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解析)(1)
一、选择题
1.已知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B.反应后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2.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25X3
反应后质量/g111158
A.表中的X=6B.在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4∶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甲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4.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错误的是()A.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C.该气体可能是纯净物
D.该气体可能是CH4、C2H2、C2H4组成的混合物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181853
反应后的质量/g030待测9
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C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后待测的C物质的质量为0g
D.参加反应的A、B、D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
6.当空气中受到 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石灰石粉末,使空气中 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反应为:3242
2CaCO+2SO+X=2CaSO+2CO,则 X 的化学式为()A.CaO B.O3C.O2D.CO
7.“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CO2一定条件
CO(NH2)2 + H2O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8.某密闭容器中有R和氧气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R O2CO2H2O
反应前质量/g325800
反应后质量/g0x4436
A.X的数值为10
B.R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R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中O2和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9.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示意图中甲、乙、丙均为混合物B.过程Ⅰ和Ⅱ都发生化学变化
C.过程Ⅱ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D.过程Ⅱ变化中最小微粒是氮原子和氢原子10.一定质量的CH4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CH4完全反应,生成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A.11.2g B.8.8g C.4.4g D.5.6g
二、填空题
1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白磷自燃____________。
(2)铁丝燃烧____________。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____________。
12.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微粒模型中可用来表示①处应填的微粒的是_____(填标号)。
(2)图1中②表示的是_____,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A物质名称_____。
(3)图2是氯、钠两种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
①图2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②图2中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两个钠离子可表示为_____。
③请将如图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补齐_____。
④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3.某有机化合物6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克CO2和3.6克水,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按照C、H、O顺序书写)。
14.在点燃的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xgCO2、1.8gH2O和
1.4gCO。
则x=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
(2)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不便
①检验河水是否是硬水的方法与现象为:____。
②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3)图2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_____。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____能量。
②图2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
③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能转化为____能。
④小明从图2中化学变化的微观图示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
A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该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16.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上图是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D中的X=___________。
②A、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序号)。
③A、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
(2)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前后,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请写出上述变化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1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编辑框上)。
(1)___C2H5OH+____O2点燃
___H2O+___CO2。
(2)___Fe3O4+___CO 高温
____Fe+___CO2。
(3)____Fe2O3+____H2SO4=____Fe2(SO4)3+____H2O。
18.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一)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1)加热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先从分子、原子角度具体描述该变化的过程;
再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____。
(二)质量守恒定律运用。
(2)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如图所示)。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
请写出天平指针的指向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______。
(4)“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5)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
将9.3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完全脱水,得到8.3g 钴的氧化物。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
19.农谚“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是:雷电时雨水里含有微量的硝酸。
硝酸的形成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X 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名称是_____。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3)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化学式)。
(4)以上含氮元素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种。
(5)在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制取NO :324NH +5O 4NO+6___催化剂、加热
,横
线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项基本技能。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上看,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氧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从变化的角度看,氧气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2
6H O+6CO 光叶绿素
2X+6O ,则x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37
128
(1)由
构成的物质中
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填化学式);乙物质属于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3)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是______ g . 22.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 (加入明矾)→B (沉淀)→C (过滤)→D (加入漂白粉)→净水 (1)A 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5)加入漂白粉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二)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
(1)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填“1”或“2”)。
(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3.乙醇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______;
(2)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是______;
(3)如图是工业上在这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〇”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写出上述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A中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2)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6.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清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首款氢燃料火车将在四年后问世,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原因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7.在用红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烙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红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2)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若把C装置放在天平上重新称量,发现天平仍然平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其守恒的原因_________。
28.解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②实验室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氧气_____
(2)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海水;②硫粉;③液氧;④净化后的空气;⑤铁丝;⑥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⑦稀有气体;⑧氧化铝;⑨氯酸钾;⑩冰水共存物。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