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周周清(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周周清(二)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清(2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8 分)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xiāo( )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是有些愁脑、sù( )杀的。
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lǎng( )圆满的启事呢?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
(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xiāo()瑟sù()杀清lǎng()
(2)语段中有两处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2 分)
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
(3)“成”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
(1分)
(4)朗读语段时,语速、语调应()。
(2分)
A.平缓轻柔B.急促高亢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
....的,笑着,走着。
B. 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
....,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茕茕
..
孑立
..。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4.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中的“顶”字用得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写出了矮松之美。
B.“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由“睡
着”“唤醒”这两个词可知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描写大海波涛汹涌的气势,心潮与之一起一伏,感慨万千。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的“阔”字用得生动传神,它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景象,使人的视野随之开阔,将诗歌的意境
表现得恢宏壮阔。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4分)
示例:花红柳绿,秋叶飘零,催万物促轮回,大自然拥有神奇的魔力。
材料:
显生机竞自由展辽阔状雄伟大自然拥有奇特的魔力瑰丽山河
种子发芽浩瀚大海鲜花开放大自然拥有雄奇的魔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20分)
6.填空。
(8 分)
(1)《观沧海》中通过想象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
豪迈的气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生活哲理,鼓舞人乐观向上。
(3)《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8分)
(1)【冬之诗】
古诗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冬之韵】
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看:(3分)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
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歌词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的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之情】
请给下面的材料拟一个标题。
(3分)
在某铁路局持续开展的“三个出行”“五个常态化”活动中,餐饮服务段通辽车间广大干部职工以优质、真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
大旅客的一致赞许。
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
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2018·杭州】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4分)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
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
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3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15分)
三月的薄唇
路来森
①整个春天里,一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春三月。
②像一位女子,轻启了她的朱唇:柔软、红艳、醇香,还有一份淡淡的迷茫,一份默默的怀想。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似柳,柳似风,一个劲地“软”。
④那“杨柳风”,就该是三月的风了。
三月的风,不凉不热,不呛不硬,轻轻的,浅浅的,柔柔的。
风,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的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一片温柔的情怀;风,吹过枝头,枝头就绽开花儿朵朵,似是大地举起了华灯万盏;风,吹到一只鸟儿的身上,鸟儿会在天空,划出锐利、清脆的音响;风,吹上人的脸庞,宛如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抚过,那份温情与和煦,直让人心荡神驰。
⑤人该是醉的,醉在这煦暖的三月春风里。
⑥早晨,一起床,推开窗户,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
举首望天,天空的云,只是浅浅的,绝对没有那种黑云压顶的郁闷感。
雨,落得不大,细密、缠绵,仿佛是裹带着万般柔情,人的心中,有一种小溪流淌般的愉悦感;空气里,荡着浅薄的水汽,一阵阵地,抚着人的脸庞,滑滑的,有一种丝绸的质感。
看看庭院,地面是湿湿的,但那种湿,丝毫没有黏稠感,那是一种酥软的润湿,“春雨如酥”,或许就是这种效果。
细细看去,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庭院中的树木,被细雨滋润着,
树皮发着明亮的光泽。
一树桃花,正开着,那种薄薄的粉,是如此的娇嫩,使人不敢靠得太近,怕呵出的气息,会弹破了它的柔瓣。
⑦那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淅淅沥沥地落着,总是那样细,那样柔,那样的情意流转,用它轻柔的情愫,润湿这三月的薄唇。
⑧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站立村头,抬头望山,你就能感受到,三月的春山,该是怎样的春意迷蒙,像美人浅浅的眼眉。
⑨山,就在近处,并不渺茫。
不过,山高,你得抬头望山。
山上的树,还没有全绿,只是零零星星地发出一些嫩芽,所以,山,依旧疏朗,给人一种明净、通透的感觉。
但疏朗中,点缀着的那些点点的绿,就给山增加了盎然的生气。
你静静地望着,迷离中,仿佛那绿色,正在缓慢地生长,一簇簇,一团团,很快就朦胧了整个山头。
那,就是生机。
也许,大地轻张一下它的嘴唇,春山,就焕发出一派明媚。
⑩太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满山坡。
你能看到山坡上那些清浅的绿。
青草,还是一簇簇的,还不能蔓延成片,更不能绿满天涯。
那一簇簇的嫩草,也许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得清楚,远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光点,斑斑驳驳地铺在那儿。
虽然浅,虽然薄,可,就是绿,就是亮,有一份耀人眼目的灿然,那是只有春草才有的色彩。
⑪“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概就是这般情味。
⑫看看村头,几株桃树,立在那儿。
树皮光滑而明净,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桃花打着苞,正含苞待放,花苞透着浅浅的、薄薄的红,像是女人的唇。
⑬不,是三月的薄唇:柔柔,肉肉,软软。
(有改动) 9.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风的?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月的薄唇》这个题目怎么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直击中考阅读题。
(15分)
巴山夜雨
钱歌川
①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
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反而有一种超然的心情。
②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
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③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
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
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
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④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
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
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
于是乎雨又可话了。
⑤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
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
深夜人倦抛书睡去,
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
早晨出门,路面已干,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
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吗?
