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
药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
马云苏,杨冬芝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摘要]传统药学专业的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缺陷,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发展,实现药学高等教育方式的革新势在必行。

本文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其具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化需求和差异性、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充分把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势。

同时,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途径做了讨论,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如视频课件的制作、案例教学、在线测评和开放论坛等,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药学高等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0-0178-01
Application and Approaches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in
Pharmaceutical High Education
Ma Yunsu, Yang Dongzhi
(School of Pharmacy,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it is imperative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pharmaceutical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t of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in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reform, which had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satisfying the individual needs and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It also enriched the classroom learning contents, and fully grasped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discusse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ways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and provided some practical ideas, such as the production of video courseware, case teaching, online evaluation and open forum, etc.,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learning.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high education;online and offline;mixed teaching
药学是现代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学高等教育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药学高等教育主要以线下授课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授课模式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在此过程中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程目标定位与专业方向结合松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实践应用空间受限不能因材施教等缺陷[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覆盖面更全的MOOC和互动性突出的SPOC线上教学平台将成为公共课教学的有力工具。

但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不足、课程完成率或者效率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考察能力不足等。

因此,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相结合,改进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信息化社会环境相结合,发挥现代化教育的优势,是急需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文件指出,推动高校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在线课程,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改革在高校中的开展。

这些政策以及全球教育方式的普及性革新都对现今的高等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将启发式、讨论式、解决问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融合进入课堂。

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更丰富的互动平台,探索课程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丰富专业实践内容,形成更实用的教学方法体系。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更好的利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优化和改进药学教学的质量。

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高等教育中的优势
鉴于传统教育模式在药学专业高等教育中的缺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能够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高校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2]。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药学高等教育中“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听课、被动灌输学习的状态,让教师和学生脱离主客对立的关系[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更强,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课堂学习的进度需求,可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性
传统教学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学生的基础知识差距、性格差异、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的差别完全被忽略,所有人同一进度进行学习,不利于因材施教。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展知识面,让接受能力稍逊的学生重复练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3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堂相关内容,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仅讲授和板书结合的方式,将视频、动画、图片、课件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尤其在药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设计多种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剂、仪器使用与药材性状等,学生无法通过描述充分理解,而线上教育则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憾。

1.4 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在药学的高等教育过程中仅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因此在改进教学方式时缺乏及时、必要的依据。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预习、理解和应用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进度和困惑,更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施途径
从理论上来说,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高等教育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选取合理有效的实施办法,将是决定它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因素。

根据多年来在药学高等教育在
(下转第194页)
[收稿日期] 2020-09-07
[基金项目]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专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基金号LCYX202005 [作者简介] 马云苏(1990-),女,江苏徐州人,医学博士,主要从事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

式教学模式。

除了针对教学过程中教案的更新以外,教学课程以后的互动活动对保障教学效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通过Blackboard 课程空间以及微信课程群等课下互动方式,通过设计新的习题,不定期展开话题性讨论,增加实践设计等模块,来充分保障课程教学效果。

3.2 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材料科学分析方法》课程中涉及到的十几种分析测试方法模块化(结构分析、成分分析、性能分析以及显微分析等),建立测试模块内部之间分析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并且除了课程中介绍各类分析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之外,新增典型材料合成制备、材料加工工艺、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等测试需求与测试指标分析;利用启发式,反相演绎式教学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由测试需求,选定特定的测试指标,灵活选择与组织分析测试手段,并合理分析测试结果。

具体到实施实例,如:如何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改性过程是否顺利进行?针对此问题,可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如果化学过程顺利进行,对高分子材料几个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测试指标:(1)化学成分、组成;(2)分子量;(3)基团组成与元素价态;(4)显微结构等。

在明确对应的测试指标以后,归纳此分析测试需求可能主要集中在材料成分以及显微分析模块中。

其中,化学组成产生变化,元素的化学环境改变,即可以采取核磁共振分析;分子量的变化可以用质谱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高分析溶液黏度分析;高分子材料元素基团改变以及元素价态改变可以利用红外光谱以及光电子额能谱表征;C,H,O,N,S等各元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可以用元素分析手段;涉及材料微观形貌的变化的,可以采用响应的显微分析,如扫描显微镜,投射显微镜等等一系列表征测试手段。

