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灰关联投影的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性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

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

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摘要:配电网的形成是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三大系统之一。

其自动化配网工作模式的形成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充分需求的体现,是电力系统应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及战略化设计理念的又一例证。

因此,本文从实现配网自动化的角度出发,对其实施的依据、方式、设备选择、通信系统设计进行了充分、科学的论证,有利于我国供配电企业在科学的指导中逐步建立一体化、自动化的电力服务系统。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电网电力系统1 配网自动化概述1.1 配网自动化的提出配网自动化包括配电自动化系统及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统一配电GIS平台下,以配电SCADA系统为配电网实时监控中心,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控、调度、事故处理及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以配电管理为生产、运行的核心,通过可监视、可定制、可控制的操作,实现出线管理、负荷管理、供用电管理等供、配、用电多个环节工作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建设,是一门综合复杂集自动化结构设计、供配电实施、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等综合学科于一身的庞大管理系统。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提出将电网中所有智能化的装置以最优化的思想、最便捷的设计、最节能的方式统一起来,构成了一个无论从电网结构还是从安全控制、保护、管理与服务方面均能以最强大的能力适应电力使用需求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因此,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提出能充分的改善我国电力系统服务能力不强的局面,体现了我国电力系统、能源企业创新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1.2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突破点及创新点与国外先进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相比,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进程还处在不断探索的初级阶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电力系统偏重于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投入,却忽视了对配网综合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技术投入、设备使用、生产环境建设等方面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我们对国外的DMS发展历程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针对其智能性的自动就地控制及近远程可选控制方式加集中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的控制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实现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重大突破。

基于博弈赋权和灰色关联投影的电网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基于博弈赋权和灰色关联投影的电网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卢 丹1,许长清",张琳娟",王利利",王彦文%,孙燕盈%
(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 ;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北京100083)
摘 要:为了对风险形式多样化的电网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赋权和灰色关联投影的电网综合风险评估方
Abstract: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isk of power grid with diversified risk forms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a comprehen­ sive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power grid based on the game weighting and grey relational projection was proposed. Firstly,by analyzing the risk factors facod by the modern power grid ,an index system of risk assessment was re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 pects of grid structure,operational status and eneray supply. Secondly,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t wlues of the inde­ xes were inteyrated based on the game weighting model,se as to furthest eliminate the weight deviation caused by the single weighting method. Thirdly,the projection wlues of risk index samples on the idevl solution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grey relation projection mod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risk of power grid was represen/d with the optimal membership deyree of risk index samples to the neyative idevl solution.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rrectness of this method were verified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n power grid were revsonable and reliable, which can provide a cortain guidanco for the power grid to form the dispatching and planning decision. Key words :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f power grid ; risk assessment index ; game weighting ; grey relational projection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21)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21)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21)1.[单选题]“三遥”DTU整机功耗不大于( )VA。

A)35B)40C)45D)50答案:C解析:2.[单选题]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中,横向安全隔离装置(反向型)用于(____)的单向数据传递,实现两个安全区之间的非网络方式的安全的数据交换A)控制区到非控制区B)生产控制大区到管理信息大区C)非控制区到控制区D)管理信息大区到生产控制大区答案:D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通信故障与信通联系3.[单选题]终端的机械机构不需防护(____)A)动物B)潮湿C)火灾D)灰尘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终端箱外观锈蚀及变形检查4.[单选题]配电自动化遥信正确率的定义是( )A)遥信正确次数÷遥信动作总的次数,匹配时间为15秒,遥信事件发生在SOE时间之前B)遥信正确次数÷遥信动作总的次数,匹配时间为15秒,遥信事件发生在SOE时间之后C)遥信正确次数÷遥信动作总的次数,匹配时间为10秒,遥信事件发生在SOE时间之后D)遥信正确次数÷遥信动作总的次数,匹配时间为10秒,遥信事件发生在SOE时间之前答案:B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联系主站调试设备5.[单选题]电力设施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是由( )首先提出的。

A)美国B)日本C)德国6.[单选题]该班员画了一段线路,其中某个杆塔的杆塔性质错误,需要( )操作才能把杆塔性质修改过来。

A)杆塔转换B)杆塔重排C)杆塔转换D)杆塔拆分答案:A解析:7.[单选题]选择电流互感器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主要参数包括( )。

A)额定电压B)额定变比C)准确度等级D)额定容量答案:B解析:8.[单选题]PT、CT、柱上断路器等户外设备,其电缆引出线必须做好( )措施A)绕包B)绑扎C)防水D)防火答案:C解析:9.[单选题]电流集中型馈线自动化进行故障定位的判据为:( )A)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中有且只有一个流过故障电流B)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均流过故障电流C)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中至少有一个流过故障电流D)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中最多有一个流过故障电流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使用升压仪器10.[单选题]101规约中信息对象地址分配中,遥信信息的对应地址为( )。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61)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61)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61)1.[单选题]配电终端应具备()功能,防抖动时间可设,支持上传带时标的遥信变位信息;A)遥信防抖B)遥控防抖C)遥测防抖D)通信防抖答案:A解析:2.[单选题]工作地点有可能误登、误碰的邻近带电设备,应根据设备运行环境悬挂( )标示牌。

