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表达交流部分第二单元直面挫折学习描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这是一双凝神专注的眼睛。那圆圆的眸子里深藏的是什么,能够折射出如此诱人 的光?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 它是那么黑,似乎包容了世上所有的暗色;它是那么亮,能够折射出人间万物的光芒, 以至于竟不易察觉到它的黑。它是一块墨玉,纹理很鲜明,中心是一点,最幽深的一点。 周围纤细而浓密的睫毛,偶尔投影在它的正面,宛若微波荡漾的水面上垂下的修长柔美 的丝丝柳絮。
二、技法·点拨 高尔基曾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地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 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历历地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也能各式各 样地想象它们,而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以及知识的积蓄去补充和增补。”从某种意 义上说,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因而,学习描写意义重大。 (一)描写的定义 描即描绘,写指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 入微的描摹绘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问题(1):下面这几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太阳升起来了。( ) ②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 ③太阳光热无穷,只是付出,不想获得。( ) ④火红的太阳喷薄而出,洒下万道金光。( ) ⑤太阳哟!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一道鲜红的血流!( )
(二)整篇作文 【命题呈现】 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人 生中难免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请以“直面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紧扣话题行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不少于 800 字。
2.描写要注意的问题:①点面结合。②虚实结合。③详略结合。④正侧面结合。 三、实战·演练 (一)片段练习 请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受挫时的心情。(不少于 3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和水对视着。 “其实,你我并不是对立着的,”山说,“我们都在等待。等待有一个人,能理解挫 折,能放大痛苦。等待一个人,在山的顶峰默读水的流动,在水的旁边朗诵山的倒影!” 山开始流动,水开始静默。 水开始坚强,去面对挫折。 山开始柔弱,去放大痛苦。(8), (1)句式整齐,富有张力。 (2)点题。 (3)拟人手法的使用使文字活泼生姿。 (4)பைடு நூலகம்灵魂”这一“虚”的问题,由“万顷良田”这个实的载体来表现。 (5)富有隐喻的语言,耐人思考。 (6)详略结合。 (7)点面结合。 (8)象征性的形象,将虚实结合起来。
表达交流部分
第二单元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目标·重点】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直面挫折”这个主题。 一、典文·赏析
山水的挫折 徐蔚南
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护了 弱小的悲啸;或者环抱双手,让流水变成湖泊;或者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1)山 谦卑地静立着,缄默地忍受着时间的风沙辗转的痛苦和人类的恣意给他的挫折。(2)
【答案】 (示例)(1)我的心头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云,好像只等雷公一声令下,就 会大雨倾盆。(伤心)
(2)忧伤是透明的雾,忧伤是朦胧的纱,笼罩思想的时候,唯有心中明媚的阳光才能 穿过那层层阻隔。(忧伤)
(3)痛苦是一个没有花开的季节,是一方没有星光的夜空,是一场没有掌声的演出。(痛 苦)
(4)希望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不可即的明月,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 它是一株朴素淡雅却转瞬即逝的昙花,它是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果的栗子树。(考试失 败后的心理)
④这是一湖被围绕在连绵起伏的青山怀里的碧水。由于汇集了四周山上流下的小溪, 湖水十分明静清澈。湖面呈圆形,仿佛盛满了醇酒的酒杯。湖里的水倒映着青山绿树, 倒映着野草野花。白天,湖里拢着蓝天白云;夜晚,湖里映着星星月亮。这是一弯幸福 的湖,被四周的山拥着,也拥着四周的山。有时雪花飘飘,带着春的信息落下,湖水立 刻无私地用温暖的怀抱把它们融化。四季的景致,太阳起落时的美妙,这一切都让湖水 更清澈,更明亮。
水的流动,却更像是智慧的追求,个性并且张扬,流动便是它唯一的宿命。它并不 会思索着怎样直面挡路的顽石,而是轻柔地绕开,只让几缕青苔去教会顽石流水的意义。 (3)它也从不化解,任由飘零的树叶、人类的污秽随着水流逝去,却从不允许它们在水面 上发芽,只叫无尽的孤独告诉它们水流的意义。在水的心中,无彼无此,遇曲遇直,一 颗痛苦的小石子,就会换来水的澎湃。
【提示】 ①环境描写,烘托“我”欢快的心情,与后文形成对比。 ②细节描写,暗示校长将有不好的事要交代。 ③对话描写,可见校长说话的技巧。 ④心理描写,写出自己遭到的打击。 【技法总结】 1.描写的方法:①从描写的对象看,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 描写。②从描写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③从描写的手法看,有白描和细描。
4.正侧面结合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 或写心理。侧面描写是着意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 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问题(3):阅读下面《给心灵开一扇小窗》一文的选段,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描写 方法,并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九月的一天,下过雨,天空被洗得一尘不染,阳光也变得温柔可人,梧桐越发绿得 可爱,知了的歌声里多了一丝甜润。①我带着雀跃的心情蹦蹦跳跳地来到办公室。闭上 眼睛深呼吸,哦,我将在这里度过人生最灿烂的季节,尽我之所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 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正当我徜徉于教学的海洋时,有人叫我,说是校长有请。我一路小跑来到校长的办 公室,只见校长眉头紧锁,一点也不见昨日的慈祥。我的心里敲起鼓来。校长见我进来, 挤出一个笑容,做了一个示意我坐下的手势。②
