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忆江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弹琴问好。

老师:1 2 3 5 6 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老师您好!
2.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崔绍林,山佳崔,和我们市委书记一个姓,比较荣幸,河南少林寺的绍林,只不过是取得谐音。

我来自岱岳区美丽的夏张镇,古时候皇帝经过的时候,夏张被封为:“夏张西御道”,那里不仅有勤劳的人们,还有天鹅湖、樱桃园、草莓大棚,各种水果蔬菜,且三面环山,风景优美,欢迎大家前来旅游观光!我做你们的向导。

同学们,现在正值春天,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大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

下面大家就随着老师去欣赏一组美景?-------在欣赏的同时,大家想一下,这是哪里
的景色?您能不能用一首诗来表达这美丽的景色?播放图片师:这是哪里的景色?生:江南
同学们学过这首诗吗?生:没有或学过
它的作者是谁?生:白居易
师:板书课题:《忆江南》
3.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家住在北方,一生在很多地方做官。

他觉得曾在苏杭为官时,江南的美丽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12年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创作了一组千古绝唱——《忆江南》
4、下面,一起欣赏一下范读视频
下面,请允许老师PK他一下,好不好!
下面,我找我们班的才俊PK一下老师好吗?最好把老师PK 下去----
5、这首诗美不美?这么美的词,光诵读怎么能行呢,后来,戴
于吾把这首词谱写成了千古绝唱旋律,那就是《忆江南》
6、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两个问题:
好,听到这首歌曲你觉得这首歌曲的速度是?生:中速
再看,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又是什么?对江南的怀念之情或回忆江南
7、下面,请允许老师PK一下这首歌。

请同学们起立,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动-----
二、歌曲学习
1、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曲的谱子,同学们看一下这
首歌曲都有哪些音符组成?
生说出:1 2 3 5 6 师板书
总结出无声音阶:只有五个音构成,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音阶。

2、这么美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学?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旋律(出示曲谱)
3、老师分乐句教唱旋律。

看情况教唱两遍。

教唱一遍后,教师讲解反复记号,唱到反复记号时再从头唱后接结束句。

这就是一首完整的曲谱,我们再来跟唱一遍。

4、请同学们边打节奏边唱。

讲解四二拍的指挥图示----
5、接下来,同学们和老师对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在
唱的时候,你来找一下:每个乐句的结束音和开始音之间有什么联系?
指名回答:生找出相同的音,后师总结板书:鱼咬尾结构形式
课件播放:什么是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比如著名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二泉映月等
6、下面,请同学们跟琴挥拍完整演唱旋律,注意附点节奏、长音,以及九度大跳的音准------
7、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处的音准与时值。

8、老师觉得你们唱的真好!那么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找4个同学上台演唱,师伴奏-------
9、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应该如何设计歌曲的力度变化?
指名回答:
10、请同学们跟琴用优美、富有表情的声音填词演唱,注意随着旋律的起伏唱出力度变化。

11、处理结束部分。

引导用力度记号唱好最后一句。

①这首《忆江南》是诗人白居易在欣赏完江南美景后,在回忆时写下的,你能告诉老师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吗?(对江南美景的留恋) ②这是一种甜甜的淡淡的思念之情还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迫切的感情?如果用渐强渐弱记号来为歌曲最后一句来标注,你认为应该用哪种记号?③引导用渐弱记号来唱最后一句。

三、学习低声部旋律
1、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谱,说一说低声部是从什么地方进入的,它有几个乐句。

生:从第二乐句的第二小节进入,三个乐句
2、老师分乐句教唱旋律,注意附点节奏和长音的演唱。

3、请同学们试着跟琴填词演唱,注意音准和一字多音。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歌谱,低声部的旋律与高声部的旋律有什么联系?
5、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合唱时,低声部如何准确进入?
数拍子心里跟唱高声部旋律
6、师生合作,老师演唱高声部旋律,请同学们演唱低声部每个小节的第一个音。

7、请同学们分为两个声部,合唱以下旋律。

8、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声部,完整合唱歌曲的旋律
9、这首歌曲的两个声部在旋律上互有补充,同学们在演唱时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地方呢?
10、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声部合唱歌曲的旋律,注意高低声部旋律互相补充处的两个声部的不同力度处理。

11、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声部,随伴奏有感情地完整合唱歌曲,注意吐字清晰、一字多音处的音准、力度处理,以及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

四、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江南歌曲《忆江南》,除了这首歌曲,你还知道哪些江南音乐?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江南舞蹈音乐《小城雨巷》(生欣赏)3.总结:江南音乐艺术的特点:细腻、婉转、柔美、富有情韵。

5.师介绍江南音乐特点的成因:江南音乐如此婉转、柔美,是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学家在研究江南文化是这样说的: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而且江南地区多平原、多水,历来就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

我们知道,人的情绪、心理、性格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期感受着温山软水、莺飞草长,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因此其文化心理就渐渐被导向了精细和柔婉。

四、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风景秀丽的江南观光,而且还学会了一首有着浓郁江南特色的歌曲《忆江南》,并且了解了江南音乐文化与其独特地理环境的关系,你们喜欢江南吗?那就让我们深情的对江南说一句:“我爱你,江南”!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淳朴、活泼、积极向上。

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音乐素养、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

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音乐素
养特别差,音乐知识狭窄。

上课时,不爱动脑、懒惰,需要不断督促。

《忆江南》效果分析
本节课,从诗、画、歌、舞等几个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
让我们为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为使它变得更加美好而一起努力,让我们一同起立,再一次赞美江南,歌唱江南!再一次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美江南!”
《忆江南》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义务教育人教版2013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的第一课时唱歌课内容。

歌曲《忆江南》的歌词取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是诗人晚年回忆江南风景时写的,原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诗的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像一首动人的民歌。

曲作者为该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更加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

通过视、听、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忆江南》音乐测试题
一、填空(30分)
1、渐强符号()减弱符号()
2、X表示附点()音符,X. 表示()音符。

3、忆江南的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
二、选择填空。

(20分)
1、重音记号是()。

A、 b
B、 #
C、›
2、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

A、弱强弱强
B、强弱弱次强弱
C、弱弱强强
《忆江南》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教学我从优美的画面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为画面配乐,从而引出《忆江南》的歌曲教学。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先让学生对江南有一个总体的感受,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一个情感铺垫。

让学生听教师的范唱,找出歌曲最能表达江南美景的句子,从这一句开始学习歌曲,打破歌曲教学的常规,这样的目的是能使歌曲教学始终围绕一个字“美”。

之后的歌曲教学通过学生唱谱、教
师范唱、学生接唱等方式让学生来学唱歌曲。

这首歌曲虽然不长,但是却有许多的一字多音,也是歌曲的难点。

教唱时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在完整演唱时基本没有错误。

教师的教学语言很重要,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
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唱好、唱美这首歌曲,除了让学生感受江南的歌曲,我还让学生了解江南的丝竹乐、江南的舞蹈,从而让学生对江南的音乐、舞蹈有一个总体印象。

课堂的设计有它的完整性。

通过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身有不足,要通过自己每天、每一节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的教师。

《忆江南》课标分析
1、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积极的态度参加演唱和表现歌曲,表达出对江南的热爱和赞美;
2、通过视、听、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3、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