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陈雨S林青S刘传波2,周天2,胡凯文2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78)
中图分类号:R7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甲084(2020)20钾112钾5
摘要: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癌症相关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癌性疼痛作为最常见的癌症并发症之一,对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西医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性疼痛,但因其具有'显的不良反应、耐药性及成瘾性,且对难治性癌性疼痛疗效不佳,故临床应用较少。

而中医治疗方案以辨证论治为理论指导,可显著降低癌痛程度和爆发痛频率,且无上述不良反应,'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未来,深入研究癌性疼痛的中医治则治法并将其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掘癌痛的综合治疗方案,将为肿瘤患者的疼痛治疗提供更丰富有效的选择。

关键词:癌性疼痛;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针炎;中医联合治疗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 Yu,LIN Qing1,LIU Chuanbo2,ZH0U Tian2,HU Kaiwen
1.Bep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ping100029,China;
2.Department of'Oncology,Dongfang Hospital o%Bep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078,China
Correspooding author:HU Kaiwek,Emaii:kaiwenh@
Abstraci: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incidence of malignant tumors,cancer related complicaCons have graduCly attracted peopleW attention.Among them,cancel pain,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ncel complications,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Cients.Although western medicine can contwi cancel pCn to a ce/Cn extent,Vs011/0x1application is less because of Vs obvious adverse reacdons,drug resistance and addiedon,and Vs pooz eCect on mfmetoy cancel pCn.The tmditionC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lan based on the dUferen/aC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as a theoreCcai guide can significan/y reduce the degree of cancel pain and the frequency of outbreak pain,without the above-mentioned adverse reactions,sign/can/p mducing the psychologicai burden of the patients,therefo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Unicai practice.In the future,in-depth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cancel pain with UadiVonxi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organic combination will furthez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lan,which will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more diverse and eCec/ve options.
Key words:Cancel pain;Indrnai treatment with UadiVonxi Chinese medicine;External treatment of UadiVonxi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dn;Combined treatment of UadiVonai Chinese medicine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

据统计,2015年我国 的所有地区平均发病率已达285.83/10,仍[1])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
D0I:10.3969/j.iun.1006-2084.2020,20,0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705102);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8-1-R201%通信作者:胡凯文,Email:kaiwenh=163-com 升高,如疼痛、出血、梗阻、转移以及消瘦等。

其中,癌性疼痛作为恶性最的并发,严重影响的生活质量)料,我国癌性疼痛发生率约为60%,其中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癌性疼痛的发生率80%[2]O当痛方案[3]或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提出的癌性疼痛指南⑷进行治疗时,大部分患者的癌性疼痛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但是治疗癌性疼痛的阿片类药物具有
明显不良反应、耐药性和成瘾性。

而且规范化治疗1~2周后疼痛仍控制不理想或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的难治性癌性疼痛患者,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常需配合中医中药辅助治疗[5])中医以辨证论治为理论指导,以中药内服、外敷、针刺、艾灸、拔罐、推拿以及穴位离子导入等为具体操作技术,不仅无明显不良反应、耐药性及成瘾性,还能有效降低爆发痛的发作频率,从心理层面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现就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1西医认识及治疗
癌性疼痛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由癌细胞、外周组织、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共同作用而产生[6])癌性疼痛主要分为肿瘤相关性疼痛、治疗相关性疼痛以及合并疾病相关的疼痛)其中,肿瘤相关性疼痛包括肿瘤压迫、肿瘤浸润、肿瘤转移等,其在所有癌性疼痛中所占比例最高,为60%[75%;治疗相关性疼痛主要由手术和化疗引起,占10%-20%;合并疾病相关疼痛所占比例约为10%[7])
目前,癌性疼痛的西医治疗主要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为指导,通过对疼痛性质、疼痛原因、疼痛程度以及用药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疗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及时处理预期和治疗后镇痛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提供心理支持以及关于防治癌性疼痛的教育等。

2中医认识及病因病机
2.1中医认识根据癌症的症状特点其可归为中医“积聚”范畴,又因“积属有形,聚属无形”,故癌症属于中医病名中的“积证”。

《诸病源候论》在论“肺积”时曾提到“肺积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引痛,少气……”,与肺癌所致胸痛十分相似;论“肝积”时提到“肝积……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故助下满痛”,可以理解为现代医学中的肝癌疼痛;《千金方》中所言“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病不得喘息”“其为病也,令人胸膈,妨碍饮食,胸痛彻背”均为食管癌疼痛的表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腹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的论述与肠癌所致的腹痛、肠鸣泄泻较为类似;《肘后备急方0中葛洪的描述“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说明了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不治之,百日死”则体现了病情凶险程度,是古代对癌性疼痛较为概括性的论述)
2.2病因病机癌性疼痛的病因病机与所有疼痛一样,均可分为“不通则痛”与“不容则痛”两大类,即实痛和虚痛。