A)“从此上下!”B)“在此工作!”C)“止步,高压危险!”D)“当心触电!”答案:C解析:3.[单选题]()通常由配电终端根据所采集数据通过计算后触发,一般反映设备保护信息、异常信息等A)物理遥信B)虚遥信C)计算遥信D)实遥信答案:B解析:4.[单选题]主站系统设备年可用率()A)≥97.6%B)≥99.9%C)90%≥95%≥99%D)30答案:B解析:5.[单选题]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且高压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____)mm2A)16B)25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终端箱接地检查6.[单选题](中级工)除配变终端外,其它终端应能判断线路()等故障。

A)相间和单相B)零序故障C)小电流D)大电流答案:A解析:7.[单选题]( )聚合跨域数据,按照统一模型进行清洗、转换、整合,实现数据标准化、集成化、标签化统一存储,沉淀共性数据服务能力,提供数据资源、数据分析和数据标签等共享服务。

A)数据中台B)技术中台C)业务中台D)项目中台答案:A解析:8.[单选题]三芯电缆中间接头应选用( )接头。

A)接续B)连续C)绕包D)直通答案:D解析:9.[单选题]当采用无线专网时,应配置( ),实现无线网络与安全接入区的隔离。

A)正向隔离B)硬件防火墙C)纵向加密认证装置D)电力专用横向安全隔离装置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初级工)二遥标准型馈线终端不少于()个串行口和()个以太网通信接口A)1,1B)2,2C)2,411.[单选题]在电网企业班组生产实践中,普遍实形以( )为主的现场作业标准化流程。

A)“一票两制”B)“两票两制”C)“两票三制”D)“三票三制”答案:C解析:12.[单选题]配网馈线自动化故障分析时,主站根据配电终端传送的故障信息,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快速自动定位故障区域,依靠的是(____)A)故障信息B)无线通讯C)光纤通信D)运行经验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维护中压配电网网络拓扑、设备参数及运行数据13.[单选题]( )不是DTU的结构类型?A)遮蔽卧式B)户外立式C)组屏式D)罩式答案:D解析:14.[单选题]因涉及接收( )转发变电站出线开关信息、维护线路配置信息及维护主配网模型的需求,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的维护工作多在主站端进行。

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探讨

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探讨

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探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配网自动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网络的相互配合和协同工作,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了配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配网自动化增加了带电作业的风险。

在传统的配网运维模式下,带电作业通常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亲自上电杆进行操作,而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对配电设备的操作,减少了人员上杆作业的需求。

这也意味着操作人员不再亲自接触设备和现场环境,导致对现场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容易产生遗漏和误操作。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故障可能会引发设备异常工作,进一步增加了带电作业的风险。

配网自动化降低了带电作业的技术门槛。

传统的带电作业需要维修人员具备较高的电气知识和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操作和维护。

而配网自动化系统可通过图形化界面和智能化操作来完成大部分的任务,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虽然这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难度,但也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对带电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下降,从而忽视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长期下去,会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产生不良影响。

配网自动化提高了带电作业的效率。

由于配网自动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配电网的各项指标,使得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带电作业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避免了因带电作业延误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远程掌控,可能进一步麻痹了对现场工况的重视,容易忽视设备的运行异常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控制。

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电气知识和技术能力。

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确保其正常运行。

完善带电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灰色关联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相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

灰色关联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相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

o p t i mi z e t h e p a r a me t e r s t o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n e t wo r k s e c u i r t y s i t u a t i o n a s s e s s me n t mo d e 1 . F i n a l l y i t c a r r i e d o u t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e x p e r i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6 9 5 . 2 0 1 3 . 0 6 . 0 6 8
As s e s s me n t o f n e t wo r k s e c u r i t y s i t u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g r e y r e l a t i o n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s u p p o r t v e c t o r ma c h i n e
WA NG C a i ・ y i n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l e c t r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u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u z h o u A u h u i 2 3 4 0 0 0 ,C h i n a )
入 到 支持 向量机进 行训 练 , 采 用改进 粒子群 算 法优 化 支持 向量机参 数 , 建立 网络安 全 态势评估 模 型 , 最后 采 用数
据集 K D D C u p 9 9对模 型性 能进行 仿 真 测试 。仿 真结 果 表 明 , 该 模 型 可 以准 确 、 客 观 地 对 网络 安 全 态 势进 行 评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考试(试卷编号111)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考试(试卷编号111)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考试(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公司安全监察部每( )对各车间安全工器具进行抽查,所有检查均要做好记录。

