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
1.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
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
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答案】A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
2.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暮色称职(chèng)人声顶沸杞人忧天(qǐ)
B. 雕像抽噎(yē)畏罪潜逃恍然大悟(huǎng)
C. 和蔼宿儒(xiù)神采弈弈参差不齐(cēn)
D. 气慨滑稽(jī)眉开眼笑哄堂大笑(hòng)
【答案】B
【解析】A项“称职”的“称”读作“chèn” “人声顶沸”应写作“人声鼎沸”
C项“宿儒”的“宿”读作“sù” “神采弈弈”应写作“神采奕奕”
D项“气慨”应写作“气概” “哄堂大笑”的“哄”读作“hōng”
故选B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发、双喜、阿长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 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 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的“纱”“绫”
D.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文”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谥号“文忠”
【答案】B
【解析】B项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而《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王安石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B. 小说《驿路梨花》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答案】A
【解析】A项《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
B.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C. “那时候的条件十分艰苦三四个年级的学生只能靠一个老师来教”简老师回忆道
D.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
忘记她
【答案】B
【解析】B项“注视着注视着”是并列谓语中间应该用逗号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青年是祖国和人民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努力成为信念坚定、知识丰厚、脚踏实地、品德高
尚的一代新人
①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②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
③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
④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①③④②
【答案】D
【解析】通读语句可知“信念坚定”对应“爱国主义” “知识丰厚”对应“勤奋学习” “脚踏实地”对应“深入实践” “品德高尚”对应“奉献社会” 据此可排序为①③④② 故选D
7.下列画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 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让人叹为观
止
B. 为了增加建筑用地面积沿海城市纷纷填海造陆真可谓沧海桑田
C. 可是到了中段后剧情便渐渐失控很多剧情不但不能自圆其说还前后矛盾
D. 宜宾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绕城
【答案】C
【解析】A项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
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褒贬误用不符合语境
B项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也形容变化久远与“填海造陆”
没有任何关联不符合语境
C项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符合语境
D项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与语句后面表述内容不符不符合语
境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 错的画“×”
(1)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劝学》一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3)《孙权劝学》这篇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情调是不同的()
【答案】(1)×, (2)×, (3)√
【解析】(1)“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说法有误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说法有误应是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3)说法正确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9.(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①问女何所忆()
②策勋十二转()
③出郭相扶将()
④著我旧时裳()
9.(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完全一致的是()
9.(3)翻译下列句子
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9.(4)本诗是写木兰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案】(1)①思念, ②记功, ③外城, ④穿
【解析】(1)①句意问木兰在思念什么忆思念
②句意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
③句意互相搀扶着出外城(迎接木兰)郭外城
④句意穿我以前的衣服著穿
【答案】B
【解析】(2)A项买/集市
B项都是“像……一样”
C项文告/同“贴”
D项织布机/战事
故选B
【答案】(3)①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②对着窗户和镜子整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在额上贴好花黄
【解析】(3)①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晚上用来打更的器具铁衣铠甲②当对着当窗、对镜互文手法一起翻译为“对着窗户和镜子” 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帖”
【答案】(4)因为全诗的重点在于讴歌她英勇孝顺、敢于担当、不贪富贵和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而非她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行为所以对十年军旅生活略写
【解析】(4)木兰的故事突出点在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关于战场上的表现是次要的毕竟木兰不是什么著名的帅才更没有具体的战役值得去描述所以就简单带过而诗歌的主
要目的是讴歌她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所以这部分写的比较详细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回答即可
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0.(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10.(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1)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解析】(1)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出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解
答时根据句意和自己的理解用流畅的话语把它写出来即可
【答案】(2)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解析】(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句中把自己比喻成“落红” 形象生
动地写出自己即使辞官仍会关心国家前途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1.(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11.(2)选文第①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
用
1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1.(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答案】(1)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
【解析】(1)这篇文章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①段可概括为“红军战士在山谷露宿” 第二部分是第②段到第⑧段可概括为“红军战士艰难登上老山界山
顶的情景”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2)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 写山高
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 写幽静
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战” 写寒冷
【解析】(2)感官描写包括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味觉描写视觉“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把“星星”比喻为“宝石” 可知红军战士距离星星的距离较近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之高“黑的山峰像巨人一
样矗立在面前”把“黑色的山峰”比喻为“巨人” 也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大
听觉“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把“声音”比喻为“春蚕、野马、山泉、波涛” 生动形象地把声音的“不可捉摸”的特点具体化了使人
的感受更加强烈达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写出了山之静
触觉“逼、刺、打着颜”连用几个动词写出了天气的寒冷
