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 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
化学试题 2016.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 —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下列说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乙醇
B .回收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
C .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D .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下列有关氧元素及其化合物表示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16O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 ··O ······O ······H
D .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 2H 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蔗糖在硫酸催化下水解,只生成葡萄糖
B .石油的裂解、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C .1 L 1 mol ·L -1AlCl 3溶液中含Al 3+数目为6.02×1023
D .等质量的铝粉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消耗更多的NaOH 途径a :Al ――→O 2点燃
Al 2O 3――→NaOH 溶液NaAlO 2;途径b :Al ――→NaOH 溶液
NaAlO 2 4.已知:Mg 2Si +4HCl===SiH 4↑+2MgC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Si>Mg
B .氢元素不存在同位素
C .该反应熵增
D .SiH 4比HCl 稳定
5.X 、Y 、Z 、W 、R 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 ,次外层电子数为n ,Z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为m +n ,M 层电子数为m -n ,W 元素与Z 元素同主族,R 元素原子与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R 2-)>r(X +)>r(Y 2-)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R>W>Z
C .Y 与X 形成的化合物和Y 与W 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 .分别向BaCl 2溶液中通入RY 2、WY 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6.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Mg 2+、Na +、NO -3、Cl -
B .0.1 mol ·L -1NH 4Cl 溶液:K +、Ba 2+、OH -、CO 2-
3 C . 0.1 mol ·L -1Fe (NO 3)2溶液:H +、Al 3+、SO 2-4、I -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10-12 mol ·L -1的溶液:NH +4、SO 2-4、HCO -3、Cl -
7.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A .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B. 用图2装置分离苯和溴苯
C .用图3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 D. 用图4装置测定中和热
8.下列物质的每步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 ――→O 2点燃
Fe 2O 3――→H 2SO 4Fe 2(SO 4)3 B. 饱和食盐水――→NH 3,CO 2NaHCO 3――→△Na 2CO 3
C .海水――→熟石灰Mg(OH)2――→△MgO ――→电解Mg
D. NH 3――→O 2催化剂,△N 2――→O 2,H 2O
HNO 3
9.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SO 2通入溴水中:SO 2+2H 2O +Br 2===2H ++SO 2-4+2HBr
B .向漂白粉稀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ClO -+CO 2+H 2O===HClO +HCO -
3
C .NaHSO 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Ba 2++OH -+H ++SO 2-4===BaSO 4↓+H 2O D .Fe(OH)3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 +===Fe 3+
+3H 2O 10. 锂空气电池充放电基本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时,锂离子向阴极移动
B .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Li ++e -===Li
C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 2+4e -+2H 2O===4OH -
D .负极区的有机电解液可以换成水性电解液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充分反应,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6.02×1023
B .电工操作中将铝线与铜线直接相连,会导致铜线更快被氧化
C .MnS 悬浊液中滴加少量CuSO 4溶液可生成CuS 沉淀,则K sp (CuS)<K sp (MnS)
D .0.1 mol ·L -1醋酸溶液pH =a ,0.01 mol ·L -1醋酸溶液pH =b ,则a +1<b
12. 甲、乙、丙三种物质是某抗生素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均可跟NaOH溶液反应
B.用FeCl3溶液可区分甲、丙两种有机化合物
C.一定条件下丙可以与NaHCO3溶液、C2H5OH反应
D.乙、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结构中不含有醛基
B.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向无色的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l2>I2