A)月B)季C)半年D)年答案:C解析:2.[单选题]同一型号的架空三相输电线,相间距离增大其线路对地电容(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3.[单选题]配电终端具有历史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存储不低于()条事件顺序记录、30条远方和本地操作记录、10条装置异常记录等信息。

A)256B)128C)512D)1024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维护与归档配电终端基础台账4.[单选题]()应用于公用变压器、专用变压器,是配电自动化向0.4kV侧的延伸节点。

A)TTUB)DTUC)FTUD)DDU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配电自动化理论知识掌握情况5.[单选题]钳形电流表使用完后,应将量程开关档位放在( )。

A)最高档B)最低档C)中间档解析:6.[单选题]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FTU的性能要求。

A)统计功能B)事故记录C)远程通信功能D)优化功能答案:D解析:7.[单选题]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简称()。

A)FTUB)DTUC)TTUD)FDU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维护与归档配电终端基础台账8.[单选题]配电网运行监控(SCADA)是架构在( )基础平台上的配电网调度最核心的具体应用。

A)配电自动化系统B)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C)配电自动化D)配电自动化终端答案:B解析:9.[单选题]( )是安全工器具归口管理部门。

A)公司基层班组B)车间C)公司安全监察部D)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答案:C解析:10.[单选题]以下属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 )A)状态估计B)解合环分析C)网络重构D)负荷转供答案:D11.[单选题]380 V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标称电压的( )。

A)±10%B)±8%C)±7%D)±5%答案:C解析:12.[单选题]D30配电终端类型代码表示是()终端。

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及防护策略

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及防护策略

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及防护策略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用电服务。

同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也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然而,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提高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网络安全性是保证电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电力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防范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和用户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风险;防护1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优势1.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电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

然而,传统电力建设标准的限制却制约了配网设备的运行状况,使得配网变电站及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未能及时、全面掌握。

这种情况导致电力维护及故障查找、处理滞后,进一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大力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管理配电网设备的运行。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对配电网的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同时,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使电力供应更加安全、可靠,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除此之外,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电力获得感。

在以往的电力供应中,用户往往需要手动操作开关来实现用电的控制。

但是,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来控制用电,实现对电力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1.2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提高了电力部门工作效率在现代社会,配电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供电企业的中枢,承担着将电能传输到客户手中的重要任务。

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及技术问题的探讨

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及技术问题的探讨

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及技术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推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

本文从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和技术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包括能源效率的提升、供电可靠性的保障、供电质量的提高和降低维护成本等。

其次,对配网自动化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智能算法等方面。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能源效率、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算法正文:配网自动化是指在现有配电网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通讯、控制、计算、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电能的高效、安全、可靠、节能供应和运行管理。

其核心是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将用户和配电公司的供电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供电和监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配网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高质量的电能服务,同时也可以帮助配电公司更好地管理和优化配电网的运行。

因此,配网自动化已成为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

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1. 能源效率提升:配网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网中电力负荷的精细调控,减少无效供电,提高供电效率。

2. 供电可靠性保障:配网自动化可以实现对供电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的自动切换和自动恢复,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供电质量提高:配网自动化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电网参数,减少电压波动和谐波等问题,提高供电质量。

4. 降低维护成本:配网自动化可以实现对配电变电站、线路等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降低了对维护人员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

配网自动化的技术问题:1. 通信技术问题:配网自动化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如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以保证通信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2. 数据处理技术问题:配网自动化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高效地处理和管理这些数据信息是关键之一,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

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及防护策略

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及防护策略

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及防护策略自动化的电力系统配电网构建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一致,对于电力企业的成长和提高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尤其在当前的计算机科技普及的背景下,提升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度对于保障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效能,电网企业正在大力促进配电网络的自动化科技的进步。

我们希望借助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对配电设施及其运行状态进行高效的跟踪,以此来优化故障的解决方案。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我们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拥有实时监控的功能。

这个系统通过使用主站网络的服务器、数据库以及检测工作平台等设备,通过对每一个功能单元的即时监控和控制,我们可以收集到与配电系统运作有关的电流、功率以及电压的数据。

这不仅方便了电力部门的管理者,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整体规划和管理配电网的各个环节,从而极大增强了配电线路的设计效果。

此外,这有利于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察觉到配电网的不正常状态,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确保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和稳定。

利用电网的终端设备,我们能够对配电网络的自动化路线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这些设备具备自我检测和识别配电网络错误的功能,并且能够精确地定位错误区域,这将为电力维护工程师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使他们能够迅速进行修复。

这不只是加快了电力供应的恢复过程,同时也保证了电网各个功能模块的稳定性,避免了大范围的问题出现,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对配电网的电力供给进行即时跟踪,我们可以对这些电力供给做出适当的管理与防护。

