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全文字号

合集下载

“反垄断调查”引发的争议

“反垄断调查”引发的争议

・ ・ 3
社 文 章 并 引用 业 内专 家 的话 说 ,如 果 反 垄 “ 断之 剑本 身 挥 舞得 乱 无 章 法 , 则 造 成 资本 轻
市 场 的剧 烈 动 荡 ,既损 害 了小 股东 利 益 , 又
财 f 潞遍 暇 务 .嘲家 苍 夺没 打 {秣 . } | 秘 、
惩 辖运 黄 赢 己通过 经营 进 行交 义补 , 对
‘ 垄 断调查 ” ‘ 反 引发 的争议
口 文/ 的过 程 回顾
涉 嫌存 在滥 用市 场支 配地位 的行 为 ,并 拟按 照有线 宽 带接 入 总体 收 入 的 1 1%进 行罚 %- 0 款 。两公 司随后 分别 提交 了 为 自己辩护 的反
馈 意见 书 。
的远 郊农 村 , 户数 量少 , 用 建设 成本 高 , 电信 、
运营商提供服务。这种情况宽带运营商都是 受 害 者 , 大 增 加 了成 本 , 夺 了消 费 者 的 大 剥
选 择 权 。但 是 这 个 板 子 , 能 打在 宽 带 运 营 不 商 的头 上 ,而 是 对 于驻 地 网建 设 的管 理 , 相 关 地 方部 门对 开发 商 的制约 缺失 。
国影 响 力 巨大 的媒 体上 公 布此事 的做 法 ‘ 欠
理” 事 , 一 是此 次所 谓 反垄 断事 件 的起 因 。
21 0 1年 4月 , 改委 价 格 监督 检 查 与 反 发 垄 断 局 向 中 国 电 信 和 中 国联 通 下 达 了 调 查
通知。 21 0 1年 6月 ,发 改 委 通 报 初 步 调 查 结 论 :认定 两 公 司在 相 关 市 场具 有 支 配 地 位 ,
本 次热 点事 件 的有些 问题 有必 要厘 清 。

案例—中国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现象调查

案例—中国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现象调查

案例—中国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现象调查第一篇:案例—中国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现象调查中国电信与联通涉嫌垄断遭调查【摘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打破垄断到形成垄断,风风雨雨经历了将近30年,本案例将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历程说起,描述他们的涉嫌垄断现状,以及介绍发改委、央视、中国邮电报及广电系对此事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垄断;反垄断2011年11月9日,我国发改委证实正在就价格垄断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调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事实成立,两家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这是自反垄断法2008年生效以来,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第一件涉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反垄断案。

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历程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是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

但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不盈利甚至亏损,电信基础设施及服务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

政府开始实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并放松价格管制,采取对邮电业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允许邮电部门征收电话初装费等措施。

优惠政策带来电信业的迅速发展,1979年至1995年,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达2700亿元,其中约1/3来自电话初装费。

但在此过程中,电信业政企合一体制下的行政性垄断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电信服务高价低质很不满意。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拉开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序幕。

中国联通的成立是我国电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我国电信业乃至国内垄断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首例。

为了尽快在基础电信市场形成竞争格局,国家将扶持中国联通,使其尽快形成较强的竞争实力,作为电信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推进。

但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并没有形成,联通公司的资产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1998年其营业额也仅为中国电信的1/112。

1999年4月14日,国家提出了扶持联通发展的一揽子建议:一是将正在组建的中国寻呼集团公司成建制划入联通公司;二是我国CDMA移动通信网建设与经营统一由联通负责;三是将1998年国家发行的1000亿元财政债券中用于支持联通公司的10亿元转作国家资本金;四是同意联通建立国际出入口局,开办国际电信业务;五是信息产业部要根据联通公司发展的需要,从信息产业系统选调部分通信经营管理和业务技术骨干,充实到联通公司。

公共管制案例

公共管制案例

公共管制案例作者: 日期: 案例7反垄断调査“发威”电信巨头“服软”2011年11月9日,中国反垄断历史上一个令人注定难忘的日子。

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检查与反垄断局在中央电视台宣称,其正对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垄断展开反垄断调查,并表示若认定其违法,这两家企业将被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1%~10%的巨额罚款。

