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山中访友》同步练习(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山中访友》
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54分)
1. (8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另组一个词。

yāo fǔ xiáyùn qū
_______ 请_______ _______ 身
_______
_______ 客
_______
_______ 含
_______
_______ 体
_______
2. (8分)按《山中访友》原文填空。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_______,风中含有_______和_______的气息。

3. (2分)为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修饰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五年级的学生张晓松听说母亲心脏病复发被送进医院后,______奔去。

应填入修饰语是:①立刻②箭一般地③向医院④使出全身力气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①③②④
4. (3分)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望重 _______明灭
_______乐道 _______无闻
5. (14分)照样子写词语。

邀(邀请)
激(激动)
瀑_______峭_______躯_______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分)给形近字组词
梳_______ 嗓_______ 峭_______ 淘_______ 岭_______
流_______ 澡_______ 销_______ 掏_______ 铃_______
7. (5分)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啊,老桥,你如一位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比较上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8. (8分)依据意思写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①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_______
②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_______
③隐蔽、僻静的小路。

_______
④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_______
⑤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_______
A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_______,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B啊,老桥,你如一位_______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C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_______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二、语段阅读 (共2题;共20分)
9.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填一填。

波光_______ _______岁月_______ _______
_______高_______重_______ _______河水
(2)写一写。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望——_______依然——_______
(3)选一选。

文中把老桥当作人来描写,这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A . 比喻
B . 拟人
C . 排比
D . 反问
10. (10分)迁移过关
①多谢西风!
②它把后园的桂花一齐吹放了,桐叶的飘零与黄花的憔悴,是诗人的形容词。

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而纯洁,以及一切虫儿的歌唱。

③我曾徘徊池边;那池中的游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过去了;戏水的白鹅,清影在波中浮耀,红掌儿翻向青天,年轻的鱼儿羞躲了;绿衣仙女似的翠鸟儿,嘤然一声,仿佛是报道晨妆才了;白鹭有时飞到堤边,静悄悄地站着,恰似一个披蓑的钓叟。

④我曾小立断桥,天未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

我小立断桥,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痴等新月的东升,惊醒了栖鸦之梦,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摇摇欲坠。

⑤我曾慢步登楼:郭外的山光,郊外的村庄,遍野的牛羊,浅水湖中,尚有残荷点点:不是残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开了?树叶青青,有如青草之争妍;雁儿阵阵,有如夏云之飞翔;苍烟渺渺,和着轻云袅袅,是谁在那儿嘘气如兰?望不断的天边,也有蝶儿成双的飞舞,也许有莺儿歌唱,燕子裁衣。

(1)本文写的是_______季的景色,依据是(摘录原文语句)_______。

(2)怎样理解第①自然段的“多谢”一词?
(3)写景状物,有时会通过各种感官的感受来摹写,从文中第②段中摘录出从不同角度描写的句子。

(4)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有近景和远景,文中的第_______自然段的景物都属近景,第_______自然段的景物都属远景。

(5)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有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第④自然段描写的“垂杨”、“桂花”、“黄橙”、“青藤”本是静态景物,作者将它们都写成了动态,体现这些动态的词语是_______ 。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5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语段阅读 (共2题;共20分)
9-1、
9-2、
9-3、
10-1、10-2、
10-3、
10-4、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