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规划可研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
规划可
研电气设备
性能
1
干式平波
电抗器设
备选型
Ⅲ
1.规划可研阶段应充分考虑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能力,
满足电网负荷发展的需求,并根据规划可研标准、运行
经验、设备选型标准、预防设备事故措施、差异化设计
、国网公司颁布的相关技术文件等提出技术监督方面的
意见和要求。
2.针对恶劣天气,干式平波电抗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
防范措施。
3.±800kV换流站中应选用空心干式平波电抗器。
4.提出干式电抗器选型及备品备件的考虑
1.《干式电抗器技术监督导则》(Q/GDW 11077-2013)
5.1.1 规划可研阶段应充分考虑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能力,满
足电网负荷发展的需求,并根据规划可研标准、运行经验、设
备选型标准、预防设备事故措施、差异化设计、国网公司颁布
的相关技术文件等提出技术监督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2.《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防止变电站全停十六项措施(试
行)的通知》(国家电网运检[2015]376号文)13.1 规划设计
时应充分考虑台风、暴雨、覆冰等恶劣天气的影响,采取有针
对性的防范措施。
3.《±800kV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Q/GDW 1293-
2014)
4. 6.3.1 平波电抗器的型式应选择空芯干式。
4.《33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GDW 269-2009)
5.5.3 提出平波电抗器的选型及备品备件的考虑
通过查阅可
研报告和审查
批复等资料,
应按照实际与
远景规划需求
确定设备选型
等内容
对应监督要
点条目,记录
干式平波电抗
器相关参数的
选择以及选择
参数等的依据
(如计算书
等)2绝缘性能Ⅲ
1.平抗外绝缘配置应依据最新版污区分布图进行配
置:中重污区的外绝缘配置宜采用硅橡胶类防污闪产
品,包括线路复合绝缘子、支柱复合绝缘子、复合套管
、瓷绝缘子(含悬式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及套管)和玻璃
绝缘子表面喷涂防污闪涂料等。
2.外绝缘的配置,应满足相应污秽等级对爬电比距的
要求,并宜取该等级爬电比距的上限。
3.站址位于c级及以下污区的设备外绝缘提高一级配
置;d级污区按照d级上限配置;e级污区按照实际情况配
置,适当留有裕度。
4.高海拔地区设备外绝缘配置应按《高海拔外绝缘配
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第5条进行修正,并满足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第6条
要求
1.《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2012修订
版)
7.1.1 新建和扩建输变电设备应依据最新版污区分布图进行
外绝缘配置。
中重污区的外绝缘配置宜采用硅橡胶类防污闪产
品,包括线路复合绝缘子、支柱复合绝缘子、复合套管、瓷绝
缘子(含悬式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及套管)和玻璃绝缘子表面喷
涂防污闪涂料等。
2.《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DL/T 1054-2007)
5.1.11外绝缘的配置,应满足相应污秽等级对爬电比距的要
求,并宜取该等级爬电比距的上限。
3.《国网基建部关于加强新建输变电工程防污闪等设计工作
的通知>(基建技术〔2014〕10号)一、(三)条。
4.《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第5、6
条规定
查阅资料
(可研报告、
可研审查意
见)
对应监督要
点条目,记录
设备外绝缘选
择型式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工程设计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1使用条件
查阅技术规范书或技术协议,以确认电抗器使用条件
是否符合要求
《高压直流输电用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GB/T 25092-2010)
5.1 概述
平波电抗器的正常使用条件和特殊使用条件按GB 1094.11规定。
用户应在询价或订货时列出未被GB 1094.11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
包括在内的任何使用条件。
注:例如下述这些条件:
——最高或最低环境温度超过GB 1094.11规定的限值;
——海拔超过1000m;
——最大覆冰厚度;
——最大风速;
——最大日照强度;
——需要对平波电抗器外绝缘或平波电抗器自身污秽等级(见
JB/T 5895)特别考虑的环境因素,例如:
有害的烟雾和蒸汽;
过量的或有腐蚀性的灰尘;
工业污染;
盐雾;
湿热型气候
查阅技术规范
书或技术协议,
以确认换流变使
用条件是否符合
要求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电抗器使
用条件是否满足要
