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和灰尘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金融言行一
我喜欢居家整洁,喜欢窗明几净。
喜欢在我视力360度范围内没有卫生死角,没有灰尘,没有不和谐的杂物。
关于做好居家整洁的劳动,被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描绘了“女人与灰尘的斗争”,而且在这场斗争中女人将永远处于劣势:“很少任务比家庭主妇的劳动更像西西弗的酷刑了;日复一日,必须洗盘子,给家具掸灰,缝补衣物,这些东西第二天又会重新弄脏,满是灰尘和裂缝了。
家庭主妇在原地踏步中变得衰老;她什么都不做;她仅仅在延续现状;她没感到获得积极的善,而是无休止地与恶作斗争。
这是一种每天重新开始的斗争。
”
“家庭主妇常常在癫狂状态中忍受这个命运。
”
呵呵。
什么人呢?居然写这种书?这么从充满“负能量”的角度来挖苦我们?心理会不会太阴暗?如果受其蛊惑,在这种命运中无以突围的女人将是何等的沮丧?联想到她那男朋友让-保罗·萨特也有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狱。
”貌似心理也很阴暗啊。
你瞧我们的歌是咋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因此关于居家清洁我更喜欢中国古人的说法:“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换个通俗的说法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出典就知道,这是在鼓励人们要打扫房间,你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打扫,谈何修齐治平?而且男人女人都应该打扫房间。
看客可能也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反驳这点:分工带来效率,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
成功人士可以请居家保姆来搞卫生,忙碌的“996”们也可以请小时工来搞卫生。
他们的境界是,一屋不扫,天下照扫。
似乎也行?
二
但无论理论逻辑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我对那些习惯保持居家整洁的人会高看一眼,对居家脏乱差、收纳杂乱无章的人家抱有偏见,至少会低看他们一眼,即便是亲朋好友也不例外,同样也会在心里默默鄙视那些但凡一进酒店,可以在半小时之内把OK房变成杂货堆的人。
自然,他人或者也可以用“整洁强迫症”为理由对我持有偏见,人各有志,我也很无奈。
联想起周边一些女人与灰尘斗争的故事,蛮有意思。
杭州女友A,国企高管。
职场奋战,已需呕心沥血,业余时间居然也是以昂扬的斗志与灰尘展开斗争,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
有时约二三知己在她家喝茶吃饭,时常是边和我等聊天,边拿个抹布,或拿个墩布,东抹西擦,我们也习惯了。
某个新春佳节,我因需向她借本书,晚饭后去她家,按门铃,前来开门的是她的妹妹,走进客厅见她家还有一大家子人,除了她先生和女儿,还有她妈妈、妹妹、妹夫们、弟弟弟媳妇们和几个小孩子,所有大人都坐着高谈阔论,几个小孩子在玩耍,只有女友A一个人在干活,双手带了一副乳胶手套,说是让我先等一会,她刚把一大家人吃饭的碗洗了,再顺手把厨房的地板擦了,再去给我拿书,让我也顺带和她聊两句。
这个情节我印象极深,所有人都不帮她,都闲着,只有她一个人忙着,而且从表情上来看,闲的人和忙的人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这和她在职场的形象完全判若两人,在职场她是决策者,运筹帷幄为主,动手跑腿根本不必,一
薛谷香
女人和灰尘的斗争心香一瓣文
化67
切就都井然有序。
后来她家还启用了郊区的别墅,休假日住郊区别墅,工作日还住原来的市区公寓。
有时也邀我们去别墅玩,那边房间和客厅更多了,照样是她自己收拾,她还喜欢院子里种点花种点菜,简直是太勤劳了,我问她为什么不请个钟点工,她开玩笑说不舍得花钱,我心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劳动模范,“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换言之,劳碌命一枚。
