回
上页
例:某中厚板轧制,由1250℃开轧经4道次轧制结束, 终轧温度为1050℃。试确定各道次温度。 解:轧制过程如图所示;
例 题 分 析 :
第二道:换向(可逆轧制)
t j1 T10 4 t Z 1 t j1 t z 2 T11 4 T21 T10 12.9 ?;T20 T11 12.9 ? h1 1000 h1 1000
C总 y f总 - yt总 0.077- 0.075 0.002m m
二、分配:
C上 C下 0.001 m m
----凸辊;
三、辊型曲线:抛物线,
y 4 109 x 2
0.001
930
下页
返回
上页
课 堂 练 习 1、已知四辊可逆轧机,工作辊辊径500mm,支承辊辊径1300mm,轧 件宽度1020mm,辊身长度1200mm,辊颈长度710mm,轧辊为合金锻 钢,轧制力1500t,辊身温差150℃。已知:
第三道:转90度横轧,认为轧件温度均匀取上道次的尾温; t j 2 T20 4 t j 2 t z 3 T20 4 T31 T20 12.9 ?;T30 T20 12.9 ? h2 1000 h2 1000 第四道:进入四辊轧辊,间隙时间应长些;轧件头尾不换向; t j 3 t z 3 T31 4 t j 3 t z 4 T30 4 T41 T31 12.9 ?;T40 T30 12.9 ? h3 1000 h3 1000
下页
返回
上页
六、确定时间: 1)每道次各阶段时间;
2)间隙时间tj:根据经验,四辊轧机往返轧制, 一般:L≤3.5m,不用推床定心, tj = 2.5s; L≤8m,用推床定心, tj = 6s; L>8m,用推床定心, tj = 4s; L—本道次轧后轧件长度; 七、轧制温度:选用下列公式计算温度;
返回
上页
十三、最大轧制力:计算结果表明最大轧制力道次是第6道, 最大扭矩是第3道;
Pmax P6 36.2 MN ; Pyx 42MN ; ; Pmax Pyx M max M 3 4.3MN .m M yx 4.48MN .m; ; M max M yx
∴轧辊、传动部件安全。
入 轧 出 加 轧 减
1
间隙时间/s 空减 空 转 空 加
hmax Dmin 1 cos max 55m m 20 20 20
20 20 20
2.15 0 2.15
合 计 /s
2
由表1知各道次压下量不超过25mm, 3 20 20 20 0 故:咬入条件满足; …
0.33
1.67
空载加速:
M n M k M da Mz Mn Mm Mk i 传动力矩表 M n M k M db Mn Mk
负 加
稳定轧制:
空载减速: 表3
道 轧制 次 力
1 2
Mzh
Mm
Mk
空
Mda
转:
传动力矩
负 减 空 减 空 加 负 减
修正力矩
稳轧 负 加
Mdb
稳 轧
3
…
下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例:某中厚板轧制,由1250℃开轧经4道次轧制结束, 终轧温度为1050℃。试确定各道次温度。 解:轧制过程如图所示;
例 题 分 析 :
第二道:换向(可逆轧制)
t j1 T10 4 t Z 1 t j1 t z 2 T11 4 T21 T10 12.9 ?;T20 T11 12.9 ? h1 1000 h1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