求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工程设计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2
平波电抗
器主要参
数
IV
1.平波电抗器的额定直流电压、最大工作电压、额定
直流电流、最大连续直流电流、暂态故障电流、额定谐
波电流频谱、最大谐波电流频谱应满足直流系统要求。
2.额定电流应按直流系统额定电流设计,同时考虑各
种运行工况下的过电流能力。
3.暂态故障电流参数选取中,除峰值外,应充分考虑
对平波电抗器温升有影响的暂态故障电流波形。
4.平波电抗器的电感值应能满足在最大直流电流到最
小直流电流之间总体性能的要求。
5.平波电抗器的总损耗包括绕组中的直流电阻损耗、
谐波损耗和杂散损耗,设计文件应包含相应内容。
6.在最高连续直流电压下,户外晴天夜晚应无可见电
晕,无线电干扰水平应不大于500 µV。
7.应明确保证的声压水平和相应的声功率级。
8.导体无镀层接头接触面的电流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导体的宽度
1~3《高压直流输电用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GB/T 25092-
2010)
7.额定值平波电抗器的额定直流电压、最大工作电压、额定直流
电流、最大连续直流电流、暂态故障电流、额定谐波电流频谱、最
大谐波电流频谱、额定电感由用户予以规定。
额定电流应按直流系统额定电流设计,同时考虑各种运行工况下
的过电流能力。
暂态故障电流参数选取中,除峰值外,应充分考虑对平波电抗器
温升有影响的暂态故障电流波形。
4.《±800kV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 (GB/T 50789-2012)
5.5.3 平波电抗器的电感值应能满足在最大直流电流到最小直流
电流之间总体性能的要求。
5.《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级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术规
范》 (Q/GDW 149-2006)
5.14 平波电抗器的总损耗包括直流损耗、谐波损耗及铁心损耗
(包括由漏磁通在平波电抗器的金属件、支架、隔音装置外壳等中
引起的损耗和绕组中的涡流损耗)。
6.《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级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术规
范》 (Q/GDW 149-2006)
5.17 无线电干扰水平
在最高连续直流电压下,户外晴天夜晚应无可见电晕,无线电干
扰水平应不大于500 µV。
7.《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级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术规
范》(Q/GDW 149-2006)
5.16在订货时,应明确保证的声压水平和相应的声功率级。
8.《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
7.1.10 导体无镀层接头接触面的电流密度,不宜采用表7.1.10
所列数值。
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导体的宽度
查阅设计文
件,以确认平波
电抗器的主要设
计参数是否符合
要求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平波电抗
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是否满足要求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工程设计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
工程设
计电气设备
性能
3
平波电抗
器选型及
组件
1.干式平波电抗器应为干式、空心结构,自冷方式。
2.股间及匝间绝缘的耐热等级应为F级及以上。
3.接线端子允许荷载应按具体工程实际确认,接线位
置尺寸及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平波电抗器绕组端子的
温度不应超过IEC60943的有关规定。
4.如平波电抗器加装隔音装置使用时,应由制造单位
负责对该隔音装置的材料、结构进行设计,且提供温升
校验的分析报告。
5.内、外线圈表面均应涂耐紫外线的绝缘防护漆,该
漆应可耐强光(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且在此情况下绝
缘不老化、龟裂。
6.线圈
a)全部线圈应用铝导线,绕组应有良好的冲击电压波
分布。
b)应严格控制使用场强,确保绕组内不发生局部放电。
c)线圈应适度加固,引线应充分紧固,器身形成坚固
整体,使其具有足够耐受短路的强度。
d) 高压端和低压端的线圈应采用相同结构,并可互
换。
7.干式平波电抗器应依据最新版污区分布图进行外绝
缘配置。
中重污区的外绝缘配置宜采用硅橡胶类防污闪
产品,包括复合套管、瓷套管表面喷涂防污闪涂料等。
选站时应避让 d、e 级污区。
站址位于c级及以下污区的
设备外绝缘提高一级配置;d级污区按照d级上限配置;e
级污区按照实际情况配置,适当留有裕度
1~5.《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术规
范》(Q/GDW 149-2006)
6.1 型式干式、空芯;
6.2 冷却方式自冷;
6.3 绝缘耐热等级股间及匝间绝缘的耐热等级应为F级及以上;
6.4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允许荷载(连续作业)应按具体工程实际
