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中生及家长的一点提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高中生及家长的一点提示
趁着还有印象,赶紧把孩子高三以来的学习生活梳理一下,希望能为有即将高考孩子的家长及孩子提醒点啥。

因个人知识、能力、社交面有限,信息不全、也未必很有价值,仅凭一点善意简单做个小结而已,仅供参考。

回顾孩子高三的情况,最重要的感受有两条。

一是高考报志愿方面的准备,一定要提前、主动;二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应考技能等方面,一定要提前关注,而不是高考前才百般担心、提醒。

一、关于报考高校
孩子上理想的高等院校,不止普遍认知的高考报名这一条路,这一点已成共识,但具体有哪些途径,未必都清楚,更未必都能提前、充分准备。

以下按实验高中的情况举例。

(一)自主招生
一旦考取某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资格,高考后给予加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不同的学校,加分程度不一,选专业时是否按裸分也不一样。

目前已确定的一个2013年实例,就是一名考生,获得复旦大学一个非常好的专业的自主招生资格后,高考成绩只要过一本线(理科554)即可被录取到该学校的该专业,而该校投档线理科最低分681(最高分691)!此生平时成绩和高考成绩远低于这个分数。

有校荐、自荐两种。

前者考取资格的几率较高,由实验中学按期末大考结合前三次诊断考试成绩(具体不详)推荐、不公布排名情况,一般只给一个学校的校荐机会;后者自由报名,只要考试时间不冲突,报几所院校不受限制,考取资格的几率很低。

很多人对自主招生不了解,或准备不充分,错失一个很好的机会;或简单地赋予过多的期望值、徒劳地准备,因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了解的情况是:
1、自主招生目的是抢尖子生、特长生,类似于中考前
的推荐生性质,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多一次高考的机会,考试难度远超高考,考取的比率很低,需要提前熟悉相关的考试方向,做一些高考准备之外的练习,甚至需要上一些针对性的辅导班(据说不同学校的侧重点也不同)。

比较适合有一定潜质、学有余力的学生,资质一般、不能学有余力的不建议过多地投入这方面的精力。

前面说的复旦大学那个例子,据说该生高一起即在学业上进行复旦自主招生考试的相关
准备,最终考取了复旦大学一个非常好的专业的自主招生资格。

2、报名时间,高三上学期、约11月份。

由于这个环节距高考时间尚远,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问题,很多家长、孩子还没有什么概念。

而实际上,选择自主招生学校,相当于高考报志愿的一个提前预演。

院校报高了,高考成绩达不
到该院校优惠录取线,就用不上其优惠政策;报低了,高考成绩好、不报该院校,一样浪费指标,并错失享受其它院校优惠政策的机会。

所以,对于有实力、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各大院校的情况、预估自己的情况,提前筛选自主招生可报的院校、专业。

到要报名了才了解,已经晚了。

至少高三上学期前期就有较明确的思路。

像前面说的复旦大学那个例子,甚至在高一甚至更早就应该有方向了。

(二)正常高考报志愿
必须提前考虑!建议高三上学期前期就有较明确的思路。

一是尽早有思路,有利于减少孩子高三后期本来就很容易急躁、恐慌的不良情绪。

高中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很少有孩子学得很轻松、游刃有余,高考临近,本来就很容易急躁、恐慌,除了尚有一定余地查漏补缺、提高成绩以外,对孩子高考影响最大的还是高三特别是后期的心态、状态。

自高三上学期后期自主招生开始,特别是下学期开始模拟考试以来,同学之间谈论上什么院校、什么专业的越来越多,提前有意向院校和专业的孩子,就显得格外有数、踏实,学生或家长没有概念的,学生很容易急躁、恐慌,不利于孩子专心学习。

二是报志愿的重要性决定的。

高考前孩子自己难有精力关注这个,高考后也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自己选择,之前没有明确意向的,主要靠家长。

山东先出成绩再报名,当年招生简章一般也是6月份才出,因此不少家长都是觉得等出成绩再考虑不迟。

实际上,很多专家或过来人,都把报志愿称作第二高考,可见报志愿的技术含量和重要性。

国内千余所院校,各院校的历史、最佳专业、招生政策均不同,有的院校或专业,实力相当但录取分数相差很多,同样的专业,哪些院校更受用人单位欢迎等情况也不同。

信息是海量的,且来源不同,信息质量也参差不齐,给孩子筛选上中下3个甚至5个档级的院校(兼顾专业),每个档级各筛选三五个甚至更多,需要大量的精力,需要提前做足功课。

