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焦七
冯骥才
焦七最爱吃的东西是肉肠子。
他别的事全交别人干,只有做肉肠子的事自己干。
他只吃自己做的肉肠子:自己买肉、切肉、剁肉、拌肉、灌肠,他有自己的一套。
用多少黄酒、胡椒、酱油、葱姜、红糖,肉要几成肥几成瘦,不信别人只信自己。
他做的肠子也全归自己独吃,别人别想吃到,连他老婆也难吃一口。
毒的人凡事必独。
他刚搬到梁家嘴来后,发现院里的一棵老榆树又大又高,杈子多,树荫浓,有风又不晒,正好晾肉肠。
他就把灌好的肉肠一串串挂在树权上,晾好的肠子干湿合度,真好吃。
可是这样做了几次之后,忽然发现挂在树上的肉肠子少了。
奇了!鸟叼去了还是猫儿偷走了?他下一次再做肉肠,用了心计,先数好多少串,挂在树权上之后天天盯着。
一天,他忽看到邻居家隔墙伸过一根竹竿来,竿头绑个铁钩,过来一勾一挑,生生把一串肉肠子摘过墙去。
妈的!原来是叫人偷去的!焦七这人阴,有火不发,憋在心里想招。
想来想去,想出天底下最厉害的一招。
转天他出门买了一块肉,一包肠衣,一些大葱生姜,路上拐个弯儿,到药铺买一小包砒霜。
到家就在院里剁肉拌料,掺上砒霜,灌进肠衣,做成了十五串毒肠子,全挂在树上。
然后天天坐在当院一张椅子上,抽烟喝茶,两眼一直没离开从树杈一串串垂下来的毒肠子,像是蹲在河边钓大鱼。
几天过后,终于看到那绑着铁钩的竿子又伸过墙来,前后两次,挑了两串毒肠子过去。
他心里暗暗一笑,一直憋在心里的火立马熄了。
跟着,他把树上余下的毒肠子全摘下来,塞进一个袋子里,天黑后从家提到河边,扔进河里。
当天晚上只听邻院叫喊声忽起,又是“救命”,又是“死人”,人哭狗吠,动静很大,闹了整整一晚。
第二天一早,一个小混星来说,隔壁邻家那个倒腾木料的胡老大叫人下了药,毒死了。
官府来了几位捕快正在问案。
焦七听了当没听,好像大车砸死一条野狗。
到了晌后,有人哐哐拍门,焦七开了门,只见几个黑衣捕快站在门口。
不等他开口,用纸托着三根肉肠给他看,问他:“这是你的肠子?”捕快猜他准说不是。
谁想他苍白的脸上阴冷一笑,竟然反问捕快:“我家的肠子怎么在你手里?”捕快一怔,跟着问:“好,我问你,你家的肉肠为嘛放砒霜?”这话问到关节上。
焦七答得更快:“我这肠子不是吃的,是药黄鼠狼的。
不放砒霜放嘛?放白糖?
焦七这话叫捕快没想到,全怔住,下边的话就没劲了:“你可知道你的肠子毒死了邻家的胡老大?”焦七装傻,说道:“这不会吧!我药黄鼠狼的肠子挂在我家院子,他怎么吃的?偷去吃的?”他忽然笑出来说,“那就不干我事了。
他要是翻墙到我家来,用我家菜刀抹了脖子,也是我的事吗?”捕快们再没话可说,闷住了口。
焦七的话句句在理。
他并不否认这肠子是他家的,砒霜是他放的,可他为了药黄鼠狼,他并没错。
胡老大偷吃毒肠,自然怪不得人家。
这事无论从哪头讲,都和焦七沾不上边。
后来连胡家的人都说,这事只能怪胡老大自己,他要不去偷吃哪会致死?最后,官府结案,胡老大贪嘴致死,与焦七不相干。
可是,这事再往深处一寻思,就费解了。
谁会用肉肠子药黄鼠狼?焦家又没养鸡,也没闹过黄鼠狼,他毒黄鼠狼干嘛?黄鼠狼是大仙,没事谁会去招惹大仙?是不是胡老大以前就偷吃过焦七的肉肠子,惹了他,才使了这毒计,下了这毒手?
