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科学
阅读材料(一)小小观察家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让我们学做小小科学家,用我们的眼睛看,用我们的耳朵听,用我们的鼻子闻,用我们的双手摸……当然,还要用心感悟,动脑思考!很多有趣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的周围是一个如此不同寻常的奇妙世界!
1.神奇的人体器官——皮肤、舌头和鼻子
皮肤是人体的最外层,也是最大的感觉器官。

皮肤中分布着许多敏感的神经,让我们获得冷、热、
软、硬、粗糙、光滑等各种感觉。

舌头占据了我们口腔的大部分空间,他极其柔
软,很容易改变。

舌头上有许多
叫做“舌乳头”的突起,他们看起来有点粗糙,
舌头能帮助我们辨别酸、甜、苦、咸等味道。

我们的鼻子分为内、外两部分,脸上突出的是外部,
内部称为“鼻腔”。

在鼻腔内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

依靠鼻子,我们能分辨出各种气味。

2.辨别方向
“早晨起床,登上山岗,面对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告诉我们,早晨的时候怎样根据太阳辨
别方向。

那中午呢?将近中午的时候,在一个小时
之内看看太阳在天空中从什么位置,移动到什么位
置,这个移动路径所指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

大自然中,我们能凭借许多事物来辨别方向。

比如很多植物都能用来辨别方向。

植物有向光性南面
的枝叶茂盛。

竹子的茎向南面的部分颜色较绿,北面
较黄;顶尖在无风时垂向南方。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大自然就是一本无字的书,将为我们揭开许多奥秘。

3.有趣的昆虫“唱歌”法
大自然里好热闹,蝉儿鸣,蟋蟀叫,连蚊子也在“嗡嗡”闹。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昆虫们“唱歌”的方法、发声的器官都不同。

夏日鸣蝉
蟋蟀是利用前翅相互摩擦发出声音,他们右前翅基部有一个脊状刮器。

盖在左前翅的音挫上,鸣叫时举起前翅不停的张开、闭拢。

当闭拢时由于挫刮器接触而发出声音。

蝉中只有雄虫能鸣叫,他的发音器是腹部两侧的鼓膜器,声肌收缩时鼓膜向内陷入而发出声音;放松时,鼓膜恢复原状又发出声音。

蚊子的“嗡嗡”声则是通过翅膀的振动发出。

蚊子
(二)爱问为什么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留下生活、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脑袋里会产生很多“为什么”,做实验、查找资料是最常见的办法。

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渐渐地,我们的知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我们就会多一个“小问号”变成一个“小博士”啦!
1.自然界为什么少见黑色的花?
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稀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从冰箱里拿出三块同样大小的冰块,放在三个同样的小碗里,在三个碗口分别盖上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纸,然后把三个碗同时放到阳光下晒。

过一会儿,你会发现,盖黑色纸的碗,碗里的冰融化最快,其次是盖黄色纸的碗里的冰,盖白色纸的碗里的冰融化最慢。

原来黑色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全部光能,光能转换成热能,碗里温度升高快,冰就融化的快。

而花瓣很柔嫩,如果是黑色的花瓣,能吸收太阳的全部光能,就很容易被阳光灼伤,所以,经过长期的选择,黑色的花就很少见了。

2.吃下肚的种子可以发芽吗?
我家养了两只宠物:小狗和小鸟。

喂食时,我把一些辣椒籽掺在他们的食物里。

过了几天我发现到在土里的小鸟的粪便中竟然有颗小种子发芽了。

原来是我喂给他的辣椒籽发的芽儿,而旁边的小狗粪便中却没有任何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鸟没有牙齿,最大的消化器官是砂囊,借助沙粒来磨碎食物,辣椒籽比较硬,沙粒不容易把它磨碎。

没有被磨碎的辣椒籽随粪便排出体外,遇到合适的土壤、气温就发芽了。

而狗的牙齿可以把食物嚼得很碎,并通过体内其他的消化器官,充分消化、吸收,从而破坏了辣椒籽的结构。

辣椒籽被狗吃了,消化了,当然就不能发芽了。

3.果子的形状为什么是球形?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

水果店的水果形状几乎都是球形,这是为什么呢?
设想一下,如果果子是方形的落地之后还会滚动吗?如果是球形的,他们就可以滚到很远的地方去,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而且,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球形的表面积小,水分散失就少,有利于果实的生长。

