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化学成分与贮藏特性PPT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化学
营养物质
成份
构成风味 的物质
构成质地
的物质
第26页/共123页
1.2.1水分及无机成分
1、水分 果蔬含水量因其种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果 蔬的含水量在80%—90%之间。西瓜、草莓含水量 达90%以上,葡萄含水量在77%—85%,水果中 含水量低的山楂为65%左右。 果蔬采摘后,水分供应被切断,而呼吸作用仍在 进行,带走了一部分水,造成了水果、蔬菜的萎蔫, 从而促使酶的活力增加,加快了一些物质的分解, 造成营养物质的损耗,因而减弱了果蔬的耐贮性和 抗病性,引起品质劣变。
第4页/共123页
1.1采前因素对果品蔬菜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影响果蔬耐贮性的采前因素有: 1、产品自身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 3、农业技术因素
第5页/共123页
1.1.1产品自身因素
1、种类和品种 (1)种类不同种类果蔬的贮藏性差异很大。 ✓ 果蔬种类间贮藏性的差异是由它们的遗传特性决
定的 ✓ 只有了解不同种类水果和蔬菜的特性,才可以对
第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页/共123页
1.1.2自然环境因素
2、光照 绝大多数的果蔬都属于喜光植物,都必须有一定的光照强
度和充足的光照时间。光照直接影响果蔬的干物质积累、 风味、颜色、质地及形态结构,从而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耐 贮性。 光照不足会使果蔬含糖量降低,产量下降,抗性减弱,贮 藏中容易衰老;光照过强也有危害,会产生日灼并,不能 进行贮藏。 光照还与花青色素的形成有密切相关 光质对果蔬生长发育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第28页/共123页
1.2.1水分及无机成分
矿物质较稳定,在贮藏中不易损失。 菠菜和甜菜时中的钙呈草酸盐状态存在,不能被 人体吸收, 而甘蓝、芥菜中的钙呈游离状态,容易被人体吸收 。
第29页/共123页
第30页/共123页
1.2.2维生素
维生素在水果、蔬菜中含量极为丰富。分为两大 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苹果、梨>桃、李、杏等核果>热带和亚热 带生长的水果 第7页/共123页
1.1.1产品自身因素
(2)品种 果蔬的品种不同,其耐贮性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不同品种的果蔬以晚熟品种最耐贮藏,中熟品
种次之,早熟品种最不耐贮藏,
原因:①晚熟品种生长期长,成熟期间气温 逐渐降低,组织致密、坚挺,外部保护组 织发育完好,防止微生物侵染和抵抗机械 伤能力强。
第19页/共123页
1.1.3 农业技术因素
2、灌溉 土壤水分对果蔬的生长、发育、品质及耐贮性有
重要的影响,含水量太高的产品不耐贮藏。 水分过多,果实过大,果汁的干物质含量低,而
不耐长期贮藏,易发生生理病害。
第20页/共123页
1.1.3 农业技术因素
3、修剪、疏花和蔬果 适当的修剪,可以调节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来说,以中等大小和中等偏大的果实最耐贮。
第11页/共123页
1.1.1产品自身因素
5、结果部位 同一植株上不同部位着生的果实,其大小、 颜色和化学成分不同,耐贮性也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果树来说,不同部位的果实所含的营养物质不相同。
对于蔬菜来说,生长在植株中部的果实品种最好,耐贮性 最强,基部和顶部的果实的品质和耐贮性不如中部的果实 强。
②晚熟品种营养物质积累丰富,抗衰老能
力强
第8页/共123页
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果蔬贮藏性也有很大差异
第9页/共123页
1.1.1产品自身因素
2、砧木 砧木类型不同,果树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不同,
从而对果树的生长发育进程、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果实 产量、品质、化学成分和耐贮性直接造成影响。 了解砧木对果实的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有利于今后果园 的规划,特别是在选择苗木时应实行穗砧配套,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果实的品质,以有利于采后的贮藏。
光照、降雨量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同,从而影响果蔬的生 长发育、品质和耐贮性。
第17页/共123页
1.1.2自然环境因素
5、土壤 土壤的理化性质、营养状况、地下水位的高低等直接影响