节LI播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电信为何遭遇反垄断调査"电信垄断”早已不是新闻,长期备受诟病,公众不满却无能为力。

涉及国计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巨大等成为电信资费居高不下的理山。

国家发改委近日证实,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在被反垄断调查。

这一消息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电信为何遭遇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是如何滥用行业垄断支配性地位的《经济参考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黑白名单”、“价格歧视”是中国电信最突出垄断行为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宽带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短板》认为,中国电信不仅处于垄断状态,而且有垄断行为,垄断行为中最典型的就是价格歧视。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互联网接入与电信垄断”学术研讨会获悉,口前中国60%的宽带接入用户、65%的内容资源、62%的国际岀口宽带集中在中国电信, 网间互联总流量中有83%流经中国电信网络;中国联通的宽带接入用户、内容资源大约是中国电信的一半,国际出口宽带占33%:其他运营商的市场占比不足10%。

中国H前的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基本上是一个由中国电信占垄断支配地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双垄断的格局。

“自行协商”、“市场行为”等看似公平对等的语句,其下掩盖的是强者凌弱, 弱者只能被动接受、别无选择。

电信专家指出,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中国电信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接入价格属于垄断定价,说是所谓“自行协商”结算费用,实际是中国电信的单方面决定。

中国电信利用手中巨大的互联网接入用户的市场地位,对弱势运营商制定了垄断价格,涉嫌违反已出台的反垄断法。

电信_联通涉垄断案例分析

电信_联通涉垄断案例分析

|经管视线|Management摘 要:本文回顾了电信联通涉垄断案,对此,电信联通、舆论界、专家反应各不相同,有反驳声,有支持声。

通过这些争论及分析提出相关解决意见。

关键字:电信联通 垄断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1—0082—011 电信、联通涉垄断案事件回顾据央视11月9日报道,国家发改委日前证实,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

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备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2 电信、联通涉垄断案引起的争论及分析2.1 电信联通的反应11月10日,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就反垄断调查一事发表公告,称将积极配合发改委等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调查,提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出租带宽业务的价格、数量及营业额等相关信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电信作为中央重点企业,一直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经营宽带业务,对于发改委等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将积极配合。

12月2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官网同时发出声明称,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交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并承认企业在互联互通及价格上存在不合理行为,同时承诺整改提速降费。

2.2 舆论战人民邮电报11月11日驳斥了央视对电信联通涉价格垄断报道。

中央电视台及央视网11月15日专访电信政策专家高红冰,对人民邮电报的报道于以反击,称“电信联通垄断事实确凿”。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领域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了2/3,满足“在市场中占有支配地位”的判定条件,所以必须要受到《反垄断法》的约束。

与2/3的市场份额相比,在某些区域市场上,这一数字甚至更高,宽带接入的市场的垄断是以地方割据形态存在的。

由于存在着割据垄断的状况,电信与联通之间的互联就成了大问题。

传电信联通宽带反垄断案不会和解 或从重处罚

传电信联通宽带反垄断案不会和解 或从重处罚

传电信联通宽带反垄断案不会和解或从重处罚/article/default.asp?id=3537刘方远上传时间:2011-11-26浏览次数:52字体大小:大中小“关于宽带反垄断的事情,最快下周会有一个初步结果出来。

”11月24日,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而业界另有传言称,电信联通的一些做法可能惹怒了发改委,导致反垄断的调查不会和解,而是“从重处罚”。

根据目前披露的消息,发改委从今年4月就启动了针对电信、联通的反垄断调查,调查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有人举报。

种种迹象表明,所谓的举报材料或者关键材料之一就有来自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针对互联网接入领域的调研报告。

据参与调研报告的高红冰告诉记者,在宽带反垄断的调研报告整理出来之后,其实往各个层面的政府机构都有递交,当然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等等,“因为研究成果上报相关部门是很正常的事情”。