然后,我们会借助远程操作的智能开关和调节的载压设备来调整这些设备的运作,从而精确地观察并调整配电网的负载分布状态。

当我们观察到某个地方出现了超负荷情况,就可以立即实施远程管理,以便迅速恢复正常用电。

这样做是为了通过有效地管理各个功能模块来确保配电网络的稳定运作,从而增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图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2 配网自动化技术基本特点首要的是,这个策略可以明显增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试卷编号111)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试卷编号111)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____)用于从管理信息大区到生产控制大区的单向数据传输,是管理信息大区到生产控制大区唯一数据传输途径A)防火墙B)正向安全隔离装置C)纵向加密装置D)反向安全隔离装置答案:D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通信故障与信通联系2.[单选题]“二遥”终端中,( )型终端是指用于配电线路遥测、遥信及故障信息的监测,能实现就地故障自动隔离,并通过光纤、无线公网、无线专网等通信方式上传至配电终端。

A)基本型B)标准型C)动作型D)自动型答案:C解析:3.[单选题]( )用于描述软件功能及性能等技术特征,并作为鉴别不同软件的重要参数。

A)配电终端制造商参数B)配电终端操作系统参数C)配电终端硬件版本参数D)配电终端软件版本参数答案:D解析: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那一项不属于配电终端越限类参数( )。

A)低电压报警B)高电压报警C)重载报警D)死区报警答案:D解析:5.[单选题]动作时限需满足在( )出口断路器保护动作前动作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断路器开关动作时间A)变电站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低压电网单线图绘制6.[单选题]PMS2.0系统标准数据变更审核环节不包括( )。

A)省公司审核B)国网北京经研院审核C)国网运检部审定D)变更申请人审核答案:D解析:7.[单选题]配网馈线自动化故障分析时,主站根据配电终端传送的故障信息,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快速自动定位(____)A)故障线路B)故障设备C)故障区段D)故障装置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通信故障与信通联系8.[单选题]配电网终端采用( )原理检测相间短路故障A)过流B)过压C)失压D)复压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标识、标牌检查9.[单选题]配电主干线路开关全部为( )时,配置缓动型分布式FAA)负荷开关B)断路器C)隔离开关D)跌落式熔断器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区分单线图中各元器件10.[单选题]缺陷处理指数=消缺发起及时准确率*( )+消缺及时率*( )+消缺验收及时率*( )A)0.3,0.5,0.2B)0.2,0.5,0.3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填写缺陷汇总表11.[单选题]由于E-mail服务会引入高级别安全风险,因此电力二次系统网络的(____)中禁止E-mial服务,以杜绝病毒、木马借助其进行传播A)管理信息大区B)控制区C)生产控制大区D)非控制区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通信故障与信通联系12.[单选题]在就地馈线自动化策略中,发生单相接地的非首端开关,将( )A)直接跳闸B)经过延时后跳闸C)等待首端开关跳闸后跳闸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联系主站调试设备13.[单选题]现场检验前,应确认配电终端的各种控制参数( )状态信息是否正确、完整。

配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实用性研究

配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实用性研究

配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实用性研究摘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业务来赖于强大的通信网作为支撑,以较好地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三遥”功能。

目前可供选择的通信方式有多种,本文根据配电网通信系统建设情况的需要,着重对包括光纤通信在内的三种通信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合理运行三种通信方式的优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优的通信方式,致力打造出高效快速、安全稳定且经济合理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满足用户对配电网自动化业务的需求。

关键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电力载波;gprs引言: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自动化终端设备、现代通信技术和一系列后台软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用户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要求日益提高,对系统各部分功能之间的协调性要求日渐增强,从而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配电自动化业务信息要能准确无误、安全可靠地从自动化终端传输到主站后台数据库。

可见,通信技术作为终端与后台之间的桥梁,直接影响到配电自动化业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特点配网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点多面广、分工明确的复杂网络,要求配网自动化通信网具备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可靠性高: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业务(遥信、遥测和遥控)经过通信网络到达配网主站。

由于配网自动化业务的特殊性,它要求必须有一个可靠的通信网才能把业务信息能快速、准确地传输给配网主站。

为确保配网自动化业务能安全可靠地运行,通信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性的特点,作为对配网自动化业务的强力支持。

(2)安全性高:安全生产理念至始至终都沉淀在整个电力行业中,配网自动化通信网所传送的配网自动化业务信息,如开关变位、故障电流等,这些信息的传输直接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所以,配电通信网组网方式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保证生产业务的传输安全,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经济性好:配电网系统站点覆盖范围广,数量多,要建设如此庞大的系统,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网络的建设。

配网自动化方案

配网自动化方案

配网自动化方案一、引言配网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配网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网自动化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维等方面的内容。

二、方案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配电系统的规模和特点,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包括主站、子站和终端设备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主站负责集中管理和监控配电系统,子站负责数据采集和控制操作,终端设备负责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设备。

2. 数据采集与传输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设备,实时采集配电系统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主站。

数据传输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

3. 智能分析与决策主站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实现故障诊断、负荷预测、设备状态评估等功能。

根据分析结果,主站可以自动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并下发指令到子站和终端设备。

4. 远程控制与操作通过通信网络,主站可以实现对子站和终端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

