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研究磁铁》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案(研究磁铁)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铁的一些根本性质;
2、了解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
3、了解指南针的作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一般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乐于探究、特长发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们想看吗?教师演示:磁铁钓鱼玩具。
2、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钓到很多鱼,而有的同学一条鱼晔没有钓着?〔有的鱼竿上有磁铁,有的鱼竿上没有磁铁〕
二、探究活动
1、认识磁铁的形状
〔1〕谈话:吸铁石在科学上又称作磁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形状的磁铁呢?
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答复。
〔2〕师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菱形磁铁〔指南针〕。
让学生初步认识。
2、探究磁铁的根本性质。
〔1〕谈话: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几种形状的磁铁,你们了解磁铁有哪些性质呢?老师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回形针和装了一些水的烧杯,你们想怎样研究?〔小组内交流〕
〔2〕学生分小组探究,做好书面记录。
〔3〕汇报: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隔着物体能吸铁。
〔4〕师出示:指南针。
〔介绍指南针其实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指南的一端成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为北极,用“N〞表示。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制造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
磁铁和指南针都有一样的性质。
〕
〔5〕师:既然指南针也是小的磁铁,那么一些比拟大的磁铁是否也可以指南北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6〕讲述:悬浮法和悬挂法。
下面我们悬挂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领着学生演示,相应讲解实验考前须知〕
〔9〕学生小组内探究。
〔用细线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观察磁铁静止后的方向〕
〔10〕汇报:一些比拟大的磁铁也具有指南北的性质。
〔11〕师:磁铁还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汇报〕
3、探究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1〕学生小组内交流形磁铁和环形磁铁的磁力谁大谁小?。
〔2〕每一个小组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3〕汇报交流。
4、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磁铁有了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
三、总结〔略〕
教学反思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只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过程中的能力。
将学生作为学习科学的主体,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现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我们的科学教师只有细心呵护好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有的放矢的引领学生探究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四个探究磁铁的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趣而大胆地探究尝试。
在导入新课伊始,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个他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钓鱼磁性玩具。
经过我的巧妙演示,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其中产生的问题所吸引,思维的火花马上被激活,探究磁铁的兴趣也被激发。
这样,学生们有了探究磁铁的兴趣,就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根本性质和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创设肯定的情景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制造思维就会得到开展,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