最终,发改委启动了调查。

但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推进似乎并不顺利。

让事情得到真正发酵的是央视以直接采访发改委的形式曝光了整个事件。

随后,公众对反垄断的呼声群情激昂,各利益方也透过媒体展开了舆论战。

“事情炒作成这样,绝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力量能够促成的。

”有知情人士称,“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因为消费者的意见才进行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为了消费者利益”往往最终会沦为各大利益集团斗争的借口。

就如同当初电信自己查“流量穿透”也是打着“扫黄打非”的名头一样。

不管是否有人“设局”,从而引发了宽带反垄断问题,随着事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益方已经开始介入,大家都希望把事情引向最有利于自己的结局。

也有既得利益者担心,这样的反垄断一旦开头,是不是会继续向其他行业延伸?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主任史炜指出,“从国家改革的层面考量,电信行业的宽带领域是存在垄断,但不是关键问题。

未来改革的核心是能不能改变石油石化以及电力等央企的行政垄断问题。

”多方博弈背后的利益竞争太多一些运营商的高管私底下十分羡慕其他行业“大家一齐涨价,回家乐呵呵数钱”的和谐画面。

专家称电信联通垄断案是广电与电信之争延续

专家称电信联通垄断案是广电与电信之争延续

让广电参与竞争,打破电信垄断,本是12年前“三网融合”的初衷。

其时,广电系统因不满租用电信线路费用过高,已在一两年前开始着手铺设自己的骨干网。

但当时“一网独大”的中国电信以广电网是重复建设为由加以反对。

/a/20111112/000090.htm专家称电信联通垄断案是广电与电信之争延续2011年11月12日09:37华夏时报郭冬颖我要评论(0)字号:T|T[导读]两个媒体在报道方向上的对垒,使得公众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刘刚教授分析认为,此次宽带反垄断实质上是广电和电信之争的延续,大前提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三网融合。

本报记者郭冬颖北京报道中央电视台11月9日播发的一则报道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二天的主流媒体均在醒目位置引述了这一报道内容: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如果事实成立,这两家企业将分别被处以数亿到数十亿元的巨额罚款。

业界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反垄断法》正式实施3年来,反垄断执法部门首次对央企展开的反垄断调查。

然而,仅事隔一天,一场原本颇吸引眼球的“反垄断”报道演变成了媒体之争。

11月11日,工信部直属的《人民邮电报》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为题,“驳斥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

两个媒体在报道方向上的对垒,使得公众越来越感觉这场所谓“反电信业垄断”的背景不一般。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刘刚教授分析认为,此次宽带反垄断实质上是广电和电信之争的延续,大前提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三网融合。

向央企开刀“昨天下午,国家发改委把我们两家电信运营商叫去开了个会,中国联通由副总经理李刚带队。

”11月11日下午,关于电信联通涉嫌反垄断一事,中国联通综合部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央视在报道中援引了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的话称,“我们已经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2/3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

中国电信及联通垄断案

中国电信及联通垄断案

承诺内容:
中国电信承诺: 1、尽快与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骨干网运营商进行扩容; 2、同时降低与中国铁通的直联价格,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 质量,实现充分互联互通。 3、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管理,按照市场规则公 平交易,并梳理现有协议,适当降低资费标准 4、将大幅提升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宽带接入速率,五年内公 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并立即着手实施 中国联通承诺: 1、2012年底,公众用户4M及以上速率带宽普及率将达到 50%以上。 2、积极配合其他骨干网运营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互联互通 质量。 3、公司将进一步下调公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资费水平。”
申请中止调查
2012年12月2日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价格检查与反垄 断局处证实,该局已收到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 要求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正依法审理。 是否终止针对电信和联通的反垄断调查,要依据相关 法律规定和程序才能确定,同时还要看企业如何整改,以 及对声明中所承诺的内容的具体落实情况如何。 相关法条: 《发垄断法》第45条第1款:“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的涉嫌垄
有关调查结果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透露,已 基本查明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肯 定是具有支配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两家企业利用市场 支配地位,对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没 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两家公司给出的价格就会优惠一些, 这在反垄断法上,叫做价格歧视。
影响
1、网民拍手叫好 2、股票起伏 3、未来广电的整合进度有可能加速,“三网融合”得到实 质性推进。 4、加速中国移动(微博)和广电获得宽带运营牌照,从而大规 模进入宽带接入市场。
股票起伏
• 截至11月11日,中国联通A股以单日下跌0.37%报收5.32 元;H股以单日上涨0.618%报收16.28港元。 • 11月9日至11日,中兴通讯下跌了1.04%、日海通讯下跌 0.51%,烽火通信则没涨没跌,只有光迅科技上涨了1.85 %

