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是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子汤是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
【组成】
附子12g、茯苓9g、人参6g、白术12g、生白芍9g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阳虚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无力者。
【方义体会】
肾与心,同为少阴,犹如水火两极,互依互制,共为生命之本。
若失其用,则诸脏无济。
少阴为寒水之脏,故寒伤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重证。
余多年来运用附子汤效验此理。
方中附子益火兴元阳,温经散寒;人参大补元气,生化气血;茯苓健脾利湿,兼益心气;白术益气健脾,祛寒除湿;芍药养营和血,以益肝阴。
诸药配伍得当,全面顾及,是治疗整体阳虚寒湿的好方剂。
【临床应用】
一、虚寒型肝炎
例:毛某,男,38岁。
患者形体消瘦,颜面苍白无泽。
自述周身无力,夜寐不安,头晕,腰腿疼痛,右胁胀痛,畏寒肢冷,晨起眼睑及足跗浮肿。
其脉沉弱,舌淡苔白。
经医院检查: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十十),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转氨酶280U。
西医诊断为“肝炎”,经治三月余,未见疗效。
再三辨证,余认为此以阳虚寒滞为主,便以附子汤投之。
处方:附子12g、茯苓9g、党参15g、白术12g、生白芍9g,水煎饭前服。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腹鸣肠动,愈响愈适,待次日服两剂后,晨起胁痛大减,且八年之恶寒、身痛消失。
触其双脉仍沉弱,令服附子汤一剂、“当归四逆汤”一剂。
三诊:患者云:服药后,全身舒适,双手温和,为八年罕有之感。
诊其脉已滑活,遂令服归脾汤、逍遥散两方各三剂,交替服用。
两月
后赴医院复查,索得结果,双絮加号消失,转氨酶16U。
医院惊叹不已,云:已为正常。
二、不孕症
例:班某之妻,32岁。
曾于婚后第二年生一女,逾十三年不孕,多方求治,仍不效。
经服“益肾”“补肾”之方药,亦未能如愿。
夫妇二人忧心不安,邀余诊治。
妇云:四肢常冷,小腹痛胀,月经不至,全身困倦,嗜睡不眠,已年久。
诊其脉沉而有力。
处以附子汤令其隔日一剂,以一月为疗程,再视动向。
服药月余,自谓周身活畅,诸痛消失,经期准,经色暗红,诊其六脉皆沉。
令其再服一周。
至翌月经夏,竟顺生一男婴。
有徒求教此理,余云:附子汤非能得子,此因妇人纯系下焦虚寒,全身阳气运化不足。
治宜兴肾阳,促心阳,周运全身,使后天气血旺盛,自生化育之机,故阴阳搏,方能得子。
三、子宫脱垂
此症多因产后劳损伤及肾阳,引起脾气下陷。
症现少腹隐痛,腰困肢软无力,阴部坠重,恶寒,心悸者,可以附子汤治之。
四、性功能衰退
治疗性功能衰退、肢冷,尺脉沉者。
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冷痛明显,患指(趾)局部缺血,疗效很好。
六、肾萎缩
例:赵某,女,28岁。
患者婚后8年不孕,血压常持续于190/120mmHg左右。
石家庄、北京等数家医院均先后诊断为“右肾动脉狭窄,右肾萎缩,右肾衰竭,肾性高血压”,并告知患者右肾摘除乃唯一治法。
患者拒绝手术,后经人介绍来大同求治。
诊见:颜面苍白,手足厥冷,不欲饮水,腰部酸困,下肢浮肿,头目眩晕,月经错后,量少色暗,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辨为:心肾阳衰、血脉痹阻之证。
先以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兴阳通痹,令其两方各两剂,交替服用。
药后,四肢渐温,精神转好,
查血压150/90mmHg。
患者夫妇见效大喜,遂来再诊,查见其症明显改善,然双脉仍沉细,处以附子汤、白术附子汤,令服两轮。
又诊:血压已经正常,患者已经能自行来诊。
再拟兴阳温经,益气养荣方药调治,先后服药八十余剂,诸症消失。
后经石家庄、北京等几所医院复查,均认为:右肾功能恢复正常,右肾萎缩恢复2/3,血压正常。
两年后,信访得知该康者已经顺产一女婴,母女健康。
此证属中医“脏萎”、“虚劳”一类,临床往往以功能衰退,阳气不彰为主证,但也会出现所谓“逆”证。
故治疗中,要精审全面,权衡标本,立足于调治功能。
余大胆拟用四逆辈方药,兴阳温运治之,使其诸逆者为顺,足以说明,沉疴大症,也宜辨证,亦可取效矣。
七、慢性肾炎
治疗慢性肾炎,身痛肢冷、肿满、不欲饮,脉沉者。
八、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肢节疼痛、畏寒、心悸,脉沉者。
九、“口燥”症
例:张某,女,69岁,就诊时,口燥言语不利。
曾服滋阴润燥之剂,此症有增无减。
见: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燥而不欲饮,脉象沉细,舌干而色淡。
此为命门火衰,无力蒸腾之故,处以附子汤三剂,治之而愈。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又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盖阳密,则邪不能外淫,而精不内亡矣,可见人生当以阳气运。
阳气为病,一则暴脱,再则虚衰。
暴脱者,应急亟引火归源,仲景多以生附子,但必与干姜相伍;虚衰者,则多以熟附子兴阳温运,缓缓补之。
临证余以“脉象沉细,四肢厥冷,颜面苍白,不欲饮水”,为辨阳虚的四大证。
凡悉具上症,诸多沉疴,均以附子汤类,拟“兴阳之法”治疗,效验甚广。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作者:门纯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