D.向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加入少量30%H2O2溶液,红色褪去,向褪色后的溶液再补加NaOH溶液,不显红色,说明H2O2因显酸性而使溶液褪色
14.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0 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c(Na+)>c(SO2-3)>c(NH+4)
B.0.1 mol·L-1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的溶液中:c(CH3COO-)>c(Cl-)>c(H+)>c(CH3COOH)
C.已知K a(HF)>K a(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两溶液中:c(Na+)-c(F-)>c(K+)-c(CH3COO-)
D.0.1 mol·L-1醋酸溶液和0.2 mol·L-1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3c(H+)+2c(CH3COOH)=c(CH3COO-)+3c(OH-)
15.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
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乙烯的速率:v(M)有可能小于v(N)
B.当温度高于250 ℃,升高温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平衡常数:K M<K N
D.若投料比n(H2)∶n(CO2) =3∶1,
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为15.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16.(12分)利用生产硼砂的废渣——硼镁泥(主要成分为MgCO3、SiO2,还含有少量Fe2O3、MnO、CaO等)为主要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镁[MgCO3·Mg(OH)2·2H2O]的工业流程如下:
(1) 写出“酸溶”一步中,MgCO3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溶时硫酸稍过量(pH约为2),目的是。
(2) 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nO2和________,
写出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
(3) “合成”时需通蒸汽至80 ℃,边加热边搅拌,温度控制在80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写出该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15分)化合物F是合成新型杀虫剂茚虫威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 化合物A中的官能团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官能团的名称)。
(2) 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由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Ⅰ.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Ⅱ. 1 mol G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6 mol Ag;
Ⅲ. 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 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E()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18.(12分)过氧乙酸(CH3COOOH)用作纺织品漂白剂,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向烧瓶中依次加入乙酸、42.5%过氧化氢溶液、浓硫酸。
控制反应温度为25 ℃,搅拌4小时,静置15小时,得过氧乙酸溶液。
(1) 制备20 g 38%过氧乙酸溶液至少需要42.5%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________。
(2) 过氧乙酸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00 0 g过氧乙酸样液,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
取
5.00 mL上述溶液于100 mL碘量瓶中,再加入5.0 mL 2 mol·L-1H2SO4溶液,用0.01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浅红色(以除去过氧乙酸试样中剩余H2O2),随即加入过量KI溶液,摇匀,用0.010 00 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5.00 mL。
已知:CH3COOOH+2I-+2H+===I2+CH3COOH+H2O;
2S2O2-3+I2===2I-+S4O2-6。
①加入过量KI溶液前,需除去H2O2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②计算过氧乙酸样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用该法测定过氧乙酸含量比实际含量偏高的原因是(不考虑实验操作产生的误差)____。
19.(15分)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5H2O,已知Na2S2O3·5H2O具有下列性
质:
①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
②在33 ℃以上的干燥空气中风化;
③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S2O2-3+2H+===H2O+SO2↑+S↓。
(1) 分液漏斗中如直接用浓硫酸,烧瓶中固体易产生“结块”现象使反应速率变慢,产生
“结块”现象的原因是,装置B的作用是。
(2) 如直接加水溶解Na2S,溶液中易出现浑浊且有H2S逸出,
原因是_。
(3) 装置C中反应生成Na2S2O3和CO2,
其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5 ℃,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 由于副反应的存在,产品中常含有Na2SO4等杂质。
①检验Na2S2O3·5H2O粗产品中是否含有Na2SO4的方法为:取少量粗产品溶于足量
稀盐酸,
②如粗产品含少量Na2SO4杂质,则提纯产品的实验方案为