案例 中国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现象调查

案例 中国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现象调查

中国电信与联通涉嫌垄断遭调查【摘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打破垄断到形成垄断,风风雨雨经历了将近30年,本案例将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历程说起,描述他们的涉嫌垄断现状,以及介绍发改委、央视、中国邮电报及广电系对此事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垄断;反垄断2011年11月9日,我国发改委证实正在就价格垄断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调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事实成立,两家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这是自反垄断法2008年生效以来,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第一件涉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反垄断案。

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历程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是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

但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不盈利甚至亏损,电信基础设施及服务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

政府开始实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并放松价格管制,采取对邮电业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允许邮电部门征收电话初装费等措施。

优惠政策带来电信业的迅速发展,1979年至1995年,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达2700亿元,其中约1/3来自电话初装费。

但在此过程中,电信业政企合一体制下的行政性垄断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电信服务高价低质很不满意。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拉开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序幕。

中国联通的成立是我国电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我国电信业乃至国内垄断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首例。

为了尽快在基础电信市场形成竞争格局,国家将扶持中国联通,使其尽快形成较强的竞争实力,作为电信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推进。

但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并没有形成,联通公司的资产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1998年其营业额也仅为中国电信的1/112。

1999年4月14日,国家提出了扶持联通发展的一揽子建议:一是将正在组建的中国寻呼集团公司成建制划入联通公司;二是我国CDMA移动通信网建设与经营统一由联通负责;三是将1998年国家发行的1000亿元财政债券中用于支持联通公司的10亿元转作国家资本金;四是同意联通建立国际出入口局,开办国际电信业务;五是信息产业部要根据联通公司发展的需要,从信息产业系统选调部分通信经营管理和业务技术骨干,充实到联通公司。

“典型”宽带反垄断:电信联通千亿营收受威胁

“典型”宽带反垄断:电信联通千亿营收受威胁

移动和广电系统都没有宽带业务牌照。而工信部拥有发放基础网络运营商牌照和国际互联网出口的批准和管理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则拥有90%以上的国际互联网出口资源,并因此向其他宽带运营商收取费用。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牢牢把控着互联网的接入和网间结算,所有运营商都要掏钱买他们的宽带出口。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骨干网像主干道黄河和长江,北方和南方的母亲河。南方21省是电信的地盘,北方10省是联通的地盘,而接入网就像长江支流嘉陵江等,如果你要流动上网,必须要连到主干道长江才能和外界相通。
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骨干网络资源垄断下的行业状况是:宽带业务支撑了拥有垄断资源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利润增长,而99%的广电网络运营商和大部分二级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却处于亏损的边缘。
“此次事件对于广电来说,的确是一个机会。”三网融合研究专家吴纯勇对本刊记者表示。
自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以来,广电电信争夺战开始步入白热化阶段。
觊觎者广电尚需“修内功”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信业垄断第一案在主流媒体及电信行业专家之间掀起轩然大波的真正原因是:三网融合的艰难推进以及广电、电信双方的利益争斗在此事件中得以充分体现。 广电方面希望发改委彻查,态度坚决。此时,广电总局打起了自己的算盘:自己不能介入三网融合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牌照”,现在还不具备宽带经营权,争取尽快得到发展宽带业务的基础网络运营商牌照,进入电信行业,并在三网融合中继续保持对广电网络的独家管理权。这也是广电积极参与反垄断调查的主要原因。
之前,具有国际出口的互联单位一共审批过9家,其中经营性互联网络供5家,最后整合为3家,即: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吉通、网通)、中国移动(铁通)。

