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周周测2语言文字应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宋史·杨霆传》,有删改)
12/9/2021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B.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C.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D.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12/9/2021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 如 果 说 领 土 、 领 海 、 领 空 是 有 形 国 土 , 那 么 , ①___爱__国__情__感__就__是__无__形__国__土___,爱国情感的浓淡直接关系民族生命 力的强弱。爱国情感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基础。 ②___青__年__学__生__如__果__没__有___强__烈__的__爱__国__情__感_______,在学习和生活中 就会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就会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发展 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也就难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新形势下,我 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报国热情。③_只__有__爱__国__主__义__教__育__搞__好__了_______,树立正 确的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
12/9/2021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6~7 题。
普明寺见梅 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12/9/2021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 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 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 “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 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E.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 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
12/9/2021
5.(示例):“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 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不超过 85 个字。
12/9/2021
答案: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 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确立劳务关系; 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劳务使用关系。
12/9/2021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的能力。C 项,“以梅衬雪”错误,应是“以雪衬梅”。E 项,诗 中只有“孤芳”“幽独”等极少数词是描写梅花形神的,全诗重点 抒写的是诗人赏梅时的独特感受,而不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
12/9/2021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①懊悔、叹惋之情。“忙失”二字,流露出诗人错过探 梅佳期的懊悔情绪,“却欠伊”三字,是为梅花无雪相伴而惋惜喟 叹。②庆幸、欣喜之情。诗人将梅花“半开时”的情状与“那恨晚” 的心绪相对应,略感庆幸;“犹喜”二字,直抒胸臆,表达欣喜之 情。③豁达、释然之情。即使梅花无雪相伴又“何关事”,表现出 豁达乐观、超脱淡泊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2/9/2021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其实,__①__是科学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__②__行医 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__③__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 “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 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__④__养此匠心,__⑤__会耐得 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 于事的定力。__⑥__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 容不得急功近利。
12/9/2021
⑤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 在营养学等方面有诸多独到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⑥尧山坐落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主峰海拔 2000 多米, 山路蜿蜒崎岖,山峰险峻,怪石嶙峋,可谓鬼.斧.神.工.。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2/9/2021
12/9/2021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语段的 核心话题是“爱国情感”。第①处,横线前面提到“有形国土”, 横线后面提到“爱国情感”,再结合“如果……那么……”的关联 词组可知,横线处可填“爱国情感就是无形国土”之类的句子。第 ②处,横线前面说的是爱国情感对民族、社会和青年学生的重要性, 横线后面说的是青年学生缺少爱国情感的后果,由此可知,横线处 可填“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之类的句子。第③处, 横线前面提到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横线后面说的是加强爱国主义 教育的重要意义,由此可知,横线处可填“只有爱国主义教育搞好 了”之类的句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切肤之痛: 亲身受到的痛苦,比喻亲身经历的感受极为深刻的痛苦。使用正确。 ②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使用对象有误。③量 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的限度。使用正确。④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不合语境。⑤金玉满堂:原来形容占 有很多财富,后来也比喻人有才能,学识渊博,也可比喻充满吉祥。 使用正确。⑥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使用对象 有误。