例如,可以远程开关某个断路器,调节某个电容器的无功补偿,或者切换某个负荷的供电路径。

远程控制和操作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系统的运维效率和响应速度。

三、方案实施1. 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系统供应商进行采购。

设备选型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兼容性等因素,尽量选择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设备。

2.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采购的设备进行系统集成,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进行系统调试时,要逐个检查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3. 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建立配电系统的数据库,存储和管理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历史记录。

数据库可以支持数据的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为配电系统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方案运维1. 系统监控与维护定期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浅论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应用

浅论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应用

浅论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应用【摘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力配网领域,配网自动化技术正逐渐成为配网运维的重要工具。

本文从综述浅论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分析现阶段配网运维存在的问题、探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案例分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以及展望配网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提高配网运维效率、优化供电质量、提升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作用,为未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运维, 问题, 优势, 案例分析, 发展方向, 结论1. 引言1.1 引言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高压输电线路传送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端,是实现电能供应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配电网运维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配网运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中的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度和分析,实现配电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优化电能的分配和调度,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减少事故率,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综述浅论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并对现阶段配网运维存在的问题、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优势、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以及配网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价值和意义,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综述浅论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网运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网络庞大、设备繁杂、负荷快速增长等问题。

传统的人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运维需求,因此配网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配网自动化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智能控制和远程操作,提高了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灰色关联投影法所有知网文章

灰色关联投影法所有知网文章

1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及其应用吕锋; 崔晓辉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01-25期刊18724分享2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吴开亚; 李如忠; 陈晓剑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0-30期刊41579分享3中国区域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周小柯; 吉生保中国科技论坛2011-01-05期刊832分享4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及应用李仕兵; 赵定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8-10期刊13293分享5生态敏感性的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模型及其应用赵晓慧; 严力蛟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05-30期刊16326分享6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水利工程开发中的应用门宝辉; 赵燮京; 梁川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08-30期刊41232分享7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张晶晶; 赵忠; 宋西德;张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8-10期刊827分享8基于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效益动态评价马骞; 杨子峰; 于兴修;刘前进水土保持研究2009-08-15期刊9334分享9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王宏兴; 王晓; 杨秀英;黄晓琴水土保持研究2003-12-30期刊3622分享10城市生态规划中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研究赵晓慧浙江大学2005-05-01硕士5611分享11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例李华斌; 严力蛟; 赵晓慧科技通报2008-09-15期刊1172分享12评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灰色关联投影法门宝辉; 梁川; 赵燮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29期刊18222分享13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中的应用袁晓宇江苏水利2004-12-28期刊17296分享14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朱辉; 隽志才公路交通科技2005-02-15期刊1425分享15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冯卫; 赵刚;邝飞飞; 顾贵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06-15期刊11162分享16选择节水灌溉方式的灰色关联投影法门宝辉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12-25期刊2313分享17改进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张启义; 王文涛环境工程2007-10-22期刊6154分享18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杨开云; 冯卫; 王亮; 朱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10-25期刊52分享19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油气回收绩效评价王卫兵; 王磊; 孙毅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02-15期刊3121分享20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王芸地下水2010-03-25期刊41621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多目标评价分析中的应用石国进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02-25期刊419分享22灰色关联投影法在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中的应用王礼沅; 李寿安; 张恒喜电光与控制2006-04-30期刊8134分享23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测度优先出版牛冲槐; 黄娟; 李秋霞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3115:25期刊87分享24灰色关联投影法及其在多目标评价中的应用石国进; 吴丹雯; 樊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10-28期刊8148分享25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工程项目评标中的应用刘钟莹; 卜龙章; 李泉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30期刊1293分享26攻击机空地作战效能的灰色关联投影评估模型张蕾; 查滔; 张喜斌电光与控制2008-09-15期刊5 91分享27作战飞机总体设计方案的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李东霞; 李为吉; 李寿安飞行力学2007-03-30期刊6 92分享28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在区域水质比较中的应用李如忠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2-09-30期刊1676分享29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龙德江广东水利水电2009-10-25期刊2143分享30基于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效益评价钟晓娟; 孙保平; 赵岩; 王多尧; 周湘山;王引乾; 冯磊; 邱一丹湖南农业科学2011-05-15期刊1116分享31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各种运输方式客运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刘晓佳; 孔祥臣; 施其洲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03-30期刊2 151分享32煤矿区冻土环境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曹伟; 盛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07-15期刊211分享33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测度——以中部六省为例牛冲槐; 黄娟; 李秋霞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1-10期刊81分享34基于灰色关联投影的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王晓欢; 王晓峰; 张晖; 常俊杰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5期刊119分享35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生态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邱一丹; 孙保平; 钟晓娟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06-30期刊93分享36水利项目投资决策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及其应用汤亚林; 韩家悦; 门宝辉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5-02-28期刊51分享37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公路运输枢纽综合评价任秀欢; 何杰; 刘小龙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10-15期刊2 73分享38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飞机生存力设计方案评估李寿安; 王礼沅; 张恒喜; 郭风; 董小龙电光与控制2006-02-28期刊5 85分享39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上的应用陈斌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03-15期刊3 59分享40基于灰色关联投影的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定量研究陈享莉; 丁桑岚; 李智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4-20期刊2 77分享41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威胁排序算法张超; 马存宝;许家栋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05-15期刊21分享42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的实证分析张振华; 吉生保中国物价2012-04-15期刊78分享43灰色关联投影法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措施选择中的宋永发; 方伟俊价值工程2009-0期刊3分享应用1-18 5 244灰色关联投影法在自行高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王强; 王巨海;胡建辉兵工自动化2006-05-3期刊3 83分享45基于线性规划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梁龙; 苗维亚价值工程2004-06-25期刊2129分享46基于灰色关联投影分析的矿井通风方案优化研究支学艺; 江小华; 黄洪祥黄金2010-03-15期刊1 79分享47导弹攻击系统综合评估的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法单鑫; 董文洪;李勇上海航天2007-10-25期刊2 67分享48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及应用王枫; 汤惠君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10-15期刊55分享49灰色关联投影法在矿井通风方案优化中的应用支学艺; 何锦龙; 江小华; 黄洪祥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02-15期刊1 63分享50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综合评价魏永华; 李月兴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08-15期刊43分享51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导弹发射车生存力设计方案评估刘博; 谭守林;张金巍电光与控制2010-05-01期刊66分享52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房地产投资环境优选研究陈基纯商业经济2011-03-1期刊68分享53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短期负荷预测相似日选择算法徐志刚; 王超电气开关2010-0期刊5分享8-15854灰色关联投影法在近程武器系统综合效能模糊评估中的应用曾家有; 王光源; 马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6-11-20期刊1 63分享55矿区规划环境评价中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的应用孟帅; 王翠红科学之友2011-08-15期刊41分享56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投影法在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刘仁; 卞树檀;周帅电子设计工程2013-02-2期刊17分享57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冬小麦控制排水方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蓝晶晶; 冯庆刚; 邵光成; 俞双恩; 陈立娜安徽农业科学2012-08-01期刊21分享58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军用运输机设计方案评选王永杰; 张喜斌; 李建伟; 张恒喜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15期刊44分享59灰色关联投影法在节水灌溉方案选择中的应用卢彦; 李光东北水利水电2010-04-15期刊33分享60景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张苗云; 王世杰; 袁向红; 王娟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2005-11-01中国会议1 45分享61灰色关联投影法在高校助学金评定中的应用梁瑛; 于育民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03-25期刊 6分享62景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张苗云; 王世杰; 袁向红; 王娟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2005-10-01中国会议32分享63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方法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研究谢雪燕; 胡国兵; 胡晓燕科技资讯2009-10-23期刊4分享64 灰色关联投影法在专陈斌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期分享业教学质量评价上的应用8-12-30刊4565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防空导弹武器效能评估王威; 陈永革; 赵英俊;李树彬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08-15期刊54分享66选择节水灌溉方式的灰色关联投影法门宝辉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06-30中国会议28分享。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随着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由于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特殊性,其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建立完善的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网络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使其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