另外在风吹雨打的时候,球形受到的力较小,雨水也不会长时间附在果皮上。

4.动物的秘密武器
野猪有非常灵敏的嗅觉,他把鼻子伸进泥土里,就能嗅出食物的气味和其他动物留下的味道。

把鼻子扬起来就能嗅到远方飘来的气味。

野猫的嘴角边长着触须,这些触须非常灵敏,只要觉察到一点儿动静野
猫会转身就跑。

野兔的耳朵特别灵活,能够随意地朝各个方向转动。

它的耳朵就像集声器一样,无论多么轻的声音都能听到。

所以野兔休息或逃跑的时候都会把耳朵竖起来。

(三)品味有趣的科学故事
小朋友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科学是息息相关的,一个灵感、一次意外、一个毫不相关的想法都可能引出一项重大的发明。

下面我们就一起品味科学发明的故事,想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要知道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新的东西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苍蝇与宇宙飞船
提起追污逐臭的苍蝇,小朋友们可能对他没有好感。

可是你想过吗?是怎样的本领,让苍蝇能迅速闻到气味呢?原来苍蝇头部的一对触角上的触觉感受器能辨别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

苍蝇每个“鼻子”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如果有气味进入这些神经会立即把“气味信息”
进行“加工”,送往大脑。

大脑再区别出不同气味
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
分析仪。

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成功,仿制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镜子趣话
最初没有镜子的时候,人们只能到湖边看看自己的模样。

后来人们把青铜制成板状,并打磨光滑,发明了青铜镜。

青铜镜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400多年前在威尼斯出现的,它比青铜镜具有更好的清晰度。

当时镜子非常昂贵,威尼斯政府看到做镜子很赚钱,就把全国制镜工厂都搬到木兰诺岛上,并派重兵
把守,严禁泄露制镜的秘密。

直到300多年前岛上三个工匠逃离木兰诺岛来到法国,制镜的秘密才公诸于世。

现在,人们不断改进制镜技术,用化学方法
在玻璃上镀一层极薄的银,这种镜子不但制作省
力、质量好,而且还省钱。

3.听诊器的来历
过去,医生为心脏病人看病,会一边用手轻叩病人胸部。

一边用耳朵在病人胸前听胸内的声音,以判断病情。

一天,法国的雷奈克医生接治了一位心脏病女患者,
因为她特别肥胖,所以用手敲诊一点作用都起不了,
这可愁坏了雷耐克医生。

雷奈克医生散步时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游戏:
一个孩子把耳朵靠在一个木棍的一端,他就可以清楚
的听到从另一端传来的另一个孩子用钉子轻轻敲打木棍的声音。

雷奈克医生灵光一现,立刻用纸卷成圆筒放在女患者,胸前清晰地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他终于发明了听诊器。

4.种豆可以得瓜吗?
如果有人告诉你种豆可以得瓜,你是不是以为这个人在跟你开玩笑?
那么看看下面这些奇特的植物吧!
向日豆——科学家把大豆和向日葵的遗传物质相互拼接在一起,把两种植物的优点聚集起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
“向日豆”。

番茄土豆——科学家能把番茄的遗传物质移入土豆中,同时也把番茄独特的抗病毒本领传给土豆。

这种
番茄土豆不仅味道独特,身体也非常健康,还能获得大
面积的丰收。

是什么创造的这些奇迹呢?是遗传工程,这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取出来,按照人类规定的“图纸”重新组合,产生新的一代。

(四)动手做实验
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鸡蛋怎么才能停在水中间?”“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答案就藏在这些小实验中,所有的小实验操作都毫不费力,实验材料就在我们身边。

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开始快乐实验之旅吧!
1.吹气球
(1)捏住气球的吹气口将气球放入空瓶中。