3.从描写的手法看,有白描和细描 (1)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抓住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 神面貌。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状态,使人物栩 栩如生。 (2)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 如生,逼真动人。 问题(2):阅读下面的文段,指出它们各自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①有这么一对孪生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一样高矮,一样胖瘦,一样的红苹 果似的小脸,一样的亮晶晶的大眼睛。如果你只看一眼,会觉得她俩简直像一个模子刻 出来的。但是,你要是和她们多呆一会,你会发现区别她俩的地方。一个的头发似乎特 别硬,头上的辫子总是翘着,而另一个的头发却似乎特别软,小辫子柔柔地垂在脑后; 一个总爱噘着嘴,似乎老在生气,一个总是咧着嘴,似乎有着说不完的高兴事。难怪她 俩的妈妈给她们起名字,一个叫“怨怨”,一个叫“乐乐”呢!
“出了什么事,校长?”我不安地问道。 “小张老师,很抱歉,是这么回事,今天局里开会,说今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一律分 配到村小工作,所以我们的录用要取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认识了你,我相信你无论 到哪里都会很优秀,是金子总会发光嘛。”③ 我的内心潮水一般地涌动起来,渐渐地归于平静,继而迅速冻结。④从希望的一端 出发,走到失望的一端;从希望的诞生走到它的渺茫,只经历一个半天,命运就发生了 如此巨大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文章巧用拟人、象征和隐喻等手法,赋予山和水理性的思维和鲜明的个 性。山的博大、包容和坚韧,水的自由、任性和张扬,在文中都得到充分的展现。山用 宽容化解痛苦,让万物在希望中自由生长;水用放纵放大痛苦,让人们在幻灭中寻觅做 人的真谛。它们不同的态度,启示读者多角度地认识和思考,不管是化解痛苦还是放大 痛苦,目的都只有一个:丰富自己的人生,坚定地勇往直前!
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炼,轮回,遭遇。“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 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4)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 得你化解?”水没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我何尝不想面对挫折,我何尝不想化解痛苦!”水说,“只是我必须汇入海洋,必 须放大这痛苦,在无尽的流动消逝中教会人们,用幻灭的海洋告诫人们:必须谦卑地做 人。”(5)
山没有回答,只是打开了怀抱,让人们躲进怀中,让水在山脚下盘旋,让果实在树 上生长,让人们得以生存。(6)
“有多少幻灭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说,“我要面对挫折化解痛苦,给人 们家园,忍受一切风霜。”山静立着,水流动着。
水,却史无前例地凌乱,两岸的风景,只是浪花翻起时的告别,水里的鱼儿,只是 转身的一个再见。(7)在水里,一切都走向终结,一切痛苦,都显得巨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是肖像描写,用比拟手法,妙在突出了特征。②也是肖像描写,好处 是比较具体,可能从《明湖居听书》和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中受到了启发。③是语 言描写,写出了对话双方的心理。④是环境描写,具体细腻,还带着一些诗意。
(三)描写要注意的问题 1.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 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 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 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 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故乡》中对少年闰土看瓜部分的描写就是典型的例子。
【提示】 ①叙述 ②说明 ③议论 ④描写 ⑤抒情
我们今天主要探讨怎样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来表现“直面挫折”这个话题。
(二)描写的方法 1.从描写的对象看,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1)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 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2.从描写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 (2)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 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③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到一顿饭时,已看了好几 出。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 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 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的眉,瞪 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了!好好 儿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2.虚实结合 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 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 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 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 未知为虚,等等。 3.详略结合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 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 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