设计确定。
平波电抗器端子的安装尺寸、接线位置尺寸及安装要
求,应根据用户要求,且有可靠的防锈层。
在具体工程规范书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下,平波电抗器绕组端子
的温度不应超过IEC60934的有关规定。
6.7 户外绝缘防护能力
内、外线圈表面均应涂耐紫外线的绝缘防护漆,该漆应可耐强光
(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且在此情况下绝缘不老化、龟裂。
6.《干式平波电抗器采购标准》(Q/GDW 13065.1—2014)
5.1.2 线圈
a)全部线圈应用铝导线,绕组应有良好的冲击电压波分布;
b)应严格控制使用场强,确保绕组内不发生局部放电; c)线圈
应适度加固,引线应充分紧固,器身形成坚固整体,使其具有足够
耐受短路的强度; d)高压端和低压端的线圈应采用相同结构,并
可互换。
7.《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2012修订版)
7.1.1 新建和扩建输变电设备应依据最新版污区分布图进行外绝
缘配置。
中重污区的外绝缘配置宜采用硅橡胶类防污闪产品,包括
线路复合绝缘子、支柱复合绝缘子、复合套管、瓷绝缘子(含悬式
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及套管)和玻璃绝缘子表面喷涂防污闪涂料等。
7.《国网基建部关于加强新建输变电工程防污闪等设计工作的通
知>(基建技术〔2014〕10号)一、(三)条
查阅设计文
件,以确定平波
电抗器的组附件
是否符合要求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平波电抗
器的套管、封堵材
料、在线监测装置
和外绝缘配置是否
满足要求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工程设计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4
支柱绝缘
子
1.平波电抗器制造单位应提供支柱绝缘子的设计、选
型,且支柱绝缘子应与平波电抗器进行统一设计,并与
直流场整体设计相配合。
2.支柱绝缘子的电气绝缘水平应满足本技术条件需
求,同时参考DL/T 811-2002 的规定。
3.支柱绝缘子的爬距应满足现场污秽条件要求。
4.支柱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应考虑平波电抗器加装隔音
装置使用时,额外增加的风压、重量等因素。
5.电抗器支架应做好隔磁措施。
6.支柱的等电位连接宜采用铜排,等电位连接的导体
不应成闭合回路,同时不得与地网形成闭合环路,一般
采用开口等电位连接后接地
1~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术规
范》(Q/GDW 149-2006)
7.7 支柱绝缘子
7.7.1 平波电抗器制造单位应提供支柱绝缘子的设计、选型,且
支柱绝缘子应与平波电抗器进行统一设计,并与直流场整体设计相
配合。
7.7.2 支柱绝缘子的电气绝缘水平应满足本技术条件需求,同时
参考DL/T 811-2002 的规定。
7.7.3 支柱绝缘子的爬距应满足现场污秽条件要求。
7.7.4 支柱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应考虑平波电抗器加装隔音装置使
用时,额外增加的风压、重量等因素。
5.《±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站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DL/T 5232-2010)
11.2.3 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钢筋的
隔磁措施。
11.2.4 电抗器用钢管支架加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隔磁措施。
6.《±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站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DL/T 5232-2010)
11.4.10 支柱的等电位连接宜采用铜排,等电位连接的导体不应
成闭合回路,同时不得与地网形成闭合环路,一般采用开口等电位
连接后接地
查阅工程设计
资料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是否符合
工程设计要求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设备采购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1
物资采购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书中对干式平波电抗器本体及附件的技术参
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齐全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干式平波电抗器采购标准》
(Q/GDW 13065.1—2014)中技术规范书中对干式平波电抗器本
体及附件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齐
全。
核对技术规范书
或技术协议与物资
采购标准的符合
性,主要技术参数
应满足要求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技术规范
书中的主要技术参
数、性能、结构和
