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能力水平: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史料分析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在综合运用历史知识、深入探讨问题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学生对历史课程兴趣浓厚,对新奇的历史事件充满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关注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4.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法、比较法等学习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5.个体差异: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阻碍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2)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促进了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技能层面: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层面:
(1)导入:通过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开展课堂小论文活动,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时事、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增加、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等。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强化知识点的掌握。
2.方法层面:
(1)史料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地图等资料,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2)比较法: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格局,认识其历史意义。
3.价值观层面:
(1)强调探索、创新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探索、追求创新。
(2)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开放、包容、合作是实现共同发展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初步知识,了解了各大洲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学生具备了对新航路开辟背景、过程和影响的理解能力。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整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制作成思维导图。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针对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探险家及其航线,学生选取一位探险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介绍该探险家的航线、成就及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分析其对当今世界的启示。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
4.请学生设计一份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类型。要求题目具有趣味性、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5.结合课堂所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次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剧表演。要求剧情紧凑,角色分工明确,充分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场景。通过表演,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地图等资料,深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具体情况。
(3)利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格局,认识其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引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思考深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作业反馈: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3)单元测试:在单元测试中,设置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题目,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加深对新航路开辟历史背景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整体历史念。
2.感受探险家们勇敢、坚韧的精神,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品质。
3.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包容、合作的重要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6.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不少于300字。要求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史料分析的能力。
2.教学难点:
(1)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探险家及其航线。
(2)新航路开辟对各大洲之间联系的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3)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
(1)培养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探险家们的勇敢、拼搏精神的敬仰。
(2)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学习历史的热情。
2.态度层面: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认识到世界各地的联系与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待历史事件的客观、公正态度。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影响。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强化知识点的掌握。
6.运用史料分析法、比较法和问题驱动法,深入剖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2.熟悉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3.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促进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4.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时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导入: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本课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