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实验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实验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民胜于为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沈浩的权力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B.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
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 )
A.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B.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C.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D.不断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分别是( )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发展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
4.民革中央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民革全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通知强调,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要深入理解和牢牢把握其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这表明多党合怍的前提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是参政党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遵守宪法和法律
6.(2011·江苏)2011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一十二五,期间加快城
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列为1号提案,建议国务院交由相关部门办理。
这表明()
A.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C.国家机构减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国家机构致力于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 D.人民政协拥有部分重大事务决定权
201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或延边)减立60周年。
据此回答1-4题。
7.国家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州,不能表明()
A.我国的朝鲜族人民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B.延边是我国朝鲜族群众聚居的地方
C.我国的朝鲜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已形成相互依存关系
D.延边朝鲜族群众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9.为帮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快速发展,吉林省在项目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兴边富民”政策,重视发展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边州呈现
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这说明( )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几年,延边州GDP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4.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6.6%,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
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制度依据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④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举行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反分裂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这表明我国
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在政治上实行高度自治
B.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在经济上享有独立权
C.以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前提,在政治上赋予其特权
D.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具有极大优越性
1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
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曰成就,新疆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各项事业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表明( )
①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应当主要依靠国家支持
②新疆地区的发展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
就,为我们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战胜国内外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表明( )
A.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C.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我国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已经消除一
15.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
力,需要全体人民积极参与。
要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J可也相互离不开erJ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申,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提出上述要求主要是基
于( )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民族团结可以消除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
C.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D.我国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16.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
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加强民族
团结宣传教育( )
①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
②是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需要
③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A.①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⑧④
201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据此完成17-19题。
17.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是为了( )
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②使宗教信徒树立唯物主义思想
③全面贸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使宗教本质发生彻底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宗教界( )
①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
②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③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④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树立科学的地界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⑧④ D.①②④
19.201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
关系《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切实做好宗教工作,需要( )
①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大力发展宗教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⑨④
民族和谐始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相关知识,完成20-26题。
20.再要促进民族和谐,必须( )
①坚持民族平等,夯实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创造前提条件
③消除民族差异,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提供物质保证
A.①②⑨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要促进民族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是因为,这一制度( )
①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
③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沈阳市人大会议否决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
沈阳市人大行使的() A.立法权 B.任免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23.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选举胡锦涛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这说明全国人大拥有()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决定权 D.最高监督权
24.2 0 0 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2 0 0 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 0 0 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这说明全国人大拥有()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晟高监督权 D.最高决定权
25.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
A.任免权 B.决定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26.据统计,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农占18%,知识分子占21%,干部占2%,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16%,解放军占9%,港澳占2%,归国华侨占1%。
代表的
构成表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大代表都是由我国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④④人大代表能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5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和十届全国人丈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
回答27-28题。
27.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
作为人大代表,应当()
A.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进行监督 B.反映政府的愿望和要求
C.接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D.对各种热点问题进行舆论监督
28.下列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B.人民代表大会制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29.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以154票赞成、2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B.法律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0.人大代表就珠海航展公司欠债不还,珠海法院长期没有强制执行的问题了解情况。
在这一活动中,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的权利是:()
A.司法权 B.提案权 C.质询权 D.表决权
26.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和通过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审议和通过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指导原则。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一五”
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召开各种座谈会、
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
规划纲要草案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萝硷,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做了38处修改。
3月14日人大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票获得通过。
结合材料,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3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是什么?(4分)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实验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一、选择题:
1-5 CABBD 6-10 ADADD 11-15 BDBBA
16-20 DBAAC 21-25 BCBDC 26-30 D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