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的笔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的笔记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观众比较百米运动员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裁判比较百米运动员的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和200米赛跑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2、机械运动分类:
(一)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或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⑷公式:v=s/t
⑸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较大。
换算:1m/s=3、6km/h;1km/h =(1/3、6)m/s。
人步行速度约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m。
小资料:人步行速度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20km/h;高速铁路速度300km/h;
城市公路上的小汽车速度40km/h;高速路小汽车速度120km/h;光和无线电速度3×108m/s。
(二)变速运动:
⑴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⑵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总路程比总时间。
公式:v平均=s总/t总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