12/9/2021
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 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暇日诣郡庠.,与诸 生讲学,又取隶官闲田,增益廪稍。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 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 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丁内艰,德祐初,起复奉议郎、湖南安抚司参 议,与安抚使李芾协力战守。霆有心计,善出奇应变,帅府机务, 芾一以委之。城初被围,日夜守御,数日西北隅破,霆麾兵巷战, 抵暮增筑月城,比旦城复完,策厉将士,以死守之。城既破,霆赴 水死,妻妾奔救无及,遂皆死。
12/9/202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对于客观断句题,可通过比 较选项之间的差别,利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四个选项的断句主要 有两处差别。第一处“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通过分析句意 可知,文言虚词“之”在这里作“训练”的宾语,代指前面的“民 之强壮”,因此“之”后应断开,排除 A、D 两项。第二处“亲阅 试行赏以激劝之”,“行赏”是一个固定词语,即进行赏赐,中间 不能断开,故排除 B 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示意图,明确劳务派 遣的当事三方是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员工。然后根据 箭头的指向,明确指向同一关系的箭头的发出者之间的关系。如从 “用人单位”发出两个箭头,“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之 间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确立的是劳务关系,“用人单位”和“被派 遣员工”之间签订岗位协议,确立的是劳务使用关系。由此思路概 括描述“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员工”之间的关系即可。
① ② ③④⑤⑥ A 不论 还是 起码 如果 那么 从而 B 无论 或者是 / 只要 就 如果 C 尽管 或者是 首先 / 便 因此 D 不管 还是 至少 若 则 /
12/9/202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通读语段可知,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从业者要有匠心,涵养工匠精神。①处所在的句 子和②处所在的句子罗列的是各种行业,前后是并列关系,①②两 处应填“不论……还是”“不管……还是”之类的关联词组,不能 填“尽管……或者是”,因为“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 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由此 可排除 C 项。“养此匠心”和“会耐得住寂寞……”之间是条件和 结果的关系,④⑤两处填“只要……就”过于绝对,由此可排除 B 项。“从而”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目的等,故⑥处不能 填“从而”,由此可排除 A 项。
12/9/2021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杨霆字震仲。少有志节。以世泽奏补将仕郎,铨.试.第一,授修 职郎、桂岭主簿,有能声。又五中漕举,改鄂州教.授.,迁复州司理 参军,转常、澧观察推官,擢知监利县。县有疑狱,历年不决,霆 未上,微服廉得其实,立决之,人称神明。辟荆湖制置司干官。吕 文德为帅,素慢侮士,常试以难事,霆仓卒立办,皆合其意。一日 谓曰:“朝廷有密旨,出师策应淮东,谁可往者?”即对曰某将可。 又曰:“兵器粮草若何?”即对曰某营兵马、某库器甲、某处矢石、 某处刍粮,口占授吏,顷刻案成。文德大惊曰:“吾平生轻文人, 以其不事事也。公材干如此,何官不可为,吾何敢不敬。”密荐诸 朝,除通判江陵府。
12/9/2021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为充分调动一些流域上下游地区开展生态保护工 作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跨省份的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给 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B.一向和同事亲如家人的王明主动辞去公职这件事引起了同 事们的广泛议论,要说王明不爱单位同事谁也不相信。 C.中国传统叙事原本就有不同于西方叙事的独特魅力和审美 特征,没有任何一种西方文论能直接拿来套用在中国叙事作品上。 D.华为智能手机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增速是国内的 1.6 倍,预 计到 2018 年,华为智能手机将牢牢占据着手机市场的第一阵营。
12/9/202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成分残缺,“建立” 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补偿”后面加“机制”。B 项,表意不明, “要说王明不爱单位同事谁也不相信”有歧义,停顿位置不同,会 有不同的理解,一是单位同事不相信王明不爱单位,二是谁也不相 信王明不爱单位同事。D 项,不合逻辑,“占据着”与“预 计”“将”矛盾。
12/9/2021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经济遭遇了一系列就业情况的恶 化,对此,大约 90 万就业人员都有切.肤.之.痛.。 ②中年旅客吴先生报案称,自己的黑色双肩背包在过安检后不. 胫.而.走.,里面有笔记本电脑和钱包等物品。 ③生活越是改善,越要保持低配意识,越要富而不奢、谦而不 骄,越要在事业上拼搏进取,工作上吃苦耐劳,生活上量.入.为.出.。 ④从以往考古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 后真正从事考古工作的可谓凤.毛.麟.角.。
12/9/2021
诗歌鉴赏:本诗不是一首咏梅诗,它着重写诗人赏梅时的感受。 首联,诗人一“忙”一“失”后又“初见”梅花,将失而复得的欣 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颔联,诗人心中豁然,即使错过了梅花最 美好的“半开时”,仍然为相得一见而喜悦不已。颈联两句,诗人 虽为无雪相伴的梅花感到遗憾,但又着“何关事”三字,流露出释 然的情怀。尾联,天暮山幽,诗人独自赋诗,虽无酒相伴,但“新 诗”足以慰藉月夜下孤单的梅花和自己。全诗中,诗人很好地诠释 了由遗憾转到豁达的曲折。这种曲折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在无数 次自我调节中实现的自然超脱的转化——在喜悦中藏有遗憾,在失 望与忧虑中又寻找到慰藉,数次给人柳暗花明之感。