要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防范网络攻击,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要注重对网络设备的安全维护和管理,及时修补安全漏洞,防止网络威胁的发生。

要加强对通信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威胁。

采用网络流量分析、入侵检测等手段,监测网络的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要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

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安全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单位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

与供电企业、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建立联络机制,共享网络安全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安全。

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安全是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安全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试卷编号161)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试卷编号161)

单位招聘考试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试卷编号161)1.[单选题]配电终端录波点数为不少于()点/周波。

A)40B)60C)80D)90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维护与归档配电终端基础台账2.[单选题]关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正确的说法是( )。

A)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属保护接地,电流互感器属工作接地B)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属工作接地,电流互感器属保护接地C)均属工作接地D)均属保护接地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柜二次控制仪表室应设有专用独立的接地导体,截面不小于( ),铜排两端应装设足够的螺栓以备接至等电位接地网上。

A)50mm2B)100mm2C)150mm2D)200mm2答案:B解析:4.[单选题]不要办理许可手续的配电第二种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人向( )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后给予办理。

A)值班调控人员B)工作票签发人C)工作许可人D)运维人员答案:B解析:5.[单选题]配电主站主要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配电网应用软件组成A)隔离装置B)服务器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系统应用软件的启、停操作6.[单选题]全自动方式FA与交互式FA相比,好处是()A)可靠性更高B)故障定位更准确C)故障处理更快D)两者相同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配电自动化理论知识掌握情况7.[单选题]RS-232的母头(孔式接口)引脚3的定义是( )。

A)发送B)接收C)信号地D)数据准备好答案:B解析:8.[单选题]UPS的充电器由( )和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

