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金属M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查找资料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M原子量为x,其他原子量也已知;(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若要求得金属M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所用到的一组数据可以是
A.(1)(2)(3)(4)
B.(2)(3)(4)(5)
C.(1)(2)(3)(5)
D.(1)(3)(4)(5)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用到的量的关系及已知量分析所用的数据。
【详解】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金属全部参加了反应。
设要求的金属M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根据金属的化合价,写出金属与酸反应的方程式;可以根据金属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关系计算。
由金属M原子量为x,其它原子量也已知,可以求出物质反应的质量关系,再根据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和金属的质量求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即可列比例式计算计算。
所以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及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答案:D
解析:D
【解析】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B、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正确;
C、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锰是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正确;
D、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铁单质中铁为0价,错误。
故选D。
3.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
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
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合金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A、根据题意,常温下汞合金应为固体,而汞为液体,故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错误;
B、根据题意,汞合金中含有锌、锡、铜等金属,其中锌、锡的活动性都位于氢之前,故能与酸反应,所以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正确;
C、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的硬度要高,正确;
D、根据合金的概念可知合金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A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合金的概念和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金属铜在于硝酸银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金属锌完全反应,已发生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使溶液显蓝色;证明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银可能有金属铜。
一定没有金属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故答案选择B。
5.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答案: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快慢,而等质量的Fe和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所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最后所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Zn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与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所以开始时左盘质量轻,故天平的指针先偏向右盘;
等质量的Fe和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最终所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最后所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Zn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所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右盘多一些,所以右盘质量轻,故天平指针最后偏向左盘.
故答案为D
6.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
答案:B
解析:B
【解析】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正确;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错误;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正确;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节约了金属资源,减少的冶炼金属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正确。
故选B。
7.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解析】
A、铜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银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
但没有比较出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错误;
B、铜不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铜能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正确;
C、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银不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正确;
D、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位于氢的后面;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位于氢的前面;铜能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正确。
故选A。
点睛: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最简单的方法有两种:用中间的金属和两边金属的溶液或中间金属的溶液和两边的金属。
如判断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方法有:硫酸亚铁溶液、铜、硝酸银溶液或铁、硫酸铜溶液、银。
8.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
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
答案: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剩余,因此能够和铁反应的AgNO3、Cu(NO3)2就不会存在;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铁、铜、银。
故选D.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9.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A.稀H2SO4 B.稀HCl C.CuSO4溶液D.FeSO4溶液
答案:C
解析:C
【解析】
首先分析,把铁加入下列溶液,是否反应.如果不反应,则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如果反应,再看反应后,生成的溶质的质量是否增大或减小,从而判断出溶液的质量的变化.
A、铁与H2SO4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溶液质量增加.故A错误;
B、铁与HCl反应后,生成FeCl2溶液,溶液质量增加.故B错误;
C、铁与CuSO4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溶液质量减少.故C正确;
D、铁与FeSO4溶液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0.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X>Y、Z>Y D.Y>X、Y>Z
答案: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X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X>H>Y;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 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Y>Ag>Z;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Z。
故选A。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1.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
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
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
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
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个B.3 个C.2 个D.1 个
答案: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Cu,向一定质量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所以析出铁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根据反应图像,ab段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可推出此段锌只于Cu(NO3)2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NO3)2、Cu(NO3)2、Fe(NO3)2;bc段溶液的质量开始减少,可知此段锌与Fe(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Fe,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 (NO3)2、Fe(NO3)2;所以b点时溶液中有Zn(NO3)2、Fe(NO3)2;c点含有的金属是Cu、Fe;d点溶液质量不在改变,说明Zn过量,此时含有的金属是Zn、Cu、Fe;加入盐酸后,会与Zn、Fe反应生成氢气,此时溶液中只有Zn(NO3)2,溶液为无色;由以上可知,纵坐标表示Fe(NO3)2的质量减少,综上所述,只有②③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
12.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Zn、MgCl2溶液、Ag
B.MgSO4溶液、Ag、ZnSO4溶液
C.ZnCl2溶液、Ag、MgCl2溶液
D.AgNO3溶液、Zn、MgCl2溶液
答案:D
解析:D
【解析】
【详解】
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设计方案为“中间金属两边盐,两边金属中间盐”,理论上锌、银、镁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镁>锌>银,故方案一为选金属锌和镁盐与银盐;方案二是金属镁和银与锌盐,故选D。
1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是FeCl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假设溶液中含有FeCl3,那么它肯定会与铜和铁继续反应,即A答案前后是矛盾的;另外,无论那一个反应都会生成FeCl2,而且铁会与CuCl2反应,所以固体中肯定会存在铜,而铁和CuCl2不一定会存在。
故选B
14.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已知Br2+2KI=2KBr+I2; Cl2+2NaBr=
2NaCl+Br2.则下列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正确的是()
A.I2、Br2、Cl2B.Br2、Cl2、I2C.Cl2、I2、Br2D.Cl2、Br2、I2
答案: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则活动性强的非金属单质能把活动性弱的非金属单质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Br2+2KI=2KBr+I2,说明Br2的活动性比I2强;
Cl2+2NaBr=2NaCl+Br2,说明Cl2的活动性比Br2强;即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是I2、
Br2、Cl2。
故选A。
【点睛】
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类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用实验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盐酸。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
B.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A
解析:A
【解析】
A、选用铝和氯化铜或者是铜和氯化铝即可实现实验目的,正确;