到果蔬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进而影响到果蔬的品质和 耐贮性; 不同种类的果蔬对土壤的要求不同,但大多数果蔬适合于 生长在土质疏松、酸碱适中、养分充足、湿度适宜的土壤 中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糖逐渐消耗而减少。所以贮藏过 程中糖分的消耗对水果、蔬菜的贮藏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含糖量高的果蔬耐贮藏、耐低温,相反则 不耐贮藏。
第37页/共123页
2、淀粉
淀粉是植物体贮藏物质的一种形式,属多糖类。主要存在于未熟果实 及根茎类、豆类蔬菜中,如板栗和枣为16%~40%、马铃薯14%~25%、 藕12%~19%等淀粉含量较高,豌豆为6%,其它果蔬含量较少。水果、蔬 菜在未成熟时含有较多的淀粉,但随着果实的成熟,淀粉水解成糖,其含 量逐渐减少。
果蔬化学成分与贮藏特性
会计学
1
主要内容
采前因素对果品蔬菜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果品蔬菜的基本组成及其在采后成熟衰老过程
中的变化 果品蔬菜原料的采后生理特性
第1页/共123页
关于水果和蔬菜的基本概念
1. 概念
果品(Fruit):水果和干果的总称
水果:可食用的含水量较多,具有一定甜味和特殊香味 的植物果实的总称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果蔬含促进维 生素C氧化的抗坏血酸酶愈多,活性愈大,果蔬贮藏中维生素C 保存量愈少,而且温度增高,充分氧的供给会加强酶的活性, 所以用减少氧的供给、降低温度等措施,以抑制抗坏血酸酶的 活性,减少水果蔬菜贮藏中维生素C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第34页/共123页
第35页/共123页
1.2.2维生素
2、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 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A,但有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
功能:①维持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护眼 睛和皮肤,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性。
②贮藏中损失不显著。 (2)维生素E和维生素K
第36页/共123页
1.2.3碳水化合物
1、糖
糖是水果、蔬菜味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是果蔬甜味 的主要来源,含糖量差异很大。主要包括单糖、双糖等可 溶性糖。也是水果、蔬菜贮藏期呼吸的主要基质,同时也 是微生物繁殖的有利条件。
第18页/共123页
1.1.3 农业技术因素
1、施肥 施肥对果蔬的品质及耐贮性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合理施肥,
才能提高果蔬的品质,增加其耐贮性和抗病性。如果过量 施肥 N肥过多,采后易生理失调,耐贮性和抗病性下降 缺K 延缓成熟,着色、差品质下降;K过多,易产生生理 病害。适量K,不仅使果实增产,还能使果实产生鲜红的 色泽和芳香的气味。
第32页/共123页
1.2.2维生素
(3)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在水果蔬菜中是次要成分,但在人类营养中对
防止坏血病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人类饮食中90%的维生素C 是从果蔬中得到的,人体对VC的日需要量为50mg。
第33页/共123页
1.2.2维生素
维生素C的含量与果蔬的品种、栽培条件等有关,也因水 果蔬菜的成熟度和结构部位不同而异。如野生的水果蔬菜维生 素C含量多于栽培品种;在蔬菜中露地栽培的品种又多于保护 地栽培的,成熟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高于绿色未熟番茄;苹果 表皮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果肉,果心中维生素C含量最少。
第27页/共123页
1.2.1水分及无机成分
2、矿物质 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铁、硫、镁、钾、碘等,约占果
蔬干物质重的1%~5%,尤其在叶菜中的含量可达10%~ 15%。
果蔬是人体摄取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在果蔬中,矿物质 影响果蔬的质地及贮藏效果。如钙是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 的结构物质,在保持细胞壁结构、维持细胞膜功能方面有 重要意义,可以保护细胞膜结构不易被破坏,能够提高果 蔬本身的抗性,预防贮藏期间生理病害的发生。钙、钾含 量高时,果实硬脆度大,果肉致密,贮藏中软化进度慢, 耐贮藏。
第12页/共123页
总结: (1) 树龄树势 (2) 果实大小 (3) 植株负载量 (4 )结果部位
第13页/共123页
1.1.2自然环境因素
1、温度 每种果蔬在生长发育期间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和积温要