慢慢地谁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谁也没办法。
不单官府没法儿,老天爷都没辙。
焦七这人还有人敢招惹吗?最倒霉还是胡老大,活了这么大岁数,最后竟然死在了贪嘴上,连家里人也抬不起头,后来悄悄搬出了梁家嘴。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点出焦七“毒的人凡事必独”,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B. “用了心计,先数好多少串……”,心理描写,刻画出焦七内心的阴毒。
C. 捕快与焦七的对话属于语言描写,既刻画了人物性格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D. 小说结尾伤天害理者无事受害者的家人却悄悄搬走,意味十分深长。
2.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焦七的性格特点。
3. 结合全文,简要赏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中国式”家庭包括三代人:祖父母、父母和子女。
在这种家庭单位里,家长把后代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孩子也把家看成最坚强的后盾。
中国人家族血缘关系比较紧密,相对西方来说亲情更浓厚。
长辈对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很重视,相应地,孩子也更愿意照顾和陪伴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
(摘编自《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材料二:
传统中国家庭中个人与家庭是荣辱与共的。
古代刑法中有“连坐” 或“株连”制度,一人犯事,家属亲友甚至上下好几代都跟着遭殃。
社会将每个家长权下的集体看成一个整体,他们都是家长的附属,家长对他们有管
理处分的权力,也有承担责任的义务。
婚姻不是男女之间的私事,而是关系整个家庭或家族兴衰的大事。
所以历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
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当自己的利益与家庭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牺牲个人利益保全家庭利益。
这些规矩维持了一个家庭内部的秩序, 而如果每个家庭的男子都能“齐家”,整个国家也就安定团结。
进入现代社会后,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样的家庭组合方式,比如三口之家可以和父母辈住在一起,也可以自立门户。
单身青年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也可以到别的地方独立生活。
个人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
西方人重视自我价值、渴望独立和自由, 认为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家庭和父母,血缘对家庭关系的纽带作用不是特别大。
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上的独立,对传统家庭观念也构成了冲击。
在封建社会,女性经济上附属于家庭,不可能独立生活,而现在, 她们受到的教育足以使自己拥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不需要再依附于男人或者家庭。
再加上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身。
(摘编自《传统家庭观念在瓦解?》)材料三:
家庭核心化、小型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相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当然多数亲代和子女分爨生活后仍保持着较密切的日常联系。
不过,也应承认,小型化的居住方式往往需要有相对完善的社会服务作为依托。
中国城乡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初期,社会服务结构、水平尚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这将会给独居老人、有年幼子女的家庭带来困难。
因而,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机构的网点布局要合理,方便快捷,收费合理;家政服务也有待改进,需要有一批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员从事这一行业。
(摘编自《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与特征》)材料四:
现在的独生子女,好多都是隔代抚养长大的,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护着。
老人们都疼隔辈人,孩子上学时管接管送:放学进了家门,有削好的水果,有可口的饮料;饿了,有及时端上来的饭菜,吃剩下没关系,爷爷奶奶帮着打扫。
其实,按照中国人过去的规矩,老人没有上桌,晚辈是不能先动筷子的。
现在则是孩子随便吃,吃剩下的一家人打扫剩饭。
当然,疼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从一个家庭来讲,它就不“齐”了,因为规矩被破坏了。
从小被宠坏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极易形成巨大的心理失衡。
如何让孩子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参与人生呢?我们还要回到齐家的这个“齐”字,家里要有规矩、有秩序。
(摘编自《中国人为什么家庭观念重?》)
4. 下列关于中国家庭变迁情况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一般包括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而现代有了更多样的家庭组合方式。
B. 传统中国家庭中,亲情浓厚,关系亲密;而进入现代社会后,父母与子女的日常联系不再密切。
C. 传统中国家庭中,子女个人利益应服从家庭利益;进入现代社会后,子女有了更多的个人自由。
D. 传统家庭中,女性附属于家庭,不能独立生活;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经济能独立。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被父母看成自己的私有物,而每个家庭又被社会视为一个整体。
B.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个人和家庭荣辱与共,所以刑法中会有“连坐”或“株连”的制度。
C. 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是我国三口之家、单身青年出现的主要原因。
D. 虽然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家庭观念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该继承并发扬。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现代社会家庭小型化的利与弊。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拉开帷幕,但与往年有所不同,狂欢的购物节却让人忧虑和烦恼。
(一)