程海波和吴勉华[8]认为,实痛的主要病机为癌毒内郁、痰瘀互结以及经络壅塞,其中癌毒内郁是病机之关键。

而高萍和李芝秀[9]认为,正气亏虚是虚痛的重要病因,正气虚亏、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足、经络失养导致不容则痛。

整体来讲,癌性疼痛的病因主要为邪实和正虚两大方面,结合历代医家对其理解,邪实多分为寒凝阻滞、热毒炽盛、痰湿凝结、瘀血阻滞、痰瘀互结、气机郁结以及气滞血瘀等;正虚则大致可分为阳气亏虚、阴血不足。

其中,邪实所致的实痛多见于恶性肿瘤的早、中期,治疗以祛邪为主,而正虚所致的虚痛则在中晚期恶性肿瘤中更为常见,治疗时应注重补益正气。

3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
3.1中药内治法癌性疼痛的中医内治法主要根据患者疼痛性质,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如寒凝阻滞者治法以温阳散寒为主,热毒炽盛者以清热为,痰湿凝结痰祛湿为,瘀滞
则以活血化瘀为法。

黄东彬和管静[I0]认为,癌性疼痛多因寒凝导致,他们以自拟方附子汤(炮附子、茯苓、太子参、白术等)联合轻考酮缓释片对30例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2周后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12例,轻度缓解1例,无效1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王赢健'II(将66例癌性躯体痛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单纯盐酸轻考酮缓释片对症止痛,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肾骨康方(熟地15/、骨碎补10a、白花蛇舌草10a、半枝莲10y、白僵蚕10y、山药15y、山英肉12g、丹皮10/、泽泻10/、茯苓10y)口服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比60.8%),患者爆发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叶慧青[I2(对78例中医辨证为阳虚寒凝的癌性疼痛患者分别予以单纯盐酸轻考酮缓释片对症止痛治疗(对照组)及在西医止痛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芍甘附子汤(芍药60a、炙甘草20/、制附子15a、延胡索15a、党参20/、当归10a、仙鹤草15/、郁金10a、菟丝子20/、火麻仁15a)加减治疗(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2.5%比76-3%),平均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盐酸轻考酮缓释片日均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曾志航[I3]将63例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型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予以盐酸轻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健脾中药(黄罠20g、党参20g、补骨脂20g、茯苓15g、慧政仁15g、山茱萸15g、枸杞15g、山药12g、白术10g、炙甘草5g,并随症加减),结果表明联合中药治疗可明显减轻盐酸轻考酮缓释片带来的不良反应,并有助于延长止痛时间)除自拟方剂治疗癌性疼痛外,亦有不少医家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应用经方治疗癌性疼痛,且效果明显。

阿依宝塔•努腊勒木[I4〕对50例辨证为肝郁气滞的原发性肝癌中度癌性疼痛患者分别予以三阶梯药物止痛及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三阶梯治疗,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对降低疼痛数字评分无明显作用,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王德全等[I5]将经方当归四逆汤与西药氨酚轻考酮片联合治疗癌性疼痛,结果发现止痛有效率高达96.6%(58/60),效果显著。

倪红等[I6]在治疗寒凝阻滞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时发现,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减联合硫片在疼痛、低中医证分、
生活质量、减少止痛药使用量以及减轻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张绍斌[I7]认为,肝癌主要由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所致,对肝癌疼痛患者予以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罗通定片治疗,效果显著。

3.2中药外治法《理漁骈文》中曾提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医学源流论》亦曰“使药性从皮肤入勝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因为中药外用能提高局部血药浓度,精准作用于疼痛部位,并可以降低中药内服因胃肠道刺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故中药外用是目前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最常用手段。

王华伟等[I8(将264例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予以中药止痛贴(延胡索、制马钱子、桃仁、红花、青风藤、冰片等)外用,重度疼痛配合吗啡;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外敷,重度疼痛同样配合吗啡。

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的疼痛 分低、疼痛时
短及爆发痛次数减少,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林燕等[I9]将140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均采用标准三阶梯止痛方案外,治疗组加敷止痛散(当归、川‘、桂枝、制乳香、制没药各30g,血竭15g,全虫、细辛各10g,土鳖虫10g;偏热性疼痛者,加酒大黄30g、炒梔子15g;偏寒性疼痛者,加桂枝30g、细辛10g)加减,30d后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疼痛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为59-99%)及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陈施一骏等[20]通过复方癌性疼痛方(制川乌10g、姜黄10g、乳香10g、白芷10g、没药1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20g、龙葵10g、大黄15g、石菖蒲10g、冰片3g、醋延胡索10g)中医定向透药法联合西药治疗40例瘀毒内结型癌性疼痛患者,结果发现其可明显减轻疼痛程度、减少西药用量和爆发痛次数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罗先[2I]将50例癌性腹部胀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基础治疗及丁香止痛方(丁香15g、全蝎6g、生蒲黄15g、细辛15g、薙白15g、木香15g、小茴香15y、九香虫10g、延胡索15g、当归15g、白芍15g)或安慰剂于中脱、神阙穴位贴敷治疗,治疗7d后发现治疗组的腹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疼痛数字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