求,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果蔬的生长发育期越 短。 果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生长发 育、产量、品质和耐贮性产生影响。
第15页/共123页
1.1.2自然环境因素
3、降雨 降雨会增加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和减少光照时间,与果蔬
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密切相关,干旱或者多雨常常制约 着果蔬的生产。
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或年份或者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或年份, 都会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质量。
第16页/共123页
1.1.2自然环境因素
4、地理条件 果蔬栽培地区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生长期间的温度、
4、田间病虫防治 病虫害不仅可以造成果蔬产量降低,而且对果蔬品质和耐
贮性也有不良影响,因此,田间病虫防治是保证果蔬优质 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22页/共123页
1.1.3 农业技术因素
5、生长调节剂 调节剂种类很多,据使用效果,概括为一下四种类型: (1)促进生长促进成熟 (2)促进生长抑制成熟衰老 (3)抑制生长促进成熟 (4)抑制生长延缓成熟
第10页/共123页
1.1.1产品自身因素
3、树龄和树势 一般说,幼龄树和老龄树不如中龄树结的果实耐贮藏。 苹果苦痘病发病规律有如下特点: 幼树的果实苦痘病比老树重,树势旺的果实比树势弱的重,
结果少的发病较重,大果比小果发病重。 4、果实大小 同一品种的果蔬,果实的大小与其耐贮性密切相关。一般
水果、蔬菜在贮藏、烧煮时,维生素C及易破坏, 在维生素酶的作用下,遭到分解。 因此应当掌握好果蔬的贮藏条件, 使维生素C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第31页/共123页
1.2.2维生素
1、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易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中很稳定,在中性及碱性
条件下易被氧化,加热不易破坏,但受氧、氧化剂、紫外 线及射线的作用很易破坏。当pH大于4时,有些金属离子 (如Cu2+)、亚硫酸根可使其降解,在pH小于3时该反应进行 得十分缓慢。 (2) 维生素B2(核黄素) 甘蓝、番茄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2耐热、耐干燥及氧 化,在果蔬加工中不易被破坏;但在碱性溶液中遇热不稳 定。维生素B2缺乏易得唇炎、舌炎。
第23页/共123页
第24页/共123页
1.2果品蔬菜的基本组成及其在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的变化
果 蔬
水分
产
碳水化合物 有机质
品
单宁
%
( 重 量
含氮物质 干物质 色素物质
维生素
)
芳香物质
矿物质
酶
糖:单糖、双糖、多糖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果胶物质
第25页/共123页
构成颜色
的物质
酶
构成香味 果蔬中的 的物质
干果(Nets):外壳坚硬的植物果实
蔬菜:可食用的,含水量较多的,常用作 烹饪的植物的器官,通常人们将食用菌也 归入蔬菜
第2页/共123页
2.果品、蔬菜的分类
水果
落叶果树产品
常绿果树产品
a.仁果类:苹果,梨,山 楂。
柑桔类:橙、柑、柚、柠檬; 荔枝类:荔枝、龙眼;
b.核果类:桃,杏,樱桃。 坚果类:椰子;
减轻或克服果树生产中的大小年现象,增加树冠透光面积 和结果部位,使果实在生长期间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影 响果实的化学成分,因此修剪也会间接地影响果实的耐贮 性。 同样,适当的疏花疏果也是为了保证果蔬正常的叶、果比 例,使果实具有一定的大小和优良的品质。
第21页/共123页
1.1.3 农业技术因素
c.柿枣类:柿,枣。
核果类:芒果、橄榄;
d.坚果类:核桃,阿月浑
浆果类:枇杷、番木瓜;
子。
瓜类
e.浆果
甜瓜:薄皮甜瓜,番瓜;
草生果实类:香蕉、菠萝
西瓜
第3页/共123页
蔬菜
茄果类:蕃茄、茄子、辣椒 瓜类:黄瓜、蕃瓜、南瓜 豆类:菜豆、青刀豆 绿叶蔬菜:芹菜、菠菜、油菜、香菜 结球蔬菜:大白菜、甘蓝、花叶菜 地下根茎: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 葱蒜类:葱、蒜、韭菜
不同的产品作出不同贮藏期的安排,既保证质量 又不浪费人力财力 例如:蔬菜 叶菜类--最难保藏、易腐烂 果菜类--次之 根菜类--再次之,最耐贮藏
第6页/共123页
1.1.1产品自身因素
蔬菜的贮藏性从强到弱顺序是: 块茎、鳞茎、球茎、根茎等营养贮藏器官 果菜类包括瓜、果、豆类 花菜类 叶菜类贮藏性最差 水果的贮藏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