具体如何筛选海量信息,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可以多种渠道了解、研究。

1、实验推荐的几个网站
(1)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可查看全国高校的基本情况及各类权威信息。

(2)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3)中国教育在线
/
(4)高考网址导航
/
2、实验统一预定、高考前后陆续发放的几本书以及有
各高校、专业历年分数、位次数据的智能卡。

这个建议借上届考生的提前看,发得太晚。

当然,最后报名,还是要以当年发放的资料和数据为准,切记!
关于平行志愿。

今年山东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

最关键的是要清楚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这个网上能找到课件。

再就是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

如果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务必慎选!简单解释一下:
1)平行志愿的6个学校,都是第一志愿,投档时,从
你报的第一个学校开始,哪个录取计划名额未满,就把你的档案投到那个学校(投档时只看学校、不看你报的什么专业)。

2)投档这个学校后,如果你报的6个专业中的一个够
录取资格(有的院校不同专业之间有级差,第二个或以后的专业可能会减分后参加排名、录取。

具体含义不再解释,网上可以查到),或者6个都不够录取资格,但是你报志愿时选择了服从调剂,那么恭喜你,你会被录取。

注意“录取资格”,不仅仅是分数,有的专业会有特殊要求(详见招生章程,非招生简章。

章程有法律效力,简章属宣传性质),比
如有身高、性别、是否色盲、色弱等特殊条件限制,你不符合条件却报了这个专业,就会被退档。

3)6个学校只能投档一次。

无论第几个学校被投档,若被退档,则不会继续向下一个学校投档,只能到下一个批次去报志愿和录取。

即一本被退档一次,只能等着报一本征集志愿或二本,即所谓掉档。

高考报志愿前,要注意弄清楚提前批、一批、二批、征集志愿以及国防生、师范生、艺术文、艺术理这些概念,以防报错或错过。

高考选志愿,除了国内常规高等院校的常规专业,还有两种,一个是常规高校内的中外合作项目,一个是中外、中港合作的院校,可根据个人情况和需要多方面考虑选择。

(三)其它报考或享受特殊政策的机会
1、据说很多院校高三暑假期间有夏令营活动,并从中选定一些人可享受保送机会什么的,主要面向搞竞赛的,也有照顾其它情况的,这个应提前关注。

具体不详。

2、香港一些大学提前报名、录取。

部分香港公立大学已获国家教育局批准,可以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确定面试资格或录取资格,但是要提前报名、提前录取。

1)多数在国内高考提前批之前录取,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一旦可被录取、经学生确认,将不再参加国内高考录取。

这一类,网上
报名,一般3月份即开始,5、6月份结束,前面列的4所,自5月底至6月15日结束不等。

有的报名时需要英文自荐信等。

2)少数随国内高考报志愿进行,和国内其它高考提前批一起报名、录取,如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3、导演、美术等艺术类,春节前即开始报名、很早开始专业课考试。

还有自己找机会参加中船项目、提前找院校专业老师辅导的。

具体不详。

4、新加坡预科班、美国交换生等,高二即开始。

具体不详。

5、据说还有其它一些特殊政策,基本不公开,一般人很难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二、孩子的学习
往往高考前两三个月特别是前一个月,孩子紧张、家长也紧张,尽管碍于怕影响孩子情绪,尽量避免过多发表意见、干涉学习细节,但免不了还是会找机会询问、提示甚至反复强调一些学习方面的东西,比如:要掌握各科学习特点,做好各科系统性的总结、知识点排查;要扎扎实实按步骤、规范做题,不能只是看或简化步骤,以免眼高手低、养成坏习惯,导致考试失分;要保证会的不丢分,难的以平常心对待、防止因过分紧张反而脑卡;以及答题卡填涂、答题顺序等其它或原则或细节性的东西。

但实际上,到最后一两个月,孩
子的学习习惯、答题习惯、思维方式基本已定型,这时候才关注、才纠偏已经嫌晚,孩子能正确对待、承受还好,不然反倒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甚至恐慌。

最好提前关注、帮助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当然也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能帮到孩子,而不是我们说了就完成任务了,更不是连吼带训自己痛快就完了。

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应考技能方面,网上很多,个人感觉没有太多发言权,不再赘述。

仅简介实验几次大考,供参考、关注:
6次诊断(含一次调研)。

三次模拟。

最后一次是高考
前押题考试。

6次诊断,高三上学期4次,9、10、11月各一,高三
下学期和三次模拟考试之间穿插进行2次。

12月份调研考试。

除调研考试和三次模拟为济南市统一出题外,其它实验自己出题、阅卷。

仅一模济南市统一阅卷、排名。

若本文中有错误理解,望及早给予提示、更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