工信部主管媒体逐条批驳央视

工信部主管媒体逐条批驳央视

工信部主管媒体逐条批驳央视2011-11-12 08:18:16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有11817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21)9日,央视一组关于“电信、联通涉嫌垄断,遭发改委调查”的报道让公众的视线集中在了此前并不为人所关注的宽带接入领域,一时间指责两家运营商凭借垄断地位造成宽带资费居高不下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戏剧性的是,昨天工信部下属的通信行业媒体《人民邮电报》却以头版大半版的文章对央视的报道提出了质疑,称央视在“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人邮》逐条批驳央视面对央视的报道,当事的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选择了低调应对,反倒是工信部主管媒体《人民邮电报》主动向央视开炮,为运营商喊冤。

央视报道:发改委已经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

如果证据确凿事实成立,将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10%的罚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元的罚款。

《人邮》驳斥:“互联网接入”分为不同领域,发改委此次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的调查,是针对SP接入市场而不是公众市场,SP接入市场不涉及普通用户。

据了解,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每年从SP接入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只有不足2亿元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

央视报道: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于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对于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的价格更优惠。

《人邮》驳斥: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除了电信联通,还有包括中国移动、中国铁通等其他经营单位。

专线接入市场各家收入所占比例,至今没有任何部委和机构发布过数据。

央视报道: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人邮》驳斥:中国地域宽广,农村和偏远地区所占面积大,宽带建网的难度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不可同日而语;我国也尚未把宽带上升到国家战略。

>>记者调查资费与收入不匹配我国的宽带业务资费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究竟有什么差距呢?北京联通针对家庭用户的宽带,1M包月138元、2M包月168元、4M包月258元等。

电信与联通遭遇反垄断调查:“垄断门”中的是与非

电信与联通遭遇反垄断调查:“垄断门”中的是与非

兆 5美元 ,G是 50 1 0 0美元 ; 而我 国的结 融合只能是“ 空中楼阁” 。打破电信运营 起 草《 反垄 断法 》经过 1 年 的历程 , , 3 在
算价偏高。 电信专家侯 自强介 绍 , 据 过去
美 国宽带 的价格 是每兆 5 美元 , 当于 O 相
电信运营商交纳租用宽带出口的费用。” 间利益纠纷驱动 ,王晓晔认为 , 是作 ” “ 但
没有 宽带 带宽 ,广 电的宽带 战略 以
1 G的价格 是 500 00 美元 , 如今美国是每 及建 筑在 此基 础上的由广 电主导 的三 网
以向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切互联网活动
收取“ 买路 钱”而收取的标准 , , 两巨头拥
01 . 以 5 供商出租带宽业务的价格 、 数量及营业 到中国电信 21 年预计收 入的 3 %, 有相当大的任意决定权。
额等相关信息。
这 种垄断的第一个后Biblioteka 是 ,网 间结 q 裔 p
霸 翱
“ 年上半年 ( 今 国家) 发改委价格 监督 入 资源近乎完全 垄断的地位 , 令它 们对 予夺 ” 的大权 。 记 者了解到 , 目前 , 宽带市场 在宽带
生杀 位进行价格 歧视 , 认定违法 , 处以 检查 与反 垄断局接到举报后 ,就 立刻对 客 户和 众多小运营商 几乎拥有 了 “ 如果 将
上 一年 度销售额百分之一 以上 百分之十 以下的罚款 。 根据 其各 自 2 1 0 0年年 报 ;0 0年 , 21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 案展
开调 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 , 电信 、 中国
中国联通 在宽带接入及 网间结算 领域 是 接 入领域 里 ,5 9 %互联 网国际 出 口带宽 、

电信联通垄断

电信联通垄断
两家企业此次并未明确给出消除垄断的时间表。中国电信仅表示尽快与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骨干网运营商进行扩容,降低直联价格。中国联通的公告则更为模糊,称“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互联互通质量”,对于整改具体措施未明确表述。
就在电信宽带反垄断调查可能要不了了之的节骨眼上,一份《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再次将社会关注点锁定在宽带问题上。几天前,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称,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假宽带”,即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而中国内地网民实际每月为1Mbps宽带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这一词汇也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之一。不过,电信行业内专家普遍对这一报告提出了质疑。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透露,已基本查明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两家企业共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支配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两家企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两家公司给出的价格就会优惠一些,这在反垄断法上,叫做价格歧视。
据经济之声报道,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互联网专线接入价格情况进行调查后,中国电信今天下午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相关声明,表示将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查工作,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对有关价格行为进行了全面自查。
中国电信表示,通过自查,发现与其他骨干网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质量未完全达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没有实现充分互联互通。同时,在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专线接入业务方面,价格管理不到位,价格差异较大。
据央视报道,国家发改委日前证实,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能被处以数亿至数十亿元的巨额罚款。

