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对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应用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两
种药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我院选择78例近一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
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对照组口服
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口服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治疗时间、症状改善
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2±2.48)d、(13.52±2.48)d、
(7.45±2.44)d、25.64%;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24±2.36)d、
(9.68±1.21)d、(3.25±2.31)d、5.13%。
除治疗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
其他治疗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且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结论: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相比,甲巯咪唑治疗效果更好,安全
可靠,临床上可加大推广力度。
【关键词】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也被人们称为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
病率。
从发病机制方面分析相当复杂,治病因素较多,如遗传、药物、炎症等,
导致甲状腺患者出现较多激素,这是甲亢疾病的主要原因。
若患者发病时得不到
有效地治疗,则可能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1]。
临床上治疗时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为探讨这两种药物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
我院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具体结果为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择78例近一年(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其中,
对照组男女分别16例、23例;年龄至少25岁,不超过75岁,平均年龄
(46.72±4.57)岁;病程至少2年,不超过8年,平均病程(4.57±2.31)年。
观察组、男女分别18例、21例;年龄至少26岁,不超过73岁,平均年龄
(48.25±4.42)岁;病程至少1年,不超过8年,平均病程(4.66±2.23)年。
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别,可用于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口服丙硫氧嘧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1082)治疗,100mg/d,每日3次;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口服甲巯咪唑(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1020440)治疗,30mg/次,每次3次;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关节痛、血
细胞异常和皮疹瘙痒等)发生情况[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本文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其中,计数资料表达
方式为n(%),以c2为检验值;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s),以t为检验值。
若最终结果为P<0.05,则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治疗时间
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差异较大,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s,d)
组别例数住院时
间治疗时
间
症状改善时
间
对照组3913.52±
2.48
10.35±
2.35
7.45±2.44
观察组39 6.24±2
.369.68±1
.21
3.25±2.31
t值- 4.910.48 2.88
P值-<0.05>0.05<0.05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5.13%<25.64%),组间比较存在较大统计学意义。
具体资料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例数关节
痛
血细
胞异常
皮疹
瘙痒
总发生率
对照组394
(10.26)
3
(7.69)
3
(7.69)
10
(25.64)
观察组391
(2.56)
1
(2.56)
(0.00)
2(5.13)
c2值- 1.92 1.05 3.12 6.30
P值-0.1650.30
5
0.07
7
0.012
3讨论
甲状腺毒症是甲亢患者比较突出的一种临床症状,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则对其甲状腺功能产生严重损害,因此减毒并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是药物治疗的常用方法。
药物治疗旨在抑制人体内甲状腺过氧化酶的活性,在此之后让甲状腺离子碘氧的被阻断,如此一来增加了体内酪氧酸碘化难度,有效地预防甲状腺[3]。
临床上治疗甲亢比较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4]。
人们也将甲巯咪唑称为他巴磋,味臭、苦,为白色或黄白色结晶粉末,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甲状腺抑制剂,该药物和丙硫氧嘧啶相比作用更强,且药物起效时间短,可以维持的时间和代谢时间更长。
代谢主要通过肝脏,一部分与葡萄糖酫酸结合并排泄,通过胎盘进入乳汁,因此不建议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服用,其他甲亢疾病患者基本都可适用。
丙硫氧嘧啶主要在于对甲状腺过氧化物产生抑制,从而影响甲状腺内内酪氨酸碘化与缩合,对甲状腺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
从药物治疗机制方面分析,两种药物基本一致,都可以有效地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阻
断酪氨酸的碘化,让FT
3和FT
4
的合成起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甲状腺的目标[5]。
此
外,甲巯咪唑还可对患者免疫起到抑制,且用量少,效果更好。
从研究结果可知,
观察组不良反应更少,且住院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更短,由此可知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效果对比,甲巯咪唑应用价值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铨胜,李钊.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20,41(9):2074-2076.
2.
王明.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3):141-144.
3.
王淑霞.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5):194-196.
4.
赵丽娟.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3):1692-1696.
5.
邓丽萍,武红梅,乐有为.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5):61-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