“本来今年打算囤点辣椒面和油泼辣子,结果打开某旗舰店,生气了!”10月22日,豆瓣一网友发帖抱怨。
截图显示,某品牌天猫旗舰店预售价格三袋55元的油泼辣子此前只售22.8元。
一时间,网友纷纷跟帖,晒出“双十一”价格“不降反升”的商家。
被网友点名的品牌包括美妆护肤、宠物食品、衣鞋箱包、日用品等品类,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家知名品牌旗舰店上榜。
除了价格上升,今年“双十一”商家营销或还存在欺诈行为。
微博一网友发帖称,某知名消毒液品牌“双十一”预售时悄悄“变脸”优惠限制,为此消费者们自发成立了维权群。
据介绍,该产品10月20日零点开始预售,起初商家宣传前一分钟免定金,未标明其他限制条件;19日23时53分,宣传文案上出现了“限前2000名”缩小模糊的文字。
20日零点一过,该品牌的促销文案迅速改变,“2000名限额变得清晰,字体变大”。
“这种掐点篡改营销网页文案的方法,严重误导消费者。
”网友张小姐表示,她曾就此向天猫、12315投诉。
或许因为投诉者众多,此前在提出投诉要求后,客服会直接开通退款通道。
但随后,部分网友收到了拒绝提前退定金的通知,要求“双十一”当天付完尾款后再一并申请退款。
有网友猜测,商家此举是因为其开通退款通道后,预售量一度从20多万降至13万所致。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先涨价再打折或降价,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规定,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属于欺诈行为。
(二)
“亲爱的淘宝会员,您有超级红包等待抽取……”夜里1点,上海黄女士依然收到了“双十一”的短信广告。
“从10月20日开始,就不停收到商家的‘双十一’广告,回复‘退订’是最近做得最多的事情。
”
离“双十一”到来尚有一周,但广告已先行“轰炸”好几轮,短信、电话、弹窗……促销广告以各种形式密集“攻占”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空间,令不少人抱怨“不胜其烦”。
“只要是购买过的商家,似乎都要给我发一条短信。
最不解的是有一些旗舰店,我既没有买过商品也没有收藏关注,却依然收到了‘双十一’预售短信。
”黄女士感到很纳闷,“到底是谁‘出卖’了我的手机信息?”
“广告本身没有问题,它可以让买家与卖家间的信息屏障被打通,但是‘度’的把握确实值得商家去思考。
”从事品牌营销的韩经理认为,对于商家,“双十一”几乎是全年冲销量的最后一搏,势必会拿出全力宣传促销,但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承受限度。
(三)
“双十一”过去是“双十二”,还有来年的“618”,“品牌节”和“品类节”轮番不停歇。
各类购物节层出不穷,对消费者的考验一个接着一个。
消费者本来对缺少诚意变了味的购物节心生不满,如今,购物节名目繁多,缺少新意,更让已经走过十年“双十一”的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和期待难比当初,对其产生疲惫感和厌倦心理是自然的。
(据新华社,有删改)材料二:
从往年的“双十一”网购投诉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投诉集中在商品质量问题、价格问题、快递发送货拖延、售后服务难保障等多个方面。
因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认清网购套路,抢购谨防失手。
消费者应弄清优惠活动规则。
而对商家纷繁复杂的优惠套餐,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无理由退货范围、退货退款方式、运费政策及红包、消费积分和优惠券使用规则等,并提前向客服咨询清楚是否存在使用门槛,避免出现满减不减、优惠券不优惠等情况。
网购应知晓“定金”和“订金”区别。
“定金”与“订金”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销售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
而“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
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跟客服沟通“定金是否可退、预售商品是否适用7日内无理由退货”等问题,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据《半岛都市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消费者对“双十一”出现的商品价格反常现象很是不满,在网上纷纷给予曝光,即便是知名品牌旗舰店也榜上有名。
B. 某知名消毒液晶牌的营销有欺诈嫌疑,消费者为此自发成立维权群维护权益,他们纷纷向天猫、12315投诉商家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C. 因打开退款通道可能影响了某知名消毒液品牌的预售量,所以商家关闭了退款通道,并对退款提出了附加条件。
D. 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轮番发布促销广告,竭尽全力宣传促销,目的就是提高销售量。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的“双十一”与往年的“双十一”有所不同,不同之处表现在商家变得更加精于算计,更加卖力地促销,而消费者则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往年的那种狂热已不复存在。
B. 如今的消费者维权意识比较强,能够识破某些商家的误导和欺诈行为,并敢于投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C. 商家正当地发布广告无可非议,但要把握好“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产生副作用,让消费者厌烦。
D.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话题都与“双十一”密切相关,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谈商家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困扰消费者,材料二则侧重为消费者支招,提醒消费者谨防网购失手。
9.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虑和烦恼?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丁内外艰,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
帝曰:“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扬雄兼之。
卿有文学,何辞为?”初,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
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
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
《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
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
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
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