有一次她腰椎骨折了,在别墅里修养康复。
我去别墅看她。
她只能平躺着,动一下都十分艰难,与灰尘的斗争就此搁浅。
我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家具依然豪华,这栋别墅已经凌乱成我见过的某些以做小生意的租房客为主的城中村了。
显然,她的先生和女儿不仅不善长打扫卫生,也不善长收纳,积灰随处可见,有用的和没用的东西比比皆是,而且女儿可能还是个购物狂,到处都是没有拆封过的纸盒,纸箱。
女友A似乎读懂了我眼神里的意思,说:“不好意思,家里太乱了。
”
女友A的故事给我的启发有二,一是女人和灰尘的斗争,不可以只有一个人在战斗,必要的时候应该有“盟军”,比如家人,比如请小时工;二是住别墅并不直接等于“诗意栖息”,没有起码的整洁,看起来照样很苟且。
上海女友B,大学教授。
家住上海内环高层,倚窗可以远眺浦东陆家嘴最美丽的天际轮廓线,宽大的三房两厅里摆着低调而奢华的红木家具。
女友B的儿子已经成家,另外有房,但在这里还为他们保留了房间,而且儿子和媳妇基本上不住自己的房子,喜欢和父母住一起。
如以整洁作为社会形态标志的话,则女友B家属于新旧社会两重天,其中的两房两厅和两卫一厨,属于“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窗明几净,收纳有序。
独有儿子和媳妇的房间属于“国统区”,里头简直就是“水深火热”。
不仅浮尘遮当着红木家具原有的光泽,不仅床铺凌乱,而且一张宽大的写字桌上几乎留下这对年轻夫妇从第一层次需求到第五层次需要的一切痕迹,泡面盒子、薯片袋子、长毛绒玩具,最过分的还有一个粘着干米饭粒的脏碗,还有扔着的衣服,没有收好的化妆品,有胡乱团成一团的A4纸,上有打印和手写涂改的中英文。
我问女友B:
“你那么爱整洁,为啥不顺手把这间房间给收拾一下?”女友B说:
“儿子没结婚,他的房间我当然会收拾。
但现在是他们两个人的房间,属于他们的私密空间,就算他们出门忘了关门,里头再乱,我也只当没看见。
未经他们许可,我不应该碰他们的东西,搅乱人家的生活秩序。
”话说得掷地有声,很有理性,我无话反驳。
女友B给我的启发是:开明的婆婆,要对眼前局部的苟且装作没看见。
三
杭州女友C,单身贵族。
哲学硕士出身,经过不断跳槽,后来成为投行领域的职场精英。
一人拥有杭州及周边地区住宅和商铺多处。
自己居住在杭州市中心一个闹中取静的公寓里,宽敞的两室两厅。
她与灰尘斗争的格局比较奇葩:永远在过程中,因此她的两室两厅永远定格在类似搬家前的场景中。
我们的友谊之初她还住在一室一厅,我去她家,发现厅里有一堆鞋盒和一些装书的纸板箱,房间的床上堆着一大堆四季服装,羽绒服、羊毛衫、短袖和裙子都有。
我诧异地问:
“我咋不知道你要搬家呢?也不通知我一下,买件礼品送送你呀。
”女友C答:
“没有要搬家。
我只是收拾得累了,不想再干活了。
”我继续诧异:“你就这么摊着呀?那睡觉怎么办?至少把床上的衣服先收掉吧?”答:
“这都是干净的衣服,我只是没想好要扔掉哪些留哪些。
睡觉把它们推到旁边就是。
那么大一张床呢。
难道你没参观过中南海毛主席故居?毛主席就是半个床放书的。
我只不过放衣服而已。
”我很无语。
以后我也习惯了。
女友C由一室一厅搬到两室一厅,床似乎也换成更豪华的大床,但是床铺始终在向毛主席学习,有时候是半床衣服,有时候居然也是半床书籍和资料!
女友C打扫是永远在打扫,收拾是永远在收拾,因为地板上也时常可见一半没有灰尘一半积着灰尘,玻璃窗也总有几块是洁净明亮的,剩下更多的是落满灰尘的。
我们也曾经就整洁问题交流过,她说:“谷香,其实我也喜欢你家,永远是360度无死角整洁。
换别人可能属于一时装逼,但我深知你家的整洁属于你深入骨髓的秉性使然。
以前有一次你家遭小偷,你因为下意思地把小偷留下的脚印和所有痕迹都清扫干净了,连报警都受到警察嘲讽,我去慰问你,给你送点钱,你还在哭哭啼啼的情况下,把我留在你家茶几上的瓜子壳都擦掉了,送我的时候还顺带倒了垃圾。
当然,后来你家换了大屋,用了小时工,但收纳到位还是你自己的功夫。
而我虽然自叹不如,但我也始终是在收拾的,我只是确实是无法一次性把所有事情都做完,我也不愿意请小时工,不喜欢别人碰我的东西。
好在我这里一般的人我不让她来,好在我意识到我这样其实挺乱的,也许下次你来我就都收拾到位了。
下次再去的时候,故态复萌。
客厅里一堆鞋盒,大床上1/4不穿的衣服,1/4书籍和资料。
我绝不是突然造访,都是
文化心香一瓣
68
2019金融言行
几天前就约好了的。
女友C给我的启发是:通常情况下,不要对人的“下一次”承诺抱幻想。
四
还有一些女士的家,格局基本类似骨折康复中的女友A家的别墅或女友B家的“国统区”,在我看来凌乱不堪。