△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BaCl2溶液,无水乙醇,蒸馏水)
20.(14分)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转化为氮气除去,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①:NH3 (aq) +HClO(aq)===NH2Cl(aq)+H2O(l);ΔH1=a kJ·mol-1
反应②:NH2Cl(aq)+HClO(aq)===NHCl2(aq)+H2O(l);ΔH2=b kJ·mol-1
反应③:2NHCl2 (aq) +H2O(l)===N2(g) +HClO(aq)+3HCl(aq);ΔH3=c kJ·mol-1 (1) 反应2NH3(aq)+3HClO(aq)===N2(g)+3H2O(l)+3HCl(aq)的ΔH=________。
(2) 已知在水溶液中NH 2Cl 较稳定,NHCl 2不稳定易转化为氮气。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
下,改变n (NaClO )n (NH 3)
(即NaClO 溶液的投入量),溶液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效果与余氯(溶液中+1价氯元素的含量)影响如右图所示。
a 点之前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_______(填字母)。
A. 反应①
B. 反应①②
C. 反应①②③
反应中氨氮去除效果最佳的n(NaClO)/n(NH 3)值约为________。
(3) 溶液pH 对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有较大的影响(如图甲所示)。
在pH 较低时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氨氮去除效率较低,其原因是 。
(4) 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去除废水中氨氮。
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铵用惰性电极直接电解发现氨氮去除效率极低,但在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去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反应装置如图乙所示,b 为电源________极,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 氯化磷酸三钠(Na 3PO 4·0.25NaClO ·12H 2O)可用于减小水的硬度,相关原理可用离子
方
程式表示:3CaSO 4 (s)+2PO 3-4(aq)Ca 3(PO 4)2(s)+3SO 2-
4(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已知K sp [Ca 3(PO 4)2]=2.0×10-29,K sp (CaSO 4)=9.1×10-
6] 21. (12分)三草酸合铁酸钾可用氯化铁与草酸钾混合直接合成:
FeCl 3+3K 2C 2O 4===K 3[Fe(C 2O 4)3]+3KCl
(1) FeCl3中铁离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 上述反应涉及的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 K3[Fe(C2O4)3]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4) 草酸(H2C2O4)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1 mol草酸(H2C2O4)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 与C2O2-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16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二)(南京)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
2. C
3. B
4. C
5. B
6. A
7. B
8. B
9. B10. D11. C12. BC13. C
14. AD15. AB
16. (12分)
(1) MgCO3+H2SO4===MgSO4+H2O+CO2↑(2分)
使MgCO3完全转化为MgSO4(2分)
(2) Fe(OH)3(2分)Mn2++ClO-+H2O===MnO2↓+2H++Cl-(2分)
(3)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碳酸铵分解(或轻质碳酸镁分解)(2分)
2MgSO4+2(NH4)2CO3+3H2O===MgCO3·Mg(OH)2·2H2O↓+2(NH4)2SO4+CO2↑(2分)
17. (15分)
(1) 醛基(2分)氯原子(2分)
18. (12分)
(1) 8 g(2分)
(2) ① 2I-+H2O2+2H+===I2+2H2O(2分)
②n(S2O2-3)=0.010 00 mol·L-1×0.025 00 L=2.5×10-4 mol(1分)
CH3COOOH~I2~2S2O2-3(1分)
n(CH3COOOH)=1/2n(S2O2-3)=1/2×2.5×10-4 mol=1.25×10-4 mol(1分)
w(CH3COOOH)==38.0%(3分)
③过量的KMnO4氧化I-生成I2或在酸性溶液中I-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I2等(2分)
19. (15分)
(1) 生成的Na2SO4固体附着在Na2SO3表面(2分)防止倒吸(2分)
(2) 出现浑浊是因为空气中的O2将S2-氧化为S,有H2S逸出是因为Na2S水解生成H2S(2分)
(3) 2S2-+CO2-3+4SO2===3S2O2-3+CO2(2分)把装置C置于35 ℃的水浴中(2分)
(4) ①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2分)②取粗产品溶于适量蒸馏水中,蒸发浓缩,冷却至30 ℃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低温干燥(3分)
20. (14分)
(1) (2a+2b+c)kJ·mol-1(2分)
(2) A(2分) 1.5(2分)
(3) 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解产生氧气,与氨氮反应的次氯酸量减少了(2分)
(4) 正(2分)2H2O+2NH+4+2e-===2NH3·H2O+H2↑或2H++2e-===H2↑(2分)
(5) 3.77×1013(2分)
21. (12分)
(1) [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2分)
(2) K(2分)
(3) 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2分)
(4) sp2(2分)7 mol(2分)
(5) N2O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