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对策
思考
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协同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发具有技
工院校特色课程内容、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预防和监测体系为方法建构心理健康教
育体制,体现“大心理健康教育观”。

关键词: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技工院校学生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
教育是技工院校学生求职就业、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手杖,更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础工程。

第一、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处在青春期这一生理和心理的重要发展阶段。

他们自我意
识不断增强,社交范围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升,努力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整合,
性格活泼好动、情感炽热强烈、行为叛逆且心智不成熟。

许多研究表明,技工院
校学生在学习、成长、生活和职业方面会遇到不同的心理行为问题,其发生率与
年级的增长呈正相关。

技工院校学生面临的具体心理行为问题包括自我认同感低、对学校和家庭信任度不高、自卑、抑郁、焦虑、就业困惑、社会适应能力差以及
人际交往敏感等。

例如,农村生源的技工院校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生
源的技工院校学生。

技工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她们所产生的心理
行为问题更少,需要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也更少,能较好地适应技工院校的学习与
生活。

技工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非单亲家庭的
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单亲家庭;有留守经历的技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高
于无留守经历的技工院校学生。

在技工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重视上述
因素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第二、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和进展参差不齐
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尽人意。

例如,针对
西部地区技工院校心理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处
于起步阶段。

由于所处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心理健康教育人、财、
物投入的不同所导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参差不齐的现状,是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
大部分技工院校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较高,专
业人员的缺乏导致大量心理健康工作无从开展,更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教学经验与专业训练不足。

技工院校教师大多数是由应届毕业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训练,他们大多面临着由学生到教师身份转换的
不适,自我认同感不高。

(三)技工院校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技工院校
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力度不强,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
起来不要”的状态中。

调查显示,许多技工院校领导强调学校早已开设心理健康
教育相关课程,却对课程效果和开展情况不甚了解。

二是,技工院校教师缺乏专
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导致无法针对学生所面对的心理行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和建议,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上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
利推进。

三是,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
见与误解。

许多学生认为凡是去心理咨询室的人,都是有精神疾病的人。

因此,
在面对自身心理行为问题时,常常回避或者掩饰。

第三、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以“明确保障管理,加大支撑力度”为理念建设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
育师资队伍
一是,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投入力度,增加专兼职教师人数。


工院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文件,吸引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加入,还可聘
请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心理学从业者担任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弥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不足。

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强化心理健康
教育教师的培训。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重点组织对心
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三是,要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通过帮扶、资助、奖励等方法,改善教育生态环境,减少师源性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明确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定位问题
“立德树人”是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必然要求。

首先,
确立育心育德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要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年级、性别、生源地、
家庭状况等因素,开展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明确服务者心理健康教
育定位。

技工院校应从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者”向“服务者”转变,实现心理
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型。

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型就
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在心
理健康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主人,让他们为自己的心理
健康负责,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

这种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模式可以培养学生
“主动适应,积极发展”的能力。

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
于提升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效果远优于传统的教师讲授。

(三)以“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为核心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新时代赋予技
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内涵、新意义,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一是在协同视域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和
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有序的指导、清晰的监督和管理。

二是以技工院校“心理健
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为抓手,开发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课程内容。

心理
健康教育深化和推进离不开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R].2014.
[2][15]潘晓静.衡水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
大学,2021.
[3]俞国良,李天然,王勍.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113-122.
[4][9]俞国良,靳娟娟.我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来自调研的
证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2):48-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