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推动初中信息技
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还能够扩大教学资源,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
的未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身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大对智慧课堂建设的关注力度,并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作为主要内容,以此来提升初中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
首先,课时环节的不足。

作为一门副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重视。

虽然其课时编排
无法与语数英三门主科相比较,也无法和政史地理化生等仅次于主科的学科比较,自然地和
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沦为学生在高压力的学习过程中调剂身心的课程。

再加上一些
学校计算机配置的老旧,比如windowsXP系统已经停止更新,但一些教师还基于此开展教学
任务,导致一些真正立足于当下的软件无法兼容,教学活动无法真正有效开展,甚至还有两
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现象。

其次,师资力量的不足。

这里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教师的责任。

由于学校对于信息技
术教学的不重视,真正愿意从事本教育行业且具有专职特长,带领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师屈指
可数。

因此造成信息技术代课老师不专业,不深入。

教师在任职期间只是一股脑地进行理论
输出,课堂学习单一死板,虽然是新课程改革,但真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新瓶装旧酒,
没有深刻领悟课程改革的本质,教师从思想上和内容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二、制定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信息意识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在了解所授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从而游刃有余
地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这方面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
实践能力,达到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为例,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了解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
处理过程。

在教学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如今我们已经跨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进
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节课咱们就来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
以及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然后,我结合当下的实际例子与教材的具体内容,帮助学
生明确了信息的含义,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了解了信息处理的过程,认识了信息技术的发
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最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让学生交流了学习体验,
由此培养了学生信息意识这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加强对学生信息安全的认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信息处理的能力,首要的是培养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强化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使学生以积极地学习态度投入信息技术的学习。

比如,教师在进行网站知识的教学时,不可避免地要让学生浏览和使用网站。

教师可以
编辑超链接直接打开所求网站,也可以在网页上进行搜索。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网页上都会自
动弹出广告,包括游戏链接和成人网站的链接。

学生在打开网站看到这些不良信息时,教师
该如何应对呢?作为教师首先不能规避这个问题,当然也无法规避,必须加强安全知识的宣
传和普及。

但是说教式的告诫和耳提面命式的提醒,都不会阻碍学生的好奇心,甚至起到反
作用,让学生越发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那么教师就可以开诚布公,组织学生对出现的不良
网站进行讨论和交流。

在浏览网页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害信息”,你会怎么做?如果
乱点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判断哪些是带病毒的不良网页呢?平时我们在使用电脑时会做些
什么?我们发现不良信息时,可以力所能及做些什么?这些发布和传播不良信息的人,最后
的结局会是什么?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直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并在思考谈论探
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鉴别和处理信息。

同时,组织学生讲一讲身边的案例,强化责任意识,规范自己遵纪守法,不查看不传播“有害信息”。

(三)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对数据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信息技术教
学中的抽象特征,加强对组织数据的利用,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对数据的分析以及解决
问题的能力等。

然而要想实现这个过程,仅仅通过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为
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利用书本内容来解决生活问题。

从我国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的情况来看,虽然教师能够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但仅仅是从书本角度出发来对
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例如,教学Word以及Excel内容时,学生不仅需要对书本中介绍的内容进行学习,还要将其应用在生活中。

教师用Excel来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排名,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级中大概所处的位置。

同时利用Excel来求出班级的平均成绩,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平均成绩之间的差距。

随后让学生利用Excel得出的数据来分析自己的偏科情况,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获取以及研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四)把内容和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
学科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有益补充,当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时,应该有意识地将其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

通过将两者进行充分结合,并且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多元化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且巧妙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从而真正的加强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数字化声音编辑》这一课时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将语文教材之中所涉及的《春》这篇散文进行有效地结合,例如在讲解文章之中春草图、春风图以及春雨图等等一些场景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其搭配相适应的音乐,并且指导学生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完成文章的朗读,在这一优美的音乐之中,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春天这一季节的魅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既要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根据当代初中学生在思维方面发展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掌握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与实践分析[J].新课
程,2022,(15):62-63.
[2]朱建峰.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学苑教育,2020,(04):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