【答案】(3)这两句环境描写形象生动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 后一句以“井”喻“山谷” 二者结合起来便很有立体感地展现出山高谷深的壮观景象这样的环境描写也衬托出红军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解析】(3)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前一句把“黑色的山峰”比喻为“巨人” 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山的高大后一句把“山谷”比喻为“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谷之深山高谷深的特点
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红军战士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
【答案】(4)“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
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解析】(4)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这个句子主要通过动词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抢”字在这里不是“抢夺”的意思而是“抢先”“争先”的
意思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为节约时间而争分夺秒吃饭的场面侧面写出了登山时间宝贵、任务重的特点
1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2.(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
概括
12.(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画线词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说明
②“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画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2.(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2.(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A.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 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 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
D. 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答案】C
【解析】(1)C项“妻子的事迹详写”理解错误文章中写妻子的事迹只是一笔带过属于
略写
【答案】(2)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
【解析】(2)通读全文后可根据第⑤段结尾句“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
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第⑥段结尾句“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
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第⑧段句“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中名列前茅”等句子组织答案
【答案】(3)①“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连用强化了他们路程的不易和艰难突出
了驻守小白杨哨所的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
②“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正式考核时从未有过的难以相信
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解析】(3)①“才”“终于”是副词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阅读原文由“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
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
府了”可得知他们去哨所的路程十分艰难“才”和“终于”两个副词连用更能强调他们路
程的辛苦困难对驻守小白杨哨所的边防军人的形象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
②“反复”的意思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文中写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在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取得了哨所正式考核时从未有过的好成绩之后
考核组组长进行检验的过程联系前文“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
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 可知考核组组长不相信边防连的同志能打出这么高的环数所以反复确认
【答案】(4)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侧面表现了部队能锻炼人、出息人【解析】(4)本文的主要人物是王克怀王克怀是一个吃苦耐劳、认真执着、勇敢坚毅
的战士写他儿子在艰苦环境中的表现其实就是为了侧面烘托王克怀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5)①指塔斯提边防连
②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国军人
③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牢记嘱托的精神
【解析】(5)关于标题寓意不仅要回答表层含义还要理解深层含义本文标题“一棵小白杨” 其实象征着北疆哨所同时也指在北疆哨所中像王克怀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军人们等
13.(1)请简要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13.(2)品析词句
①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从用词的角度)
②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从情节内容角度)
13.(3)节选的这部分作者为什么采用略写手法而没有详细记叙描写邓稼先?
【答案】(1)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解析】(1)阅读文本可知选段主要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及对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贡献
【答案】(2)①使用时间副词“立即” 不做任何停留迫不及待回国表现了邓稼先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
②这一情节内容表现了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解析】(2)①解答此题需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立即”是一个时间副词即“立刻、马上” 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马上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回国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
②解答此题需从情节的作用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在身患重病之时邓稼先仍关心着国家的核武器事业这体现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
【答案】(3)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采用略写手法
主题上主要表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
材料上分隔大洋两岸作者对邓稼先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现有的材料不很多等原因
构思上重点写对老朋友的无尽思念又渗透着自己人生某些相同的东西
【解析】(3)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可知《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崇高精神与品质选文部分是对邓稼先生平与贡献的简要介绍作者没有详细记叙描写邓稼先一是因为他对邓稼先当时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二是因为作者重点想要表达的是对多年老友的思念及两人作为科学家所共有的情怀
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4.(1)【礼仪标语我设计】
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弘扬文明礼仪的宣传语
14.(2)【礼貌用语我知晓】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①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 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
“梁教授(久违久仰)大名!”
②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莅临光临)指导!”
③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阅读拜读)!”
14.(3)【礼节习俗我评说】
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示例一言行举止有礼仪文明住在我心里
示例二花儿用容貌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解析】(1)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是“礼文化” 拟写标语时要切合本次活动主题语言简洁凝练可用对偶、拟人的修辞
【答案】(2)①久仰, ②莅临, ③拜读
【解析】(2)①“久违”指好久不见是久别重逢的用语“久仰”指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久仰”
②“莅临”指光临、来临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符合此处语境“光临”的敬重程度不够故选“莅临”
③“阅读”指一般性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拜读”
【答案】(3)示例一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示例二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解析】(3)这是一道开放题赞成与否定皆可关键在于陈述的理由要充分如果赞成可从热情待客的角度来谈如果不赞成可从来客的喜好以及卫生的角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