12/9/2021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B.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C.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D.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 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
12/9/2021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 如 果 说 领 土 、 领 海 、 领 空 是 有 形 国 土 , 那 么 , ①___爱__国__情__感__就__是__无__形__国__土___,爱国情感的浓淡直接关系民族生命 力的强弱。爱国情感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基础。 ②___青__年__学__生__如__果__没__有___强__烈__的__爱__国__情__感_______,在学习和生活中 就会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就会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发展 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也就难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新形势下,我 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报国热情。③_只__有__爱__国__主__义__教__育__搞__好__了_______,树立正 确的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
12/9/2021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6~7 题。
普明寺见梅 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12/9/2021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 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 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 “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 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E.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 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
12/9/2021
5.(示例):“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 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不超过 85 个字。
12/9/2021
答案: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 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确立劳务关系; 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劳务使用关系。
12/9/2021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的能力。C 项,“以梅衬雪”错误,应是“以雪衬梅”。E 项,诗 中只有“孤芳”“幽独”等极少数词是描写梅花形神的,全诗重点 抒写的是诗人赏梅时的独特感受,而不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
12/9/2021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①懊悔、叹惋之情。“忙失”二字,流露出诗人错过探 梅佳期的懊悔情绪,“却欠伊”三字,是为梅花无雪相伴而惋惜喟 叹。②庆幸、欣喜之情。诗人将梅花“半开时”的情状与“那恨晚” 的心绪相对应,略感庆幸;“犹喜”二字,直抒胸臆,表达欣喜之 情。③豁达、释然之情。即使梅花无雪相伴又“何关事”,表现出 豁达乐观、超脱淡泊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2/9/2021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其实,__①__是科学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__②__行医 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__③__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 “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 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__④__养此匠心,__⑤__会耐得 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 于事的定力。__⑥__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 容不得急功近利。
12/9/2021
⑤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 在营养学等方面有诸多独到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⑥尧山坐落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主峰海拔 2000 多米, 山路蜿蜒崎岖,山峰险峻,怪石嶙峋,可谓鬼.斧.神.工.。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2/9/2021
12/9/2021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语段的 核心话题是“爱国情感”。第①处,横线前面提到“有形国土”, 横线后面提到“爱国情感”,再结合“如果……那么……”的关联 词组可知,横线处可填“爱国情感就是无形国土”之类的句子。第 ②处,横线前面说的是爱国情感对民族、社会和青年学生的重要性, 横线后面说的是青年学生缺少爱国情感的后果,由此可知,横线处 可填“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之类的句子。第③处, 横线前面提到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横线后面说的是加强爱国主义 教育的重要意义,由此可知,横线处可填“只有爱国主义教育搞好 了”之类的句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切肤之痛: 亲身受到的痛苦,比喻亲身经历的感受极为深刻的痛苦。使用正确。 ②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使用对象有误。③量 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的限度。使用正确。④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不合语境。⑤金玉满堂:原来形容占 有很多财富,后来也比喻人有才能,学识渊博,也可比喻充满吉祥。 使用正确。⑥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使用对象 有误。