A)二极管三相全控整流桥功率电路B)晶闸管三相全控整流桥功率电路C)晶闸管三相半控整流桥功率电路D)二极管三相半控整流桥功率电路答案:B解析:9.[单选题]安装在户外(含遮蔽场所)的配电终端防护等级不得低于GB/T4208规定的IP()的要求。

A)20B)45C)55D)67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维护与归档配电终端基础台账10.[单选题]( )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数据源。

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11)

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11)

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104规约中历史数据文件分定点、极值、SOE记录、遥控记录等文件类型,采用( )传输。

A)邮件服务B)文件服务C)应用服务D)信息服务答案:B解析:2.[单选题]“三遥”站所终端DTU必备功能:具备( )位置遥信处理功能,支持遥信变位优先传送A)双B)四C)五D)六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联系主站调试设备3.[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蓄电池储存应符合的要求( )。

A)储存环境干燥通风,严禁受潮、雨淋B)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过热危害C)避免受到外力损坏D)存放前应进行充分放电答案:D解析:4.[单选题]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线路故障时网络负载率≤( )%A)10B)20C)30D)40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联系主站调试设备5.[单选题]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 )后方可恢复作业。

A)上级领导同意B)处罚C)批评教育D)纠正6.[单选题]工PMS2.0系统作任务单的完成阶段包含填写状态、执行状态、取消状态、完成状态及( )。

A)已分配班组B)已分配工区C)延期后取消D)延期到下周计划答案:B解析:7.[单选题]104通讯规约中,服务器端TCP端口号默认采用( )端口号。

A)2404B)8080C)21D)80答案:A解析:8.[单选题]IEC60870-5-104规约中,应用参数中ASDU公共地址占用( )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占用( )个字节,传送原因占用( )个字节。

A)2,3,3B)2,3,2C)1,3,2D)2,3,1答案:B解析:9.[单选题]SVG图形遵守的语法是( )A)XML语法B)VC语法C)Java语法D)txt文件答案:A解析:10.[单选题]101规约中链路控制域的链路功能码是属于该字节的哪几位A)D2~D0B)D3~D0C)D4~D0D)D4~D111.[单选题]电压-电流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在布点时,变电站出线到联络点的干线分段及联络开关采用分段器,分段开关宜不超过( )个A)1B)2C)3D)4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维护中压配电网网络拓扑、设备参数及运行数据12.[单选题]测控单元是配电终端的( )部分,主要完成信号的采集与计算、故障检测与故障信号记录、控制量输出、遥信、当地控制与分布式只能控制等功能A)核心组成B)必要组成C)主要组成D)基本组成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电源输入及蓄电池切换检查13.[单选题]断路器额定电压指( )A)断路器正常工作电压B)正常工作线电压有效值C)正常工作相电压D)正常工作线电压最大值答案:B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使用终端遥控预置设备14.[单选题]绘图仪器中分规的作用是( )。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161)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161)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161)1.[单选题]( )馈线自动化模式不依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全局信息,通过配电终端相互通信,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隔离。

A)集中型B)电压时间型C)智能分布式D)电压电流时间型答案:C解析:2.[单选题]配电网()是配电主站系统的最基本应用A)NPLB)TCMC)DPASD)SCADA答案:D解析: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光纤通信优缺点的是:()。

A)建设成本高B)频带宽,容量大C)传输损耗小,适合长距离传输D)光缆施工技术成熟,难度小答案:D解析:配网自动化系统知识4.[单选题](中级工)无线通信模块提供至少()路RS232串行接口,用于馈线终端通信及本地维护A)1B)2C)4D)5答案:B解析:5.[单选题]PowerPoint2007中( )放映类型是必须“循环放映,按Esc键终止”。

A)演讲者放映B)观众自行浏览C)演讲者自行浏览6.[单选题]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至少有( )个采集单元。

A)1B)2C)C 3D)D 4答案:C解析:7.[单选题]配电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专项检测工具主机扫描线程并行性:单个主机支持多线程并行扫描()A)1-40个B)1-30个C)1-20个D)1-10个答案:D解析:8.[单选题]IEC61850-9-2报文中一个通道占用()个字节。

A)4B)6C)8D)10答案:D解析:自动化监控设备及计算机网络基础9.[单选题]为减小系统负荷变化所引起的频率波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并使尽可能多的机组参与频率的一次调整B)设置足够的冷备用容量,并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C)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但应尽量较少参与一次调整的机组的数量D)设置足够的无功电源答案:A解析:《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10.[单选题]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包括( )和全自动两种方式。

A)半自动B)自动C)人工操作D)遥控操作11.[单选题]配电终端发生一次()事件后,配电主站在收到带时标的遥信报文后自动产生COS 和SOE 数据,配电终端向配电主站只需要传带时标的遥信报文。