B、选Al、Cu和稀盐酸也可以得出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错误;
C、至少可以选三种方案,方案1是选Al、Cu和稀盐酸,方案2是选铝和氯化铜,方案3是选铜和氯化铝,故错误;
D、铜不和氯化铝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故可以探究,故错误。
故选A。
16.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答案:D
解析:D
【解析】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说明金属x比金属Y和Z活泼;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说明金属Y比Z 活泼。
A、X氧化物的化学式不一定只能表示为XO,故A错误;B、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错误;C、Z在自然界中不一定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C错误;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故D正确。
点睛∶金属在自然界中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17.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
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答案: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
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18.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Zn、Ag、CuSO4溶液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锌在氢前,铜在氢后,铜在银前;A. 锌与硫酸铜溶液析出红色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选项说法正确;B.铜与硫酸锌溶液无明显现象,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C.没有涉及铜及其化合物,故无法测定铜与锌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项说法错误;D.锌与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铜与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铜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9.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关于滤渣和滤液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有()
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②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④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C
【解析】
【详解】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银强,比铝弱,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向Cu(NO3)2、AgNO3、
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锌首先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
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可能只含有银,也可能含有银和铜,也可能是银、铜和过量的锌,故①正确;
②硝酸铝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硝酸锌,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故②正确;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滤渣中可能不含锌,故③错误;
④锌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Zn+2AgNO3═Zn(NO3)2+2Ag、Zn+
Cu(NO3)2═Zn(NO3)2+Cu,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生成银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每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铜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所以
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故④正确。
正确的是①②④有3个。
故选C。
【点睛】
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本题要考虑锌的质量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过滤后的滤渣成分的影响。
20.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
答案: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说明了活动性X>氢;
②Y+2ZNO3=Y(NO3)2+2Z,说明了活动性Y>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了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Z。
A、Fe、Cu、Ag,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Cu、Hg、Ag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Mg、Zn、Fe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Fe、Ag、Cu应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1.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有铝粉、铜粉和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一定含有铝和铜,因此①说法错误;
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g,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铝,滤液一定含有反应产生的硝酸铝、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因此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因为银、铜不能和盐酸反应,而铝没有剩余,说明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被溶解,故②说法正确;
铝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铜可以置换出银,因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⑤说法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②③⑤;
故选:B。
22.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可能是铝
B.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
C.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前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①氢前面金属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氢后面金属则不可以。
②从左到右越来越不活泼。
③前面金属可以把其后面金属从他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详解】
A. M不可能是铝,铝元素显+3价,故A错误;
B. Ag的金属活动性没有M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故B错误;
C. 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由0价变为+2价,故C正确;
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不一定排在氢前,一定排在银前面,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23.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CuSO4溶液、Fe、AlC13溶液
C.CuSO4溶液、Fe、Al D.AlCl3溶液、Fe、Cu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铝溶液都不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B、铁与CuSO4溶液反应,与AlCl3溶液不反应,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对;
C、硫酸铜溶液和铁、铝都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D、Cu、Fe均不能置换出AlCl3溶液中的铝,无法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错。
故选:B。
24.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
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服
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CuSO4
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
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Cu
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
答案:D
解析:D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CuSO4,故正确;
B、镁比铁和铜活泼,故将镁加入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溶液中后分别有铁和铜生成,正确;
C、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正确;
D、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故生成硫酸镁的质量相同,故反应后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错误。
故选D。
25.某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B.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C.将锌粒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D.将锌粒、铁粉、铜片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锌在铁前,铜在铁后,锌可以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在锌的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的物质生成,而铜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从而证明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铁>铜,故A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锌的后面,铜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锌也不和硫酸锌溶液反应,只能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但无法比较铁与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B不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铁和铜的前面,锌和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能反应,只能证明出锌的活动性比铁和铜都强,却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C不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和锌都在氢的前面,都能和稀硫酸产生气泡,但用的锌粒和铁粉的状态不同,无法通过气泡的快慢来比较二者的活动性强弱;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只能证明铜的活动性最弱,故D不正确。
故选A。
26.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C
【解析】
t1min时,锌与盐酸反应曲线上点的纵坐标位置更高,说明此时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较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由时横坐标表示时间,所以也表示0~tmin这段时间内,锌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较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所以也表明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铁与盐酸反应更快;t2min时,两条曲线相交,且此后保持水来,说明锌与盐酸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均已完全,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由于氢气中的氢元素来源于盐酸提供的氢元素,所以产生等质量的氢气,也就说明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
27.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答案: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因此:A.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最多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