⑥然而好景不长,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
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
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⑦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
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
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好几处。
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好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
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
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
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⑧巴山多夜雨,室内少晴天,又熬了一年。
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
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
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
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⑨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
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
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
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
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
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
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⑩巴山之雨,与夜俱来。
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
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
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
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
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
⑪张志和《渔歌子》中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
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
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只不过是不得已的苦事。
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
⑫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
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
(有删改)
13.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题目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
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②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3分)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⑪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清(50分)
17.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
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
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
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试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
答案
一、基础清
1.(1)萧肃朗(每空1分,共3分)
(2)脑恼事示(2分)
(3)撇(1分)
(4)A(2分)点拨:作者笔下的秋是静美的,应该用平缓轻柔的语速、语调
来读。
2.D(2分)点拨:A项花容月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应改为“花枝招展”。
B项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应改为“络绎不绝”。
C项茕茕孑立: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应改为“形销骨立”。
3.D(3分)点拨:“门着光”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4.C(3分)
5.种子发芽,鲜花开放,显生机竞自由,大自然拥有奇特的魔力。
瑰丽山河,浩瀚大海,展辽阔状雄伟,大自然拥有雄奇的魔力。
(每句2分)点拨: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从示例来看,句子由几个分句组成:连续两个短语,一个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连动句,还有一个是具有完整主谓宾的句子。
从语意上看,第三句的两个动宾短语的内容分别对应第一句和第二
句,第四句则由此生发对大自然魔力的感慨。
于是,从“显生机竞自由”
的内容来看,“种子发芽”“鲜花开放”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奇特的魔力”。
从“展辽阔状雄伟”的内容来看,“瑰丽山河”
“浩瀚大海”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雄奇的魔力”。
二、素养清
6.(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空1分,共8分)
7.(1)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分)
(2)歌词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
白的特点,赞美她是春天的使节,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