”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
起光知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
苏轼自登州召还,缘道人相聚号呼曰:“寄谢司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爱以活我。
”
元祐元年复得疾,诏朝会再拜,勿舞蹈。
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
光不敢当,曰:“不见君,不可以视事。
”辽、夏使至,必问光起居,敕其边吏曰:“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
”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宾客见其体羸,举诸葛亮食少事烦以为戒,光曰:“死生,命也。
”为之益力。
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谥曰文正。
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配飨哲宗庙庭。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注】舞蹈: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种礼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B.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省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C.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D.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还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丁内外艰,丁内艰是母亲死了守制,丁外艰是父亲死了守制。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断绝一切娱乐活动。
C.《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同《史记》一样都是通史。
D.哲宗,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文中的“文正”是对司马光的一种褒扬评价的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学识渊博。
神宗提拔他为翰林学士,他极力推辞。
神宗认为他像董仲舒、扬雄一样善文章又有学问,不同意他的推辞。
B.司马光爱君忧国。
他编纂《资治通鉴》希望国君能以史为鉴;宋神宗亲赐书名、亲自撰写(序),并下令置局秘阁,让他继续写这部书。
C.司马光恪尽职守。
在他患病时,皇帝特意下诏命免除他上朝朝拜,准许他坐肩舆,三天到一次朝廷。
司马光不敢接受,认为不见国君不能够处理政务。
D.司马光鞠躬尽瘁。
他在病中仍然亲自过问朝廷事务,分昼夜地工作;甚至病危已不再有清醒意识时,说的还都是国家的大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指严光钓台。
严光,东汉著名隐士。
他帮助老同学刘秀起兵。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选择垂钓为生。
13.对本诗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一竿”“一蓑”是渔父不离手的工具和服饰。
B.“钓台”点明渔父的住地,下文“时人错把比严光”与之呼应,表现了对严光隐居生活的否定。
C.“红尘深处”指人们争名逐利的中心,渔父不肯去红尘深处,表现了其厌恶名利的情操。
D.本词借渔父抒写词人的隐居生活和心情,相比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其情调还是有些差异。
14.作者在本词中借渔父的形象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加以概括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诗人在极端贫困中却有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并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6.阅读下面所给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使之与所给句子组成一副语意相关的对联。
(1)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向来过惯了“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我们那晚八时许,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现的时候,到滦州车站。
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
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有一个行宫,地势很险,风景却佳,而今作了我们老百姓旅行游览的地方。
我们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顺流而下,两岸都是平原。
遍地的禾苗,都很茂盛,但已觉受旱。
禾苗的种类,① ,因为滦河一带,主要的食粮,就是高粱。
谷黍豆类也有。
滦河每年泛滥,河身移徙无定,居民都以为苦。
其实滦河经过的地方,虽有时受害,而大体看来,仍很富厚,因为它的破坏中,却带来了很多的新生活种子、原料。
房屋老了,经它一破坏,新的便可产生。
土质贫了,经它一回滩淤,② 。
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
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见它的破坏,看不见它的建设,却很冤枉了它。
17.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B. 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C. 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
D. 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18. 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有一个地势很险而风景却佳的行宫。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会抛弃你。
”这是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句名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有不甘,但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
欲做杂家,难成专家。
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像一件,做一件成一件。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心理描写”错误,“用了心计,先数好多少串……”应是细节描写,所以答案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