试验的指标2使用条件
查阅技术规范书或技术协议,以确认电抗器使用条件
是否符合要求
《高压直流输电用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GB/T 25092-
2010)
5.1 概述
平波电抗器的正常使用条件和特殊使用条件按GB 1094.11规
定。
用户应在询价或订货时列出未被GB 1094.11规定的正常使用
条件包括在内的任何使用条件。
注:例如下述这些条件:
——最高或最低环境温度超过GB 1094.11规定的限值;
——海拔超过1000m;
——最大覆冰厚度;
——最大风速;
——最大日照强度;
——需要对平波电抗器外绝缘或平波电抗器自身污秽等级
(见JB/T 5895)特别考虑的环境因素,例如:
有害的烟雾和蒸汽;
过量的或有腐蚀性的灰尘;
工业污染;
盐雾;
湿热型气候
查阅技术规范书
或技术协议,以确
认换流变使用条件
是否符合要求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电抗器使
用条件是否满足要
求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设备采购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3
设备技术
参数
Ⅱ
1.平波电抗器的额定直流电压、最大工作电压、额定
直流电流、最大连续直流电流、暂态故障电流、额定谐
波电流频谱、最大谐波电流频谱应满足直流系统要求。
2.额定电流应按直流系统额定电流设计,同时考虑各
种运行工况下的过电流能力。
3.暂态故障电流参数选取中,除峰值外,应充分考虑
对平波电抗器温升有影响的暂态故障电流波形。
4.应明确保证的声压水平和相应的声功率级。
5.导体无镀层接头接触面的电流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导体的宽度
1~3《高压直流输电用干式空心平波电抗器》(GB/T 25092-
2010)
7 额定值平波电抗器的额定直流电压、最大工作电压、额定
直流电流、最大连续直流电流、暂态故障电流、额定谐波电流
频谱、最大谐波电流频谱、额定电感由用户予以规定。
额定电流应按直流系统额定电流设计,同时考虑各种运行工
况下的过电流能力。
暂态故障电流参数选取中,除峰值外,应充分考虑对平波电
抗器温升有影响的暂态故障电流波形。
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级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术
规范》(Q/GDW 149-2006)
5.16在订货时,应明确保证的声压水平和相应的声功率级。
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
7.1.10 导体无镀层接头接触面的电流密度,不宜采用表
7.1.10所列数值。
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导体的宽
度
查阅资料,包括
供应商投标文件所
附型式试验报告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相关参数
的选择以及选择参
数的依据(如计算
书等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设备采购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
设备采
购电气设备
性能
4
干式平波
电抗器选
型及组件
Ⅳ
1.干式平波电抗器应为干式、空心结构,自冷方式。
2.股间及匝间绝缘的耐热等级应为F级及以上。
3.接线端子允许荷载应按具体工程实际确认,接线位
置尺寸及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平波电抗器绕组端子的
温度不应超过IEC60943的有关规定。
4.如平波电抗器加装隔音装置使用时,应由制造单位
负责对该隔音装置的材料、结构进行设计,且提供温升
校验的分析报告。
5.内、外线圈表面均应涂耐紫外线的绝缘防护漆,该
漆应可耐强光(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且在此情况下绝
缘不老化、龟裂。
6.线圈
a)全部线圈应用铝导线,绕组应有良好的冲击电压波
分布。
b)应严格控制使用场强,确保绕组内不发生局部放电。
c)线圈应适度加固,引线应充分紧固,器身形成坚固
整体,使其具有足够耐受短路的强度。
d) 高压端和低压端的线圈应采用相同结构,并可互
换。
1~5.《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
术规范》(Q/GDW 149-2006)
6 其他要求
6.1 型式干式、空芯。
6.2 冷却方式自冷。
6.3 绝缘耐热等级股间及匝间绝缘的耐热等级应为F级及以上。
6.4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允许荷载(连续作业)应按具体工程
实际设计确定。
平波电抗器端子的安装尺寸、接线位置尺寸及
安装要求,应根据用户要求,且有可靠的防锈层。
在具体工程规范书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下,平波电抗器绕组
端子的温度不应超过IEC60934的有关规定。
6.7 户外绝缘防护能力
内、外线圈表面均应涂耐紫外线的绝缘防护漆,该漆应可耐
强光(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且在此情况下绝缘不老化、龟裂。
6.《干式平波电抗器采购标准》(Q/GDW 13065.1—2014)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5 结构及其他要求
5.1.2 线圈
a)全部线圈应用铝导线,绕组应有良好的冲击电压波分布。