配网结构优化及配网自动化探讨

配网结构优化及配网自动化探讨

配网结构优化及配网自动化探讨发布时间:2021-05-13T03:21:06.09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期作者:刘德福施东峰[导读] 在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经济与科技均取得了巨大发展,整体社会电力能源需求总量也逐步扩大,确保安全、稳定、充足的电力能源供应现已成为电网企业的核心工作职责。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福建泉州 362400摘要:在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经济与科技均取得了巨大发展,整体社会电力能源需求总量也逐步扩大,确保安全、稳定、充足的电力能源供应现已成为电网企业的核心工作职责。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电网线路均是以辐射式供电方式为主,这一电力供应方式最为明显的一项缺陷,即为线路连接比较密集,自动化程度不高,一旦其中某条线路发生故障问题,便会导致周边发生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如果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常常会耽误数个小时之久,对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影响极大。

因此就针对配网结构优化及其自动化展开相关的探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配网结构;自动化;优化措施引言配网自动化就是指通过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和电力设备相结合,和电网事故的监控、保护、计量等相关的管理工作相互融合,改善供电质量。

通过对配网进行结构优化以及能够自动化改造,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1配网结构优化及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塔杆、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电缆、无功补偿电容及一些附属设备组成,在电力网中起着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

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结构呈辐射状,由于配电线路的R/X较大,难以保证在输电网中常用的这些算法在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中其收敛性。

当前,为满足人们用电需求,须采取优化配电网供电,改造配电网自动化等手段来提高供电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的改造技术越来越娴熟,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是提升供电系统稳定性的前提,同时能够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线路故障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2019 年第 6 期
IEC 13335,统筹了可修复性、影响程度等数个高风 险因素,运用模糊评判法辨识电力通信网的关键构 成,提出通信网安全性能评估的基本步骤。文献[7] 依托模糊评判法构建电网信息系统综合估测模型, 可作为通信网安全性能分析的部分参照,但存在隶 属度函数不易确定的局限。
本文全面梳理影响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性 能的各层级因素,建立面向安全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借助层次分析法和反熵权法确立指标权值,依托灰 关联投影理论勾勒综合评估模型。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评估;灰关联投影
Research on security evalu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projection
Wang Gang Zhang Xiangdong Chen Shunli Li Yanchi Xiang Lili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Chongqing 400023)
⎧ ⎪
∑ { } F [Bs (i, j)] − F (Gs )avg 2
[ ] ∑ ( ) ⎪⎪DF(G) = i, j(i<j)
⎪⎪⎨F ⎪
Bs (i, j)
l=⎡ ⎢⎣LiISi
i =1
L 1 − PBs(i, j)
⎤ ⎥⎦
∑ ⎪
⎪ ⎪F (Gs )avg ⎪⎩
=
i, j
F [Bs (i, j)]
2L
(1)
式中: DF(G) 为可靠性指标;L 是网络节点数目;
Bs (i, j) 表征节点 i、j 之间有业务经由的一条边;l
为 Bs (i, j) 担负的业务类数;Li、 ISi 、 PBs(i, j) 分别表 征 Bs (i, j) 担负的第 i 类业务的数量、要紧程度及可
靠程度;F [Bs (i, j)] 表征 Bs (i, j) 担负的所有业务的风
关于配电网通信网络的研究大多聚焦于通信规 约设计、通信网组网算法、信道特性分析、网络可 靠性评判等层面[2],对通信网络整体安全性的综合 评估相对较少。文献[3-5]从可靠性、抗毁性、脆弱 性等方面对通信网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 的参考意义,但其基于单一因素作特性研究,缺乏 系统性、全局性的安全认知分析。文献[6]结合 ISO/
研究与开发
1 面向安全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按照影响通信网络整体安全性的因素划分,需
要从可靠性、抗毁性、适应性及自愈性等方面对评
估指标进行罗列,然后再设计权重确立方式。
1.1 指标架构 1)可靠性层面 可靠性指的是按质量标准和需求限定可连续提
供通信连接的能力。文献[3]以“业务风险度”度量 通信网络中断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相关定义如下
Key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curity assessment; grey relational projection
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电网通信系统是维系电网 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迈进的重要保障[1],通 信网络的安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网运行的 效率和经济性,必须对其作合理评估。
Abstra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it is expected to b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Firstl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eliability, anti-destruction, adaptation and self-healing. Secondly, the index weight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ti-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addition principle. Thirdly, based on the grey relational projection theory, the degree of superiority of the object to be evaluated is calculated, so as to achieve the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security performance of th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Finally, the empirical test is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content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in smart grid environment.
研究与开发
依托灰关联投影的配网自动化通信 网络安全性评价研究
王 刚 张向东 陈顺利 李颜赤 向黎藜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重庆 400023)
摘要 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关涉重大,期冀对此实现量化评估。本文首先从可靠、 抗毁、适应、自愈等考量出发,构建出评估指标体系。其次依托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以及加法 原理获取指标权重。再次基于灰关联投影理论求取待评对象的优属度值,从而达成配网自动化通 信网络安全性能的精准评估。最后经由实证检验。研究内容可作为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自动化通 信运维提升的有效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