也不能严格说她们从来不打扫卫生,不收纳器物。
只不过她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化,温馨化,随意化”的居家风格。
这句话的出典便是来自以前的女同事D之口。
女同事D适才搬入杭州市中心价格不菲的公寓房,四室两厅两卫。
有一次邀请大家去她的新房参观,女同事D的先生是IT行业的高工,家中一切智能化,遥控器按一下键都能搞定,一间房间专门用来作为控制中心,那么高科技的设施反正我根本看不懂,只见巨大的方匣子有一闪一闪的光亮,还有轻微的嗡嗡作响。
她家的装修、软装、家具、墙上的画、陈列架上的工艺品除了太新以外,都可谓不俗。
但是几乎无一处有“留白”:这张椅子上有一件衣服,那张沙发上有几只塑料袋和几双袜子,客厅和房间的地上都有纸板箱。
桌子上剩饭剩菜水果点心一大堆,用作书房的房间遍地堆书,脚需要找空地才能从门走到窗。
参观完毕出门之后,我对其他同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也是醉了。
”同事们深谙我意,其中一位说:“这是不是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乱?呵呵。
”
前不久,女同事D和同去参观的几位女同事应邀来我家喝茶,看了我入住15年之后的复式公寓。
大家赞叹:“一个字:服。
”
女同事D便发表下面高论:“你家虽然很整洁,坐着喝茶也确实很舒服。
但会不会觉得不方便?要拿个东西都要翻抽屉,我们家就显得很生活化,温馨化。
我们家的风格符合我们全家人的内心舒适区域。
我们家从来都这样。
”
女同事D给我的启发是:一些人的内心舒适区域真是将就。
五
女人与灰尘的斗争,实际上也不是多大的事。
15年前我家刚搬到现在这套复式公寓的时候,我每天早出晚归,精疲力尽的我回到家中有两个选择,一是无视灰尘,安然就寝。
二是更加精疲力尽地至上而下与灰尘作斗争,洁净之后再安然入睡,前一项选择也只能是周二和周三,后一项选择更多会安排在周四到周一,因为念寄宿学校的儿子周五晚接回家,周一送走。
我不愿意儿子在有灰尘的地板上打滚,席地就坐玩玩具,周四晚上收拾干净,周五晚上到周一,是跟在儿子屁股后面收拾残局。
工作繁忙,搞卫生很累,累到忍无可忍,决定不必再忍。
找个小时工,每周周一和周五来两个半天,周一侧重收拾玩
具,周五侧重擦灰,我给她配了家里的钥匙,她来归她来,我
们归我们上班。
真的非常感谢我们家小时工,一干就是15年,而且从
来不提加薪,都是我在了解市场行情有涨幅之后给她加的
薪。
直到我儿子出国留学,家里已经不再凌乱,直到我退休,
我自己也赋闲在家,小时工一直是每周来两个半天,直到今
年今月,她表示要“退休”了,要替女儿带孩子了,我们结束
了“雇佣关系”,但将依旧保持朋友关系。
最后一次她走后我
发现我家连所有墙壁下面的踢脚线都是一点灰都没有,所
有的窗户都干净得和没有玻璃一样。
我决定暂时自己接手小时工的工作,自己展开与灰尘
的斗争,今后视情况需要再考虑是否再请小时工。
真的非常感谢我自己的职场历练和自己与生俱来的学
习能力,这点活对我来说简直就不是一个事儿。
想当初我们
单位搬家,连几幢新大楼的开荒保洁都是我们员工自己做
的,什么样的灰尘我们没有斗争过?什么样的玻璃、墙面和
地板我们没有清洁过?加之以前就对《断舍离》《怦然心动的
人生整理魔法》等书籍内容有较大的认同,对器物做“减法”,从来不吝啬;加之我原本就热爱茶艺,热爱插花,对饮
茶和插花的空间背景布置向来都是有要求的,有小时工的
时候也得亲力亲为。
加之我顺带上网学习了宾馆OK房的
检查流程,在细节上有所参照,不遗漏卫生死角;加之我又
启用了早先中奖的扫地机器人,又新买了名叫“蜘蛛侠”的
高楼擦玻璃神器。
在每天看书喝茶上网之余,用碎片时间来
擦个家具擦个玻璃,还有利于减肥呢。
起初先生还担心:“那么多年来一直用小时工,不是挺
好吗?干吗非自己干?又不靠你省这点钱。
”
我似乎答非所问:“鲁迅先生说:‘从来如此,便对吗?’
没有小时工的帮助,我们的生活便不能自理了吗?”
现在他说:“你也不用太花精力花时间在收拾房间上
头,差不多和以前一样就行了。
儿子快回来了,你别整天在
他眼前晃动。
”他话里的潜台词有三个意思,一是现在家里
比小时工在的时候更干净了,这是在夸我;二是我不应该囿
于与灰尘的斗争,应该做点更有价值的事情。
三是我们三个
人应该有以彼此为荣的动力,我作为母亲,不能沦为一个只
会做家务的家庭主妇。
我严重同意。
心香一瓣文化69
2019金融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