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小组
课题明朝君权的加强课型新授班级七年级()班
课堂流程具体内容学法
指导
一学习目标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
股取士;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明朝君权的
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
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
请把关键
词标出来
自学【复习旧知】
1.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
A、《水经注》
B、《史记》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2.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
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
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探索新知】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元朝灭亡原因:、。
明朝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改称
加强君权措施:
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的,分管、、。
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负责。
后果:全国的,都集中到了手里。
特务统治:授权侍卫亲军。
职责:兼管对臣民的,。
锦衣卫由直接指挥,不受的约束成为了机构。
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目的:为了选拔的官吏。
考试范围:在范围内命题。
考试特点:考生只能根据,不准。
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
影响: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不讲求。
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背景:为了,把子孙封到各处做,授予大权。
削藩原因:看到,,下令。
靖难之役:旗号:“”实质:发起的与争夺的战争。
结果:以的胜利而告终。
称帝,就是。
迁都:目的:加强。
时间:。
将都城从迁都到。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继续执行;
2增设特务机构: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
由皇帝亲信的
统领。
阅读教材
88-89页
“明太祖
加强君权
的措施”
完成相关
内容。
阅读教材
90-91页
“靖难之
役和迁都
北京”完
成填空。
群学
思学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标志:的设置。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锦衣卫设立后,就开始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
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当地的官吏也不敢随便过问他们的事情。
只要流露
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特务们抓去,那就是九死一生,最轻
也要落个残疾的下场。
据明史记载,锦衣卫常用的刑具有18套,什么夹棍、脑箍、拦
马棍、钉指等都包括在内。
材料二东厂的“锦衣官校”(特务人员)侦查缉捕的范围非常广泛,上自官府,下至
民间,到处有他们的踪迹。
他们得到消息后,立即密报皇帝,因此事无大小,皇帝都可
以知道。
在东厂的堂上,还挂着“朝廷心腹”的大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锦衣卫”是明朝哪位皇帝设立的?
(2)材料二中的“东厂”是明朝哪位皇帝设立的?他是通过哪一事件登上皇位的?
(3)结合材料一、二,“锦衣卫”和“东厂”都是一种怎样的机构?该机构有哪些权限?
它的设立有什么影响?
(4)明朝统治者设立这种机构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巩固训练】
1、明清时期,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其中属于明太祖的集权措施有()
①废丞相②废行中书省③设锦衣卫④设东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小明对同学说“明朝官吏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
果()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3、明代科举制度与唐代科举制度最大的差异在于()
A、考试方式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目的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4、明朝建立是在()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5、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说二者都()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集思广
义,展示
团队的魅
力。
独立用八
分钟时间
完成然后
用两分钟
小组反馈
小结元末灾腐民乱起,重八趁势建明廷。
废相撤省设六部,军政大权握于手。
锦衣横行人心惶,八股取士流毒深。
为争帝位叔侄斗,强化君权靠厂卫。
课后
作业
学练优4、5、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