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培优竞赛提高(7)对环境的察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科学培优提高竞赛训练卷(七)---对环境的察觉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B
C B B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A C A
D C C C C
19.【解析】解:A、当两个透镜的位置不合适时,平行光不管从哪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都不
能得到平行光,故错误;
B、平行光从左边入射,经过第一个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光,当位置合适时,经过第二个凹透镜后,
光线也会发散,故错误;
C、平行光从左边入射,由于两个透镜的距离不能确定,所以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可能是会聚光束,
也可能是发散光束,故正确;
D、平行光从右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光束,故错误;
故选:C。

20.【解析】解:(1)若P为可旋转的八面镜:
从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通过的距离s=2L,
因为八面镜P从现在位置到下次再出现如图形状的状态时需要转八分之一圈。

则当转速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故B错误;
光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t=s,故A错误;
c===16Ln o
故C正确;
(2)若P为可旋转的六面镜:
从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通过的距离s′=2×=L。

所以六面镜P从现在位置到下次再出现如图形状的状态时需要转六分之一圈。

则当转速达到n′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
所以光A点开始经一系列的反射再到达望远镜所用的时间为t=s,
因为c===16Ln o,
所以六面镜P每秒转动次数n′=;故D错误;
故选: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21.远视眼 A
22.增大 C
23.3/5L 495 对于某一根琴弦,弦长越长,频率越低
24.1 1
25.不变如图所示
26.小孔成像
27.(1)15 (2)介质(或媒介、物质)
28.(1)90°(2)0.3
29.【解析】解: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将图中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与主光轴交与点F,则O、F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如下图所示:

三角形A′B′F和三角形ABF相似,对应边成比例,
则有=,即=,解得:f=。

故答案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30.乙、丙能证明物体的振动能产生声音甲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1. D D
3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如果入射角大于某一个角度(41.8°),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或“只发生反射现象,无折射现象”)不会
33.1
2
(L-b-2a)
1
4L
(L2-b2)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公式1
u
+
1
v
=
1
f
,第一次成像时物距u=a+x,相距v=L-a-x,即
1a x ++1
L a x --=1f ;第二次成像时物距u=a+x+b ,相距v=L-a-x-b ,即
1a x b +++1L a x b ---=1f ;联立解得x=1
2
(L-b -2a ),f=14L (L 2-b 2)。

四、分析计算题(34题3分,35题7分,共10分。


34.测量器材:刻度尺 测量步骤:
(1)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
(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斑)最小、最清楚;
(3)以米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 f 表示.
计算公式:镜片度数f
D 100
=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