(3分)
(3)示例:寒冬真情暖人心。
(3分)
8.示例一:我觉得不妥当。
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
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的能力,使用“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且影响他人理解。
(4分)
示例二:我觉得可以使用。
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
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
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并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
(4分) 三、阅读清
(一)9. 春风、春雨、春山、春草。
(2分)春风是柔软的,春雨是细柔的,春山是
疏朗的,春草是浅绿的。
(2分)
10.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春风的。
(2分)表现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情景。
(2分)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零零落落的小草比作“点点繁星”,(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初春时节破土而出的小草不多却又绿得逼人眼的特点,(1分)表达出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1分)
1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初春风和日暖、雨酥草嫩、又柔又软的特点,(1分)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美景深深的喜爱之情。
(2分) (二)13. 在作者看来,雨是否有诗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人的经历和心境。
(2
分)只有在欣赏文学或现实中悠闲不迫的时候,雨才可能是有诗意的,如初到四川,居住城里,夜雨伴读,充满诗意;当它带来现实生活的妨
碍,诗意就不复存在,如居住乡下,夜雨漏屋,饱受雨淋之苦,雨之诗
意顿消。
(2分)
14. ①从雨写到夜雨再写到巴山夜雨,渐次引出下文关于巴山夜雨的经历和感
受;(2分)②从看雨、听雨到话雨,表现雨的诗意和情趣,与后文中巴山夜雨带来的痛苦经历形成对比。
(2分)点拨:此题考查对文章语段作用的理解。
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其次,考虑语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等)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突出主题等)。
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15. ①用梭子在丝中穿过的情形,生动地写出了人在雨丝中穿行的情景。
(1分)
②梭子在丝中轻巧穿过的比喻,贴切地表达出人在雨中行走的惬意。
(1分)
③与前面“织女机”和以蚕丝喻雨相呼应,前后一体。
(1分)
16.第一问:①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1分)②设身处地进入诗中的世界,去感受和认识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1分)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
(2分)
四、写作清
17.(50分)【写作思路】首先要明白“你”的指代对象,提示语中“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包含无穷的信息:“你”可虚可实,“你”可大可小……在众多的信息中,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写出“你”对“我”的帮助。
其次,“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你”的帮助、指引下,“我”经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可以是学业上的进步,也可以是思想上的进步,也可以是与人交往方式上的进步。
再次,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要突出感恩、感激的情感。
例文:
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盛夏的午后,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不得已出了门。
天空虽然没有太阳,但异常闷热,整个世界仿佛就是一个大蒸笼。
我烦躁地站在路边,翘首盼望着公交车的到来。
“嘀——”不知等了多久,终于见到一辆公交车披着救星的光芒,从远处驶来。
我随着人流挤上了车,又好不容易倒腾出手,投了硬币,这才找了座位坐下,吹着空调凉风,刚才想买冰激凌的想法,顿时就烟消云散了,心里那个
舒坦。
揉揉酸痛的肩膀,正准备瘫坐在座位上看看窗外发会儿呆,突然听到司机一声不耐烦的呵斥。
我抬头一看,一个七八岁的小妹妹,背着书包,窘迫地站在那里,涨红了脸。
原来这小妹妹身上没带钱,她手指紧紧绞着袖口,低头受着司机鄙夷的眼神,或许她这也是第一次自己出门吧!看她一副焦急难堪的模样,我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口袋,翻出来剩下的2元钱——那本是我打算到站后买冰激凌用的。
满车厢里没有人帮她,大家都装作什么也没看见。
我想帮她投币,这时,旁边一个声音酸溜溜地说:“这年月,好人可不好当,帮了人也不一定落下好。
”
“是啊!这年月哪有雷锋。
”又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听到这儿,小姑娘的脸更红了。
我心里气不过,稍加思索,便走过去拍拍小姑娘的肩膀,把手里的硬币给了她。
那一刻,她的脸上绽开了绚丽的花朵,弯弯的笑眼又像是感动得红了眼眶,这无声的笑容,便是她最诚挚的感谢。
我回到座位上,看到旁边那两位风言风语的人,心里想:“这世上,还是好人多,我就要帮这位小姑娘,让你们看看做事的人是什么样。
哼!”
天阴得更暗了,下车时,竟下起雨,我一下子皱起了眉头,正为可能迟到而懊恼,心中刚刚还欢快着的气球,此刻突然泄了气。
忽地,有一只小手伸过来,拉拉我的衣袖,我转头望去,是一把伞,以及那一双弯弯的笑眼。
刹那间,堤坝陷落,暖流像洪水一般,涌入我的心田……
我接过伞,揽着小姑娘的肩,一起潇洒地走进雨中,丢下那两个风言风语的尴尬的身影。
最后,我想说:谢谢你,陌生的路人,是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也请你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总评】本文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瞬间,说明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文章情感张弛有度,语言优雅,细节描写生动。
结尾点题,结构非常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