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会计人员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会计人员现状调查
近年来,农村经济业务不断增多,对农村会计人员的核算和经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村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整体偏低,农村会计人员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影响了农村会计工作质量和农村会计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笔者调查了C 县9个乡(镇)、办事处共131个村,以此为例对当前农村会计人员队伍现状进行一些分析。

一、农村会计人员的现状
(一)会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农村会计人员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一些村会计人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75周岁以上的会计人员也有。

在全县农村会计人员总人数中,40周岁以下的会计人员比例不到1%,无30周岁以下的会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较严重。

(二)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农村会计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全县农村会计人员总人数的9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总人数的10%左右,农村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总体偏低。

农村会计人员多为村“两委”从村民中选用,而且村“两委”在选派任用会计人员过程中普遍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

任用的会计人员基本无任何会计方面相关基础知识,也未受过财务方面的任何专业培训,连会计科目也不知道,记账基本都是流水账,更别说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了,导致“包包账”“袋袋账”比较普遍。

(四)会计人员大部分非专职。

农村会计人员约95%以上为农民兼职,他们都有自己的承包地,既要从事个人家庭所必须的农田劳作、个人经济事务,同时还要承担村级财务工作,实质上承担的村级财务工作是业余的,主要精力用于个人家庭的农田耕作、经营以及与个人经济收入密切相关的其他经济事务。

(五)会计人员财经法纪意识淡薄。

农村会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财经法纪意识淡薄,在会计人员的潜意识中,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没有将上级拨入的资金装进个人腰包,就与自己无关,财务管理问题
无关紧要,导致财务管理混乱。

一些会计人员为农户核算种植业保险理赔款以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良种补贴等项目补助时,钻了村级财务没有公开、公示的空子,不能从严要求自己,私心太重,往往为自己多核算,导致会计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增多。

(六)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

有的农村会计人员做工作认真负责,财务工作干了一到二年,刚熟悉了,由于不按村“两委”旨意记账,和村“两委”成员意见合不来,就被免去会计职务,会计岗位又换成了新人。

尤其在村“两委”换届时,一些新上任的村“两委”要重新任用新的会计人员,将前任选用的会计人员换成自己“最信任、最得力”的人。

(七)会计人员工资太低。

在C县,农村会计人员年平均工资收入小于1万元。

由于日常核算非常繁琐,收入又很低,很多农民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在村里当会计。

居委会会计一般为当地财政供养人员,年工资收入最少也在4万多元以上,相比而言,农村会计人员工资太低。

二、改善农村会计人员现状的思考
针对农村会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财经法纪观念淡薄等现状,为切实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提出如下对策: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如地方财政收入可观,当地财政应承担农村会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部分;如地方财政收入状况不好,可由乡(镇)和有集体收入的村共同承担农村会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部分。

只有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才能使农村会计人员由兼职变为专职,全身心地做好农村财务工作。

(二)严把农村会计人员选任关。

对于选用农村会计人员,可以由全县或乡(镇)设定选拔标准,由集体民主推荐或自愿报名等方式提出人选,经过业务技能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择优竞争上岗,未上岗的作为后备人选。

(三)加大对农村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可组织集中学习,也可鼓励自学。

培训内容要有实用性针对性,要突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

要积极鼓励农村会计人员自学,通过参加函授等学历教育、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提升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审计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