电信联通垄断案: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

电信联通垄断案: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

/11/1112/09/7IL9QROO000915BE.html电信联通垄断案: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2011-11-12 09:14:41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有7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中国反垄断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默默悬挂了3年之后,出人意料地落到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头上。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9日中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接受央视独家专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消息一出,业界震惊,舆论鼎沸。

有人大声叫好,认为这是“互联网界的福音”。

有人说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是体制下的部门利益争夺“闹剧”。

一份尚在进行中的垄断调查根据新华社记者掌握的信息,今年4月下旬,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后改为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下达了调查通知。

6月份,发改委通报初步调查结论:认定两公司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涉嫌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并拟按照有线宽带接入总体收入的1%-10%进行罚款。

两公司随后分别提交了为自己辩护的反馈意见书。

10月17日,发改委就有关情况征求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法院和工信部意见。

会上,各方意见分歧较大,比较集中的观点是此乃大事,在证据还不充足的情况下,需谨慎从事。

发改委在会上表示,将就有关方案在征求国资委和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意见后上报国务院。

11月9日中午,在发改委未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见之前,李青通过央视披露了反垄断调查情况。

据了解,整个调查过程本来是严格保密的,相关企业的员工甚至被要求在谈话记录上签名确认,“就像接受警方询问一样。

”因此,报道一出,相关各部委除了感到吃惊,还有些尴尬。

而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股价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暴跌和一系列诡异的变化,目前尚不能排除国际资本市场大鳄闻到血腥味而杀入的可能性。

电信联通垄断案解读:中国移动或获固网牌照

电信联通垄断案解读:中国移动或获固网牌照

电信联通垄断案解读:中国移动或获固网牌照2011年11月10日01:26第一财经日报马晓芳我要评论(69)字号:T|T昨天中午,据央视报道,发改委已经启动了对中国电信(微博)(00728.HK)和中国联通(微博)(600050.SH)的反垄断调查。

消息一出,立刻在整个电信行业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在央视的采访中指出,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总共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他们利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给竞争对手出高价。

如果按照中国电信一年宽带收入500亿元,以及中国联通一年宽带收入300亿元计算,一旦中国联通和中国联通的反垄断被认定,将被处以1%~10%的罚款,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罚款金额将高达数亿到数十亿元。

实际上,无论是谈到电信市场还是谈及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垄断”都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汇,但这次将反垄断之矛指向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宽带接入,从消费者感受来看,对该垄断的感触远没有对其他领域那么强烈,因此这项反垄断行动多少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发改委之前一直在对电信和联通进行调查,但尚未得出结果,此次发改委直接对媒体表态,而且由央视报道,还是被业内人士认为颇具深意。

调查源于“举报”李青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

”也就是说,此次反垄断调查源于“举报”,至于举报方是谁,虽然记者拨通了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相关人士的电话,但对方一直未接听。

李青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发改委主要调查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特别是采用了价格歧视,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了高价。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宽带市场竞争格局。

在中国宽带市场,主要有三类厂商,一是电信运营商;二是广电系统,即以广电总局网络信息中心为龙头,包括各地有线电视台;三是第三方力量,如长城宽带及一些系统集成商,如蓝波万维、聚友网络、北大方正、电信通、歌华有线(600037.SH)、中电飞华等企业。

发改委发起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反垄断调查

发改委发起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反垄断调查

发改委发起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反垄断调查调查内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一)案件始末调查根源:2010年下半年发生的广东铁通断网事件2010年8月上旬,中国电信要求各省公司对高带宽和专线接入进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外,清理其他所有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流入,这一规定迅速引发行业内的震荡。