张双双[22]通过对80例癌症骨转移患者分别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及丁香骨痛方(丁香20y、细辛20y、肉桂20y、炮姜20y、全蝎6g、穿山甲10g、半夏20g)或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发现,在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癌性疼痛时,在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应用丁香骨痛方穴位贴敷治疗可进一步减轻疼痛,疼痛缓解率可达89-5%,并可减少爆发痛发作次、生活质、减片类物导致的便秘;"丁骨痛方敷合片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鸟水平。

赵曼妤[23]将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加用消肿止痛散(细辛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胆南星15g、红花12g、醋延胡索15a、醋乳香15y、肉桂10y、炒没药15y、徐长卿20g、全蝎10g、龙血竭10g、生大黄12g、降香12g、干姜10g、炮山甲5g、冰片5g、芒硝18g)外敷,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的疼痛数字评分、24h吗啡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爆发痛出现次数少于对照组)
3.3针灸治疗在明代张三锡的《经络考》中曾有记载:“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

针灸治疗局部疼痛自古有之,不同脏腑各自有其所主的经络,这为针灸治疗不同系统和部位的癌性疼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针灸治疗起效迅速、安全性高、成本低,现已广泛应用于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

张超等曲分别对各34例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委中、肾俞、命门、华佗夹脊、大椎、悬钟、孔最、中都、太溪、筑宾、阴陵泉、地机、梁丘)和卩坐来瞬酸对症止痛治疗,结果表明针灸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座来瞬酸组(91.18%比55-88%),爆发痛次数显著少于卩坐来瞬酸组,可获得的睡眠时间更长。

黄颖[25]将6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以针灸(根据原发病灶和具体疼痛部位辨证取穴)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治疗7d后发现,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7.1%。

李扬帆等[26(将9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给予循经特定穴电针配合雷火灸综合治疗(简称综合治疗)、局部取穴针灸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治疗7d后发现,综合治疗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改善程度最佳且镇痛起效时间最短,药物治疗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局部取穴针灸治疗组,但在镇痛起效时间方面效果最差。

Chin等[27(对29项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得出,针灸对肿瘤直接导致的疼痛及术后疼痛效果明显,但对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引起的疼痛疗效一般。

3.4中医联合治疗大量研究证明,中药内服、外用及针灸治疗均对癌性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①自。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采用中医药联合治疗而避免使用西药,以期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王林[31(将52例晚期肝癌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予以莲莪止痛方(莪术、丹参、郁金、半枝莲各30g,柴胡12g,白术、白芍、枳壳、党参各15g,威灵仙10g)加减联合针灸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心俞、肝俞、曲泉穴)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轻色胺及缓激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何爱国等[32(将12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标准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组则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别予以消瘤止痛口服液、蟾乌巴布膏、针刺以及肌内注射氢漠酸高乌甲素针2~4项联合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镇痛方面疗效相当,但治疗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

苏新平等'旳对111例气虚血瘀型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分别进行口服盐酸轻考酮缓释片治疗和补气活血中药口服、外敷联合盐酸轻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2周后发现补气活血中药内外兼治联合盐酸轻考酮缓释片治疗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并可以减少盐酸轻考酮缓释片的用量。

3.5其他随着对中医传统理论及现代医药科技的不断研究,癌性疼痛治疗方法层出不穷。

部分医家认为,癌性疼痛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通所致,故可应用耳穴的全息理论对脏腑进行调理,从而改善气血不通的状态[34-37])疼痛与心情状态密切相关,疼痛会导致心情不佳,而心情不佳又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受。

所以,有学者从中医五音治病入手,“对症下乐”;此外,随着中医药制剂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研究人员对中成药进行研究,亦取得满意疗效。

张靖哲等[38(对112例消化道系统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穴位电生理治疗与联合耳穴压籽的疗效比较,结果发现联合耳穴压籽可明显缓解消化系统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感,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效果优于单用穴位电生理治疗。

陈晨等⑶]将10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联合西方自然音乐疗法,1个月后
行发现,治疗疼痛的
情况及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彭志敏国(、张春俏等[40]分别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及康莱特胶囊单用或联合西药对症止痛,结果发现上述中成药对癌性疼痛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4小结
癌性疼痛因其高发病率和难治性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打击患者与肿瘤积极抗争的治疗决心,从而影响肿瘤的整体治疗效果)因此,亟须寻找更为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癌性疼痛治疗模式。

