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
探索与实践
李安宁,吴朗,董武子,郭超,史怀平,史新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同时,在“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驱动下,“课程思政”应时而生,顺势而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要求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掘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德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引导作用。

将“课程思政”融入《动物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爱校爱专业之情,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1 《动物学》课程介绍
动物学是生物学(biology)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和有关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动物学》课程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水产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常是大一新生第一学年所要学习的课程。

该课程以进化为主线,动物类群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单细胞到多细胞发生的过程,但由于《动物学》课程门类庞杂、知识点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感。

因此,有必要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对动物学发展产生重大
影响的人物事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助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动物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通过对动物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事迹进行挖掘,融入到《动物学》课程的讲授中,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绪论中谈到中国动物学史时,可以介绍、陈、童第周、朱先、蒲哲龙等人的事迹。

不顾西方的优厚待遇,回国报效祖国。

为了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这些老一辈的杰出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克服重重阻碍,毅然回国,投身于振兴祖国科学事业的历史使命,深深感染和激励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当讲到原生动物中疟原虫这部分内容时,“寄生虫”院士江静波和诺奖得主屠呦呦的事迹可以融合进来。

江静波院士为研究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的治疗方法,不惜亲自感染间日疟原虫,以期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这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震撼。

“文革”期间,江静波院士饱受折磨,他的女儿又在一次沉船事故中发生意外,但这并没能使他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

当有人在学术报告中,讲述其科研成果得到了江教授无私的帮助时,他却说:“这不算什么。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科技系国家之命脉。

只要于国有利,不必计较你我。

”屠呦呦是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于1972年成功提取到青蒿素,这种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第
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中,屠呦呦是与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并列的巨人。

这些事迹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

当讲到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时,“蝶神”周尧教授的事迹值得学习。

1937年,25岁的周尧正在意大利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

而此时卢沟桥事变爆发,祖国河山遭到践踏,他悲愤不已,决心投笔从戎。

次年,拒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归国。

回到广州的第二天,他就穿上了军装,并且到了抗日前线,后被所在部队的师长察觉他是个留学归国的高级专门人才,认为他的才华不应用在战场上,劝其退伍,于是周尧教授结束了三个月的戎马生涯。

自此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昆虫学的研究中,编写的《中国昆虫学史》考证出在益虫的饲养、害虫防治、形态学研究及天敌与化学药剂利用等昆虫学诸多领域,中国都比欧美国家要早几个世纪,世界昆虫学史由此被改写。

另一著作《中国蝶类志》第一次为中国蝴蝶中名的统一与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该书堪称是世界各国蝴蝶志中最精美、最完善且无与伦比的一部巨著。

编写的《中国蝴蝶分类研究》为全世界研究蝴蝶属征与翅脉最全的一部专著。

由于周尧教授在蝴蝶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也被国内外誉为“蝶神”、“虫坛怪杰”。

当讲到鱼类时,朱元鼎院士的事迹值得突出来讲。

朱元鼎院士年轻时抵制日货、拒绝出席日本动物学会年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主持完成的《中国软骨鱼类志》、《南海鱼类志》、《东海鱼类志》、《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新种的叙述》等专著,基本摸清了我国沿海鱼类资源的种类和区系分布,为我国开发和利用海洋鱼类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到哺乳动物,我校的老教授邱淮、刘、陆,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了学生的畜牧情怀,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加强了对专业的热爱。

动物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3
3.1 提高思政意识
注重示范引导,专业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政素养,才能将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到专业课的教授过程中。

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不断加强思政理论学习,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动物学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主动融入思政要素,进而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3.2 挖掘思政要素
融入教学过程,深入挖掘《动物学》课程中的思政课程案例进行,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陈世骧、朱冼、童第周、蒲蛰龙、江静波等一大批不为西方优厚待遇所动的生物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报效祖国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寄生虫”院士江静波,“蝶神”周尧教授等的人物事迹,培养学生们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通过介绍邱怀、刘荫武、路兴中等我校老一辈教授在艰苦的环境中,淡薄名利,坚持不懈地为我国畜牧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畜牧情怀。

将思政育人工作做到瑞物无声,潜移默化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丰富教学手段
不断变革创新,在《动物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专业知识教授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是一个难点。

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因此,就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
媒体教学、视频教学、课堂讨论、社会焦点问题专题讨论等,将思政要素巧妙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还可以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来做主讲,进而激发学生队专业的热爱。

4 结语
《动物学》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深入挖掘提炼出可用于思政课程的内容,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起到思政育人之目的。

在本研究中,我们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动物学课程中还有更多的思政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