所谓“穿透流量”,是指一些公司在中国电信购买带宽后并不自己使用,而是转手卖给其他运营商赚取差价。

按照工信部规定,为补偿中国电信和联通的骨干网投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只要用户上网产生网间流量,其他运营商都要向它们进行单向结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国电信却予以差别定价,以高于其他客户的价格,向其他的款待接入商进行网间结算,以此抬高竞争对手的带宽接入成本,其定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价差最高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

于是一些运营商通过“穿透流量”这一办法,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接入电信骨干网,但是此次中国电信斩断“穿透流量”之举,令这些接入运营商遭受重创。

2010年8月12日至9月9日,27天之内,仅广东铁通就爆发了37477件用户投诉,38443户用户拒绝缴费,并有28210户用户面临退网。

据业内人士估测,这场清理波及的互联网用户可能超过1000万。

2011年4月下旬,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发垄断局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下达了发垄断调查通知;6月发改委通报初步调查结论:认定两公司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涉嫌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并拟按照有线宽带接入总体收入的1%-10%进行罚款,两公司随后分别提交了为自己辩护的反馈意见书;10月17日,发改委就有关情况征求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法院和工信部意见。

会上,各方意见分歧较大,比较集中的观点是此乃大事,在证据还不充足的情况下,需谨慎从事。

发改委在会上表示,将就有关方案在征求国资委和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意见后上报国务院。

电信联通申请中止反垄断调查 承认存在价格歧视

电信联通申请中止反垄断调查 承认存在价格歧视

电信联通申请中止反垄断调查承认存在价格歧视“电信联通两巨头涉嫌反垄断案”自11月9日曝光以来又有重大进展。

电信、联通昨日在官方网站同时发出声明,称已向发改委提交要求“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并承认企业在互连互通以及价格上确实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同时承诺整改,将提升网速并降低宽带资费。

发改委反垄断局副局长此前表示,发改委对于电信、联通两公司的调查主要是针对两点:一是两公司自身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二是两公司对于与自身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予歧视性价格。

从近日电信联通的声明来看,两企业都承认了此前发改委指出的针对不同宽带接入商的价格歧视情况。

两家公司声明均提到,自查中发现在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专线接入业务方面,“价格管理不到位、价格差异较大。

”电信和联通随后承诺,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管理;实现充分互联互通。

电信还表示,将梳理现有协议,适当降低资费标准。

此外,还将尽快与联通、铁通等骨干网运营商进行扩容。

由于电信和联通在宽带接入领域内的垄断造成用户市场资费难以下降的问题,两家公司也在声明中承诺,“十二五”期间,将大幅提升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宽带接入速率。

电信还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时间表,“五年内公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并立即着手实施。

”昨日有网友提出疑问,如今电信和联通提出中止调查申请,这是否意味着反垄断调查将不了了之?北京市铭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赵辉表示,按照《反垄断法》中规定的程序,被调查者可以提出申请中止调查,并对于垄断行为予以整改。

目前两家企业的申明说明,通过执法机构的反垄断调查,企业已认识到了自己的垄断行为,并且予以整改。

这是反垄断调查取得非常重大的进展,也是一个良性的互动。

对于此后发改委还会不会对两家企业进行数亿元的罚款,发改委并未予以回应。

对此,赵辉表示,反垄断的目的并不是要处罚哪家企业,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平市场竞争,消除垄断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只要两家企业进行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消除了垄断行为,就可以认为是取得了重大进展。

关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垄断案件

关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垄断案件

关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垄断案件/dailymodule/blog_view.do?id=874218字体大小:大中小欧阳冬日发表于2011-11-10 08:41评论3条阅读505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被调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11月10日07时12分来源:新华社11月9日,一名营业员坐在上海淮海路数码广场中国联通营业柜台前。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介绍,发展改革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

权威人士表示,这两家电信公司宽带业务占全国的90%,已经形成垄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这将是我国反垄断法2008年生效以来国家查处的第一件涉及大型企业的反垄断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被认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企业将被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1%-10%的罚款。

新华社发(钮一新摄)11月9日,一名保安走出中国电信上海延安路营业厅。

新华社发(钮一新摄)发展改革委:电信和联通涉嫌垄断问题将很快有说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11月09日16时16分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江国成)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9日介绍,发展改革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