单独应用中医治疗时,在与西医标准止痛方案疗效相近的前提下,中医药治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
质量。

当中医治疗联合西医止痛方案时,联合治疗不仅有更好的疼痛治疗效果,而且在生存质量、止痛药剂量、爆发痛次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获益明显。

综上可知,中医治疗可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为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可以显著提高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疗效确 切。

然而,中医治疗癌性疼痛的机制尚未阐明,未来需增加多中心、大样本、严方案、循规范的机制研究和高质量临床疗效研究,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方案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赫捷,陈万青.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8:48E3-
[2]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8,
23(10):937-944.
[3]张维晴,肖祖林,吴驻林,等.中药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
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9,
44(9):1938-1945-
[4]车薛华,梁伟民.NCCN成人癌性疼痛控制指南解读'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84E5-
[5]王昆,金毅•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J]•中国肿瘤
临床"2017"44(16):787-793-
[6]张文颖,姜斌•癌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
2019"27(10):1845-1848-
[7]Benne e MI-Mechanism-based cancee-pain eheeapy[J] -Pain"
2017"158Supp a1:S74-78-
[8]程海波,吴勉华•癌性疼痛的中医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
杂志,2008,23(1):50E2-
[9]高萍,李芝秀.癌痛的中医药治疗[J]•贵阳医学院学报,
1995"20(3):235-237-
[10]黄东彬,管静•附子汤结合~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疼痛
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2):90-31-
[11]王赢健.扶正解毒化瘀法治疗癌性躯体痛的临床疗效
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2]叶慧青•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D] •广州:
中医大学"2016-
[13]曾志航•补肾健脾法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
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14]阿依宝塔•努腊勒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癌肝郁气滞型
癌痛的临床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8.
[15]王德全,陶剑芳,迟杰骏,等•泰勒宁片结合当归四逆汤治疗
癌性疼痛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9):
23-24"27-
[16]倪红,黄邦荣,王兰英,等•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
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30例'J]-西部中医药,2014,
27(2):107-109-
[17]张绍斌•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癌疼痛[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29(8):174-175.
[18]王华伟,王文萍,喻明,等•中医外治及联合吗啡治疗骨转移癌
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3018-5021-[19]林燕,段春燕,付艳丽,等.止痛散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气虚
血瘀型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7,35(2):
22-25.
[20]陈施一骏,唐建清,戴玉婉.复方癌痛方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
癌性疼痛4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50E2.
[21]罗先-丁香止痛方”穴位贴敷治疗癌性腹部胀痛的临床
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2]张双双.丁香骨痛方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阴证的临床研究及
对ET-1的影响[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3]赵曼妤.消肿止痛散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
临床研究[D]-泸州:西南医科大学,2018.
[24]张超,吴秀芳,惠银银,等.社区卫生服务中针灸治疗骨转移
癌痛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0):119-120. [25]黄颖.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8,37(5):58E9-
[26]李扬帆,韦日铺,陈佳.循经特定穴电针合雷火灸对癌痛镇痛
临床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8,27(5):6-7-
[27]Chiu HY"Hsieh YJTsaiPS-Syseemaeiceeeiewand meea-anaaysis
of acupuncture to reduce cancer-related pain[J] -Eus J Cancer
Care(Engl),2017,26(2)-
[28]林巾孝•癌性疼痛的中药治疗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
指"2016"14(1):194-195-
[29]王玲•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Mem分析[D]-武汉:湖北
中医大学"2018-
[30]郑凯,宋杰,高玉,等•针刺缓解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临床
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9-21.
[31]王林•莲莪止痛方联合针灸治疗晚期肝癌癌痛26例'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6):56-57.
[32]何爱国,杨正春,黄建清,等.中医四联疗法治疗癌痛60例
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1):55E7-[33]苏新平,邓天好,谭达全.中医内外兼治气虚血瘀型骨转移
癌痛5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6,22(1):33E5-[34]李忠,王沛•浅述癌性疼痛的中医论治八大法[J]-中国临床
医生"2000"28(9):40-42-
[35]李良娥,谭文娟,秦俭,等•耳穴按压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36(7):68-70-
[36]王艳玲,张霄峰•中药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用药规律分析[J]-
辽中医杂"2006"33(3):352-353-
[37]陈晨,朱化珍,夏茵,等.中医五行音乐对中晚期肿瘤患者
癌痛及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51(9):64-67.
[38]张靖哲,李晓屏,唐雨,等.中医耳穴压籽法联合穴位电生理
对消化系统癌痛的改善作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9(2):241-244.
[39]彭志敏•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
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9-10.
[40]张春俏,樊点莲,刘伟•康莱特胶囊对奥斯康定治疗晚期癌症
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12(8):1132-1135-
收稿日期:2020-01-03修回日期:2020-05-26编辑:黄晓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