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苗族扎染融入到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0
浅谈如何将苗族扎染融入到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中
赵 霞
(贵州省大方县理化乡中心幼儿园,贵州大方 551607)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教学越来越多元化,丰富化。

融入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

本文通过探究苗族扎染与幼儿园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探究民族文化对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影响。

将少数民族苗族扎染的文化,与幼儿园的教学资源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苗族文化;扎染;区域活动;幼儿园
1 苗族文化融入幼儿园中班的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发展纲要,2012年,教育局颁发3到6岁儿童学习的指南,明确的强调了要要将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的教学中,采取传统节日,民间游戏等方式。

让幼儿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们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3到6岁的孩子,正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

因此,将苗族的扎染文化融入到幼儿园中班的教育教学中,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教授孩子们苗族文化知识,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责任感,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孩子们通过苗族文化的学习,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索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对幼儿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2 将扎染文化融入幼儿中班教学实践
我园幼儿中班的民族文化教育是以苗族文化教育育活动为基点,全方面的进行多样化的素质教育。

在苗族文化的教育课程中,采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帮助孩子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例如有吃年,二月芦笙节,立夏节,九月九等多种多样的苗族传统节日。

以及孩子们一起分享苗族文化故事,让学生在进行故事分享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苗族文化中各种优秀的猜谜,语歌谣等。

锻炼学生们的反应能力。

有利于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尤其是在苗族扎染文化教育教学中,我们将采取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孩子学习的知识,通过动手的方式实践出来,将水油科学的分离出来,并讲解原理。

既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又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整合苗族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苗族文化教学活动。

根据中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活动。

每个月确定不同的教学主题,整合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将教学任务融入到幼儿园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与教雨落通过体验活动来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3 环创区角的建设
由于幼儿园中班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不足。

幼儿的文化教育,很大一部分受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对于幼儿园来说,并不一定是老师说什么学生在学什么,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物环境进行学习和创造。

因此,要想使学生深入的了解苗族的文化,就要创建良好的艺术环境氛围,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

3.1 教室环境
教室环境的设置是营造苗族传统文化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孩子们每天都生活在教室,这个环境里。

因此,教师墙面的主题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深刻的了解苗族扎染文化。

本员采取不同班级选取不同扎染文化的元素风格,进行教室环境的渲染。

苗族扎染文化历史悠久,制作流程繁琐复杂。

我们通过课内实践活动,将扎染工序简单化,让孩子动手操作。

用花模板按压在平整的布料上,进
行图画设计。

每个班结合自身的设计特点和主题风格,运用相应的苗族文化元素,例如苗文字等,设计不同的教室环境区角。

让孩子们学习苗族文化,从班级开始。

3.2 楼道环境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不仅需要教师环境的创造,楼道也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任何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让孩子更加深刻的了解苗族的人民的生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苗族的文化特点。

因此,在楼道环境的创作中,不应该仅限于苗族扎染文化,而是要介绍苗族的文化特点。

以苗族人最重大的节日—苗年为主题,通过各种民族乐器,剪纸,绘画等,让孩子真正了解苗族文化。

4 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4.1 开展扎染主题活动
为了将苗族扎染文化融入到中班的教学中来,必须要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组织相应的蜡染技能培训,争做扎染小能手。

带领中班的小朋友,学习并参观扎染的制作方法。

利用相应的教学道具,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

让孩子们不但了解苗族扎染文化,更能动手体验扎染文化的乐趣。

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4.2 开展其他苗族文化活动
在开展苗族文化的活动中,采取理论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吸引人的苗族文化故事,让学生在进行故事分享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苗族文化中各种优秀的猜谜,语歌谣等。

锻炼学生们的反应能力。

有利于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组织大型的苗族文化比赛,鼓励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苗族节日服饰的图片。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身边的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苗衣,首饰,手镯,耳环等。

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

5 总 结
综上所述,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文件中显示,幼儿园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性教育,要融合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对3到6岁的中班儿童,必须要将民族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让学生了解丰富的民族文化,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理解能力。

我们可以将苗族的扎染文化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剑,李佩琼,谭鹏敏,艺苑.张桂英扎染的题材与技术特征[J]. 2014(06):23.
[2]窦晓静.扎染的艺术特征和现代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 2011(09):23.
[3] 杨莉君,邓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 2012(05):56.
[4]林霞.论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三个层次[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03):78.
student Parent socie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