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高一下·仙桃月考) 中国古代手工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以下文物能够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水平的是()
A . 司(后)母戊鼎
B . 蜀郡铁锸
C . 景德镇青花瓷
D . 松江棉布
2. (2分)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A . 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B .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 . 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D . 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3. (2分)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

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

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明()
A .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 .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 .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 .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 (2分) (2017高一下·庄河月考)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 . 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本地停宿、储运的重要场所
C . 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 . 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5. (2分)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

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了()
A . 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 . 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 . 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 . 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6. (2分) (2016高三上·磐安期中) 下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A . 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B . 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C . 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D . 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7. (2分)有人对“文革”前17年的教育估计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大破大立”,你可以选择哪些论据来驳斥上述观点()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将扫盲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召开全国教育会议,强调提高人民文化素养
③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为祖国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8. (2分) (2019高二下·江西月考) 有人说,在雅典“公民是立法官、审判官、行政官”。

雅典民主政治
一个最基本方面就是所有的官吏都是业余兼职,公职的专门化被尽可能地控制在相当小的范围内。

上述现象主要体现了()
A . 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原则
B . 权力机构缺乏制约机制
C . 公民更加注重自身素养
D . 公民范围的扩大
9. (2分) (2015高二上·铜陵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 都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 . 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C . 都是新经济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D . 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10. (2分)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
A . 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
B . 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 . 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D . 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
11. (2分)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A . 对抗马歇尔计划
B . 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C . 打破冷战僵局
D . 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12. (2分)(2019·云阳模拟) 《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被认为是罗斯福新政的两大支柱。

1935~1936年,这两个法令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为违反宪法而被废止,罗斯福政府相应地通过一些替代性法令继续推行新政。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美国()
A . 新政改革效果十分有限
B . 总统行政权力遭到削弱
C . 政治体制影响社会改革
D . 分权制衡机制不合国情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5分)
13. (20分) (2016高三下·习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5 年4 月,万隆会议召开。

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

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 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材料三《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 (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1)材料一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材料一中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⑤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14. (5分)(2016·开封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明清时期A: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
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
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
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C: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来D: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简要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5. (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耢,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

京师及兰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农业发展状况。

16. (5分)(2016·湖南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资料来源于[美]罗兰·罗伯森等人作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历史现象。

(说明:既可以是对现象本身提炼出一个主题或观点;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修改、补充、否定并另外确定一个主题或观点。

但都要求进一步补充史实进行论证,并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5分)
13-1、
13-2、
13-3、
13-4、
14-1、
15-1、
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