(2)将气球吹气口拉开套在玻璃瓶口上。

(3)含住瓶口,对着瓶中气球吹气。

(4)用夹子夹住玻璃瓶,放在水已烧开的水壶嘴旁,让
水蒸汽进入瓶中(水蒸汽的温度很高,千万不要直接接
触水蒸汽而被烫伤)。

(4)瓶底出现水蒸汽且平身变热后,把气球吹气口套在瓶口
上。

(6)片刻后,气球被吸入瓶中,同时气球自动膨胀变大。

2.自动旋转的蛇
(1)在图纸上画出旋涡。

(2)沿着轮廓剪下来,从中央用线吊起来,就像一条纸蛇。

(3)将纸蛇吊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纸蛇开始在空
中自动地旋转。

(4)点根香,放在旋转的纸蛇旁,观察烟移动的情
形。

3.越吸越大的气球
(1)在软木塞上挖两个孔,各插入一支吸管(穿过
软木塞)。

(2)在一支吸管上套上一个气球,用
皮筋绑好固定。

(3)在软木塞塞进瓶口,用粘土封住缝隙。

(4)用没有绑气球的吸管吸气,瓶中的气球胀大起来。

4.甩笛
(1)用铝制瓶盖装一些松香,再滴入两滴色拉油,然
后用火加热至粘稠状。

(2)用牙签蘸松香,均匀地抹在竹筷的一端,约抹1.5
厘米长。

(3)等注会上的松香烧干后,再在松香抹在原先的
松香两端,始终相乘的前后端稍微大些
(4)剪一段钓鱼线,一端打活结套
在松香的凹槽处,另一端穿过小纸杯底打结
(5)杯口用纸张包起来,用皮筋扎紧
(6)甩竹筷,纸杯会发出嗡嗡的声音。

5.拍手灭烛焰
(1)左手手掌张开(掌心向上),和烛焰同高,大拇指在烛焰左边。

(2)右手手指并拢,拍左手手掌,结果主演
应声熄灭。

(3)把矿泉水瓶的底用美工刀切除。

(4)让矿泉水瓶的瓶口对准烛焰。

(5)在矿泉水瓶的底部开口拍手,结果烛
焰歪了一下又恢复正常了。

(6)连续拍手可以使烛焰熄灭.
(五)我和科学家手拉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梦想这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科学家,都羡慕那些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那么科学家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有哪些有趣的、感人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家的童年,和科学家们手拉手吧!
1.迷恋昆虫的法布尔
法布尔于1823年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户贫穷的农民家中。

15岁,法布尔以公费生第一名考进师范学校。

他常趁自习时
间观察胡蜂的螫针、植物的果实。

毕业后,他一面努
力担任中学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不知疲倦地观察动
植物,并详细地做好观察记录。

1854年,31岁的法布
尔获博物学博士学位,决定终身致力于昆虫学研究。

1871年,法布尔全家迁至亚维农北部的一处荒地,他
天天观察昆虫,做昆虫实验。

法布尔用毕生精力研究昆虫终于写成了《昆虫记》。

1907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当时法布尔已经84岁。

法国文学界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候
选人。

“我经常在夏天的下午看到白蚂蚁出征……”
2.从小立志探索星空奥秘的张衡
张衡是我国汉朝时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小时
候每到夜晚常常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奶奶说天上
的星星那么多,而且一闪一闪地乱动,是数不清的。

张衡通过仔细观察后告诉奶奶星星虽然在动,但不是
乱动,两颗星星之间的距离总是不变的。

张衡从小就立下了探索星空奥秘的志向。

长大后,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演示天象的浑天仪和测试地震的侯风地动仪。

利用浑天仪,人们不出家门,就可以观察到天上日月星辰的起落。

而侯风地动仪,能测出千里之外的地震。

浑天仪
3.给人类插上翅膀的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是指美国飞机发明家——哥哥威
尔伯·莱特和弟弟奥维尔·莱特。

他们从小就
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到制作车轮的工匠爷
爷那里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

在妈妈的指导下,他们合作制作的爬犁,在和小伙伴比赛时总是速度最快。

兄弟俩合制的风筝,也总是
比其他小朋友的飞的高。

大约从1900年
开始莱特兄弟开始研究航空,通过一个
简单的小型风洞进行实验。

1903年,他
们设计制造出用内燃机作动力的有人驾
驶飞机,经过无数次试飞,于当年12月
17日试飞成功
4.发明自行车的德莱斯
走在大街上自行车像潮水一样,但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叫德莱斯的看林人。

德莱斯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走路很辛苦,他多么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啊,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不就走的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

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木轮车。

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