具体实施实例二:如何表征高分子材料的结晶度?与上述实例类似,利用启发式,反相演绎式教学方式引发学生思考,确定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相同的聚合物样品结晶度不同的情况下,有如下的性能参数区别:(1)熔融热焓,(2)晶体结构,(3)密度,(4)晶带。

推测该测试需求主要归在结构和性能模块。

引导学生归纳以上的理论知识,并将其渗透到《材料科学分析方法》所讲的测试理论中,通过反推演绎的方式得出结论:(1)熔融热焓的变化可以通过热分析的方式来表征,结晶度不同,熔融峰大小,峰形不同,熔融峰积分面积不同。

(2)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表征聚合物的晶体结构探知结晶情况。

(3)密度测试法获得结晶度大小。

(4)通过红外光谱中的特定晶带吸收峰大小,判断结晶度。

最后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测试原理差别,分析所得测试数据有一定偏差的原因。

通过前期的文献调研以及实际的课堂实践,我们发现学生上课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对课程体现出很强的兴趣,对于课程的接受度也有的较大的提升。

学生反馈经过该教学模式的改革,明显能提升专业课程群之间的知识连结,增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与灵活应用能力,教学效果良好,证明该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

4 知识演绎式材料科学分析方法教学模式的总结
通过组织和编写适合的新教案,即基于材料测试需求导向的全新讲授方式:即由性能测试指标分析-选定材料性能参数-组织分析测试方法-分析结果讨论等反向演绎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明显展示出更多的优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互动性明显增强。

Blackboard课程空间以及微信课程群等课下互动方式充分保障了知识演绎式教学效果。

这种新型的课下互动方式,通过设计新的习题,不定期展开话题性讨论,增加实践设计等模块,不仅针对特定的课题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更保障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田振华.从演绎到归纳:教学论的知识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45-48.
[2]黄燕.“由知识演绎技术”转变为“由技术归纳知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9,6:77-78.
[3]周长海,刘爱莲,梁刚,等.专业认证背景下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黑龙江科学,2020,15:32-33.
(本文文献格式:万学娟,汤皎宁.知识演绎式材料科学分析方法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20):193-194)
(上接第178页)
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探索经验[4],在此总结了几条可供参考的途径,根据课程教学特点、教学设备、学生的状况等,可选取采用[5]。

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2.1 视频课件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课程特点、教学和培养目标,将药学专业的课程转化相对短小、独立的知识单元。

再针对单个的知识单元,对相关知识进行收集,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文档等进行筛选和编辑,制作视频课件,将其上传至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

2.2 案例资源
为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匹配度。

在药学专业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行业现状和最新发展状态,收集案例并加以整理,并附以对案例的剖析。

如在学习仪器分析时,以现有新药为例,将分析方法的思路呈现在案例分析中。

2.3 在线测试
教师可开放在线测试系统,题目可源自网络、往年考试题型、课后习题等,再经过教师的筛选和加工,形成在线测试平台。

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将供学生自测的题目上传至线上平台,可动态监测学生学习的效果。

如某个知识点的答题所用时间、正确率、学生完成积极度,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2.4 开放论坛
论坛方式也是相对受学生欢迎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开放小型论坛,供学生讨论学习中的困惑或者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3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高等教育中的巨大优势,也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展途径进行了研究。

鉴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将线下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药学高等教育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新的发展和实施办法,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教学相长”为药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姜春林,万明秀,吴时兰.高校公共课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9,1:60-62.
[2]周锋利.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9:156-158.
[3]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4.
[4]陈毓,陈巍,李峰涛,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J].现代教育技术,2017,35:44-45.
[5]廖丽霞,孙明礼,方涛,等.分析化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8,38:96-99.
(本文文献格式:马云苏,杨冬芝.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广东化工,2020,47(20):1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