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69/ki.2095—9737.2020.06.078
羊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诊断及预防措施
赵全明
(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动物防疫检疫中心,黑龙江海伦152300)
摘要:伪狂犬病也叫做奇痒病、奥耶斯基氏病,是由于感染伪狂犬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包括反刍动物、犬科和啮齿类等多种哺乳动物都能够感染发病。

临床上主要特征是发热、严重瘙痒、脑脊髓炎。

近几年,随着我国养羊产业不断朝向规模化发展,羊的流动性越加频繁,导
致该病的发生呈现增多的趋势,应加以重视。

现通过对羊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分析,介绍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羊;伪狂犬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疫情处理;免疫疫苗
中图分类号:S85&26文献标识码:B
1流行病学
1.1病原
伪狂犬病毒是一种DNA疱疹病毒,通常患病动物的脑脊髓中含有病毒,另外处于败血症状态动物的血液以及实质器官中也含有病毒。

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但大部分消毒剂都可将其杀死,如0.5%小苏打或者0.5%石灰乳只需要1min就可被杀死,0.5%盐酸、硫酸只需要3min就会将其破坏,且对甲醛、氢氧化钠以及紫外线都较为敏感%
1.2易感动物
羊、牛、猫、犬等多种动物都易感发病,实验动物中易感性最高的是兔,另外大鼠、小鼠、豚鼠等也都能够感染%
1.3传染来源
患病动物,病毒但病的动物,鼠类都是传播该病的主要因素。

成年猪感染病毒后通常不会出现发病,但可携带病毒,当羊接触带病猪后就容易发生感染%在规模化养羊场中,鼠类也是引起发病的最主要因素,其排出的粪便以及其接触过的饲料都能够将病毒传播给羊群,特别是其水源非常容易被病死鼠类污染,从而造成羊群发病,应更加注意。

1.4传播途径
羊群感染发病后,病毒可在体内大量增殖,并
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6—0143—02
通过消化系统排至体外,即主要是通过尿液、粪便传播。

另外,当羊出现外伤后接触病羊,或者健康羊与病羊进行交配,也能够感染发病%此外,该病还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1.5发病特点
羊或者其他动物感染发病后,病死率较高,通常绵羊患病后在24h内死亡,而山羊患病后经过2〜3天死亡。

2临床症状
病羊初期主要症状是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超过40C,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之后停止反刍,磨牙,流涎,流出浆液性鼻液,呼吸不畅,心律不齐,持续“h”叫,往往由于痉挛而死%
另外,发病过程中还伴有皮肤严重瘙痒,经常用力摩擦或者用舌舔皮肤,导致该处皮肤变红、水肿,被毛脱落,甚至发生破损、出血等,且逐渐加重,大部分都会死亡。

另外,妊娠母羊患病后会发生流产%
3
主要病变是皮肤损伤处发生明显的皮下水肿或者渗出,淋巴结、肝脏以及脾脏呈现程度不同的肿大,且切面比较湿润,肺脏往往水肿、充血,肾脏存在淤血,质地变软。

心包积液,心外膜发生出血%脑膜充血、水肿,脑实质发生充血,且脑脊液增多。

收稿日期:2020—03—24
作者简介:赵全明(1979—),男,黑龙江海伦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工作%
4实验室诊断
4.1病毒的分离
取扁桃体或者脑组织等病料充分研磨,加入适量PBS溶液制成0%悬液,按溶液量加入1000IU/mL青霉素,再加入1mg链霉素,离心后取上清液待用%采集鼻咽水肿液或者洗液,通过离心去除大块沉渣,也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经过离心后取上清液待用%
取以上液体在9〜11日龄鸡胚的绒毛尿囊膜内接种,经过4天可见绒毛尿囊膜发生灰白色斑性病变,胚体出现弥漫性出血、水肿,且由于神经系统受损而死。

另外,也可将以上液体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兔肾细胞以及猪肾细胞中接种,会导致细胞发生病变,镜检发现病变细胞核内存在嗜酸性包涵体%4.2动物接种试验
取上述液体给家兔接种,每只肌内或者皮下注射1mL,经过2〜3天可见注射部位明显瘙痒,使其呈现不安,并不断摩擦或者啃咬痒部,导致局部被毛脱落,甚至皮肤发生破溃出血,随之四肢出现麻痹,最终由于衰竭而死。

4.3血清学试验
诊断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方法包括病毒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其中敏感性较高的是病毒中和试验。

4.3.1中和试验
该法是病毒检测的最经典的方法,灵敏度较高,但操作复杂,工作量大,不适宜在临床中应用%4.3.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该法的特点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等,国际兽疫局(OIE)将其作为检测该病首选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4.3.3分子生物学检测
目前,检测该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PCR,主要包括普通PCR、荧光定量PCR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易于操作、敏感性高、耗时短等优点,能够直接用于检测发病动物的咽喉棉拭、分泌物、内脏病料等。

5
5.1疫情处理
5.1.1消灭传染源
对于病羊要采取扑杀处理,并立即隔离场内其他疑似病羊,采集适宜病料用于检验,确诊后也要进行扑杀,同时封锁羊舍。

对于扑杀后的病羊尸体,要运送至距离较远的荒地中采取深埋或者焚烧处理。

另外,工作人员只要接触过病羊也要进行隔离,不允许接触其他健康羊群,从根本上消灭传染源%
5.1.2切断传播途径
先是用生石灰对羊舍地面进行消毒,并使用20%石灰水对羊舍墙面以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从羊舍中清除的粪便和垫草等物品要运送至相应地点采取集中消毒处理%
5.1.3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为避免羊群感染发病,要对羊群采取紧急免疫接种,促使羊群抵抗力提高。

注意对健康羊群和没有经过免疫的羊群都要接种疫苗,且经过2〜3天要再次接种疫苗。

52定接种
在容易发病的地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对羊群接种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促使羊群免疫力提高,减少发病。

另外,要对羊群采取相应的血清检测,将其中的阳性羊及时淘汰,要求每年至少进行2次检测,这样才可逐步净化羊群,从而在根本上预防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