12/9/2021
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 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暇日诣郡庠.,与诸 生讲学,又取隶官闲田,增益廪稍。选民之强壮当农隙训练之时付 以器械杂兵行肄习亲阅试行赏以激劝之未几有能擐甲骑射者遂皆 获其用而兵不复扰民丁内艰,德祐初,起复奉议郎、湖南安抚司参 议,与安抚使李芾协力战守。霆有心计,善出奇应变,帅府机务, 芾一以委之。城初被围,日夜守御,数日西北隅破,霆麾兵巷战, 抵暮增筑月城,比旦城复完,策厉将士,以死守之。城既破,霆赴 水死,妻妾奔救无及,遂皆死。
12/9/202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对于客观断句题,可通过比 较选项之间的差别,利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四个选项的断句主要 有两处差别。第一处“当农隙训练之时付以器械”,通过分析句意 可知,文言虚词“之”在这里作“训练”的宾语,代指前面的“民 之强壮”,因此“之”后应断开,排除 A、D 两项。第二处“亲阅 试行赏以激劝之”,“行赏”是一个固定词语,即进行赏赐,中间 不能断开,故排除 B 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示意图,明确劳务派 遣的当事三方是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员工。然后根据 箭头的指向,明确指向同一关系的箭头的发出者之间的关系。如从 “用人单位”发出两个箭头,“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之 间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确立的是劳务关系,“用人单位”和“被派 遣员工”之间签订岗位协议,确立的是劳务使用关系。由此思路概 括描述“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员工”之间的关系即可。
① ② ③④⑤⑥ A 不论 还是 起码 如果 那么 从而 B 无论 或者是 / 只要 就 如果 C 尽管 或者是 首先 / 便 因此 D 不管 还是 至少 若 则 /
12/9/202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通读语段可知,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从业者要有匠心,涵养工匠精神。①处所在的句 子和②处所在的句子罗列的是各种行业,前后是并列关系,①②两 处应填“不论……还是”“不管……还是”之类的关联词组,不能 填“尽管……或者是”,因为“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 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由此 可排除 C 项。“养此匠心”和“会耐得住寂寞……”之间是条件和 结果的关系,④⑤两处填“只要……就”过于绝对,由此可排除 B 项。“从而”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目的等,故⑥处不能 填“从而”,由此可排除 A 项。
12/9/2021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杨霆字震仲。少有志节。以世泽奏补将仕郎,铨.试.第一,授修 职郎、桂岭主簿,有能声。又五中漕举,改鄂州教.授.,迁复州司理 参军,转常、澧观察推官,擢知监利县。县有疑狱,历年不决,霆 未上,微服廉得其实,立决之,人称神明。辟荆湖制置司干官。吕 文德为帅,素慢侮士,常试以难事,霆仓卒立办,皆合其意。一日 谓曰:“朝廷有密旨,出师策应淮东,谁可往者?”即对曰某将可。 又曰:“兵器粮草若何?”即对曰某营兵马、某库器甲、某处矢石、 某处刍粮,口占授吏,顷刻案成。文德大惊曰:“吾平生轻文人, 以其不事事也。公材干如此,何官不可为,吾何敢不敬。”密荐诸 朝,除通判江陵府。
12/9/2021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为充分调动一些流域上下游地区开展生态保护工 作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跨省份的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给 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B.一向和同事亲如家人的王明主动辞去公职这件事引起了同 事们的广泛议论,要说王明不爱单位同事谁也不相信。 C.中国传统叙事原本就有不同于西方叙事的独特魅力和审美 特征,没有任何一种西方文论能直接拿来套用在中国叙事作品上。 D.华为智能手机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增速是国内的 1.6 倍,预 计到 2018 年,华为智能手机将牢牢占据着手机市场的第一阵营。
12/9/202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成分残缺,“建立” 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补偿”后面加“机制”。B 项,表意不明, “要说王明不爱单位同事谁也不相信”有歧义,停顿位置不同,会 有不同的理解,一是单位同事不相信王明不爱单位,二是谁也不相 信王明不爱单位同事。D 项,不合逻辑,“占据着”与“预 计”“将”矛盾。
12/9/2021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经济遭遇了一系列就业情况的恶 化,对此,大约 90 万就业人员都有切.肤.之.痛.。 ②中年旅客吴先生报案称,自己的黑色双肩背包在过安检后不. 胫.而.走.,里面有笔记本电脑和钱包等物品。 ③生活越是改善,越要保持低配意识,越要富而不奢、谦而不 骄,越要在事业上拼搏进取,工作上吃苦耐劳,生活上量.入.为.出.。 ④从以往考古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 后真正从事考古工作的可谓凤.毛.麟.角.。
12/9/2021
诗歌鉴赏:本诗不是一首咏梅诗,它着重写诗人赏梅时的感受。 首联,诗人一“忙”一“失”后又“初见”梅花,将失而复得的欣 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颔联,诗人心中豁然,即使错过了梅花最 美好的“半开时”,仍然为相得一见而喜悦不已。颈联两句,诗人 虽为无雪相伴的梅花感到遗憾,但又着“何关事”三字,流露出释 然的情怀。尾联,天暮山幽,诗人独自赋诗,虽无酒相伴,但“新 诗”足以慰藉月夜下孤单的梅花和自己。全诗中,诗人很好地诠释 了由遗憾转到豁达的曲折。这种曲折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在无数 次自我调节中实现的自然超脱的转化——在喜悦中藏有遗憾,在失 望与忧虑中又寻找到慰藉,数次给人柳暗花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