b)应严格控制使用场强,确保绕组内不发生局部放电。
c)线圈应适度加固,引线应充分紧固,器身形成坚固整体,
使其具有足够耐受短路的强度。
d)高压端和低压端的线圈应采用相同结构,并可互换
查阅资料(供应
商考察/评估报
告)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是否符合
设备采购要求5
支柱绝缘
子
1.平波电抗器制造单位应提供支柱绝缘子的设计、选
型,且支柱绝缘子应与平波电抗器进行统一设计,并与
直流场整体设计相配合。
2.支柱绝缘子的电气绝缘水平应满足本技术条件需
求,同时参考DL/T 811-2002 的规定。
3.支柱绝缘子的爬距应满足现场污秽条件要求。
4.支柱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应考虑平波电抗器加装隔音
装置使用时,额外增加的风压、重量等因素
1~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800kV干式平波电抗器通用技
术规范》(Q/GDW 149-2006)
7.7 支柱绝缘子
7.7.1 平波电抗器制造单位应提供支柱绝缘子的设计、选
型,且支柱绝缘子应与平波电抗器进行统一设计,并与直流场
整体设计相配合。
7.7.2 支柱绝缘子的电气绝缘水平应满足本技术条件需求,
同时参考DL/T 811-2002 的规定。
7.7.3 支柱绝缘子的爬距应满足现场污秽条件要求。
7.7.4 支柱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应考虑平波电抗器加装隔音装
置使用时,额外增加的风压、重量等因素
查阅工程设计资
料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是否符合
工程设计要求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设备采购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6重要试验
厂家应提供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
《国家电网物资采购标准》规定投标人应提供同型设备5年内
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
查阅工程资料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试验报告是否
齐全
负载试验要求先让平波电抗器在额定电流下达到稳定
温度,然后在过负荷电流(不包括谐波等效电流)下进
行2h。
试验过程中要进行红外测温和成像,其图谱与温
升试验的图谱相比不应有明显的变化,运行时平波电抗
器外表面红外成像图谱与负载试验和温升试验图谱相比
也不应有明显的变化。
试验前后应测量线圈的电阻,电
阻值应没有明显的变化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
《干式平波电抗器采购标准》(Q/GDW 13065.1—2014)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6.1.7 负载试验。
负载试验要求先让平波电抗器在额定电流下达到稳定温度,
然后在过负荷电流(不包括谐波等效电流)下进行2h。
试验过
程中要进行红外测温和成像,其图谱与温升试验的图谱相比不
应有明显的变化,运行时平波电抗器外表面红外成像图谱与负
载试验和温升试验图谱相比也不应有明显的变化。
试验前后应
测量线圈的电阻,电阻值应没有明显的变化
查阅工程设计资
料
对应监督要点条
目,记录是否符合
工程设计要求
干式平波电抗器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设备制造阶段)
技术监督阶段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专业
序号监督项目
关键项
权重
监督要点监督依据监督要求监督结果1
设备监造
工作
Ⅰ
1.对质量问题处理的整个过程应填写符合监造技术导则
的设备监造质量问题通知单监理通知单。
2.监造报告应完整,相关资料收集应齐全
1.《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T 586-2008)
6.3.11 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和抽查,深入生产场地对所
监造设备进行巡回检查, 对主要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质量和制
造工序进行检查与确认。
2.《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T 586-2008)
6.3.19对质量问题处理的整个过程填写设备监造质量问题通
知单。
设备监造质量问题通知单至少应包括编号、制造单位、
产品名称、制造令号、部件图号、质量问题描述、问题处理措
施及结果、问题处理结果验证、签名等内容;
6.《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T 586-2008)
6.4设备监造工作结束后(指完成全部设备监造服务合同规定
的项目),负责该设备的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汇总整理监造工作的
有关资料、记录等文件,并编写设备监造工作总结( 一般30天
以内〉报设备监理单位,设备监理单位审批后提交给委托人
检查是否根
据电抗器类型
、电压等级和
设备厂家情况
制定了相应的
监造工作计划
和开展情况,
以查阅监造报
告为主
对应监督要点
条目,记录监造
工作开展的主要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