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权威人士表示,这两家电信公司宽带业务占全国的90%,已经形成垄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这将是我国反垄断法2008年生效以来国家查处的第一件涉及大型企业的反垄断案。

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被认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企业将被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10%的罚款。

对于社会热议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网络企业是否涉嫌垄断,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权威人士表示,只要消费者或用户有其他选择,就不是垄断。

且看电信业反垄断调查

且看电信业反垄断调查

且看电信业反垄断调查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23期2011年11月9日,央视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

或事实成立,上述两家企业将遭数十亿巨额罚单。

此消息出笼后,引起广泛期待。

魏文彪《信息日报》编辑反垄断反到央企头上是一种进步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利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对于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对于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的价格就要优惠一些,这种做法在反垄断法上叫做价格歧视。

而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样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行价格歧视,显然将会置其他竞争对手于不利地位,导致其难以正常参与相关市场竞争。

据了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垄断行为之所以受到相关部门注意,是源于部分企业针对2010下半年“断网事件”的举报。

中国电信此次斩断“穿透流量”之举,令其他接入运营商遭受重创。

2010年8月12日至9月9日,27天内,仅广东铁通就爆发了37477件用户投诉,38443用户拒绝缴费,并有28210用户面临退网。

而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样实施垄断行为,受害的绝不仅仅是其竞争对手,广大消费者同样是受害者。

因为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样对其竞争对手实行价格歧视,导致其竞争对手不能正常参与相关市场竞争,这样会影响与妨碍相关市场的竞争充分化,而消费者自然也就难以藉由充分市场竞争获得更为优惠的价格。

一份名为2011年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式分析与预测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而中国的宽带所以会出现这种“价高质低”现象,一定程度上显然与互联网接入市场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充分竞争有关。

然而一直以来,人们都可以看到,中国有关部门在反垄断上都存在着只对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对国有大型企业与央企垄断行为却置若罔闻的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1-09/135045712.html
央视曝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全文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1年11月09日12:55 来源:和讯科技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
和讯科技消息11月9日中午,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发改委反垄断局证实,已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进行反垄断调查,查明两公司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涉嫌垄断,若事实成立将被处数亿至数十亿罚款。

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不及美英日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但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业内评论指出,作为中国最大宽带接入及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商,中电信自身战略如因反垄断调查进行调整,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将带来巨大影响。

以下为节目实录:
不久前,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可以说令我国亿万网民大跌眼镜。

这份名为《2011年蓝皮书的中国信息化形式分析与预测》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排名全球第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1兆每秒网速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到四倍。

今日有消息称,相关部委已就宽带接入问题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有可能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

就这个社会普遍的问题,我们的记者也独家专访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

李青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启动了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监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李青:基本查明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它们俩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是利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对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它给的价格就要优惠一些。

这个在《反垄断法》上我们叫做“价格歧视”。

李青说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间直连宽带为261.5G,仅占两公司拥有1078G国际出口宽带的24.3%。

从互联质量看,两公司2011年1至9月骨干网互联时延为87.7至131.3毫秒,丢包率为0.2至1.9%,均不符合原信息产业部《互联网骨干网兼互联网服务暂行规定》时延不得高于85毫秒,丢包率不超过1%的要求。

这也就表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

李青:相当于这两张网没有合到一起。

那么我作为用户,我接入一个ISP服务商,通过它我接入网络,我不可能再去接,那么就需要它把两个大网都接起来。

那么光是这一下,我觉得作为接入成本来讲,它就是双份的。

再一个它没有互联互通,网民的上网速度也受影响。

据有关部门的初步估算,如果能够推动市场上形成有效竞争,未来五年可以促使上网价格下降27%至38%,至少为消费者节约上网费用100到150亿元。

记者:如果事实成立的话,依据我们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处置呢?
李青: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至10%的罚款。

那么对中国电信来讲,它的互联网接入的收入是相当高的,一年大概有500个亿,对于中国联通来讲,大概一年不到300个亿。

如果最后经过我们案审的话,如果事实成立,定性准确,我们处罚大概在1%至10%罚款的范围内。

记者根据初步推算,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