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对比观察及对诊断敏感度与准确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与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对比观察及对诊断敏感
度与准确率的影响
范存庚;廖伟伟;赖丙林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CT、MR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分析两种方法诊断敏感度与准确率.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疑似为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其CT检查与MRI检查的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度与准确率.结果 80例疑似患者经CT检查诊断的结果中,57例为急性胰腺炎(71.25%).其中27例CT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0例CT诊断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80例疑似患者经MRI检查诊断的结果中,62例为急性胰腺炎(77.50%),其中50例胰腺表现出明显肿大(80.65%)、12例表现为轻度肿大(19.35%).病理检查诊断阳性患者69例(86.25%),诊断阴性11例(13.75%).CT检查确诊57例、MRI检查确诊62例.CT检查的敏感度及准确度相比于MRI检查结果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CT检查以及MRI检查的表现结果,有利于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且MRI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相比于CT检查明显更高.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9(025)017
【总页数】4页(P60-63)
【关键词】CT检查;MRI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效果;敏感度;准确率
【作者】范存庚;廖伟伟;赖丙林
【作者单位】赣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赣州 341000;赣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赣州 341000;赣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赣州 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急性胰腺炎(AP)作为当前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该病的典型特征主要为胰腺及周边组织发生炎性渗出以及水肿等化学性炎症反应[1-3]。
急性胰腺炎往往发病突然且病情的进展迅速,同时易发休克、感染等并发症,相对预后效果较差[4-5]。
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结合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以及医学影像检查等方法[6]。
而在医学影像检查当中,最主要应用的检查方法包括CT检查以及MRI检查。
CT检查方法有快速扫描以及优秀的后处理技术特点,而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高且成像技术好,两种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主要以对比观察CT、MR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度与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疑似为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51.4±9.8)岁。
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痛伴黄疸7例、伴恶心呕吐27例;病史资料包括胆囊炎史8例、胆石症史11例。
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示淀粉酶水平上升72例(显著上升54例)。
本次纳入患者均经本人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后开展。
1.2 纳排标准①纳入标准:临床上有上腹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表现,在实验室检查显示淀粉酶以及脂肪酶水平均显著上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完整。
②排除标
准:排除肝、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器质性病变患者;恶性肿瘤、精神异常以及休克患者。
1.3 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接受CT检查及MRI检查。
①CT检查应用GE公司生产型号为GE Revolution512 CT机检查,仪器的参数设置中,管电压
设置120 kV、管电流设置220 mA,螺距设置3∶1,扫描层厚设置2 mm。
先进行CT平扫,在扫描前使患者保持空腹状态,于检查前0.5 h予以饮水500 ml充
盈膀胱。
仰卧位下由肝顶部扫描至肾脏的下极。
CT平扫结束后予以动态增强扫描,选择100 ml碘海醇作为对比剂,经高压注射液于患者的肘静脉处进行注射,注射的速率取3.0~3.5 ml/s。
注射对比剂后25~30 s内进行动脉期扫描、于60~70 s进行静脉期扫描、于180~300 s进行延迟扫描。
②MRI检查应用西门子3.0 T
的超导磁共振仪进行检查,选择8通道体部线圈,设置扫描层厚3 mm、层间距1.0 mm,获取T1WI以及T2WI的横断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图像。
其中,横断位T1WI选择FSGR序列TR:10 ms、TE:2.3 ms,T2WI选择FSEFS序列TR:6 000 ms、TE:01 ms;冠状位选择FIESTA序列以及3DMRCP序列,TR/TE分别取3.85/1.65ms以及3 350/650 ms。
增强扫描选择0.1 mmol/kg钆喷酸脯胺(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72)作为对比剂,注射速率取2.5 ml/s。
1.4 观察指标本研究CT检查以及MRI检查的影像结果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
像学医师进行阅片观察,评价急性胰腺炎的分型、边缘形态、实质性密度与信号以及胰管的显示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涉及的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
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检查与MRI检查表现情况 80例疑似患者经CT检查诊断的结果中,57例
为急性胰腺炎(71.25%)。
其中27例CT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并且形态规则的特点,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提示胰腺的密度均匀;边
缘部分清晰12例、边缘模糊不清15例;经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显示,胰管以及胆管均有表现出轻、中度的扩张;7例伴有胸腹腔积液症状。
另外,30例CT
诊断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显著增大、密度不均、大片状或斑片状的低密度灶,其中10例发生出血症状,20例坏死脓肿,9例坏死脓肿于动脉期的肝脏一过性区域表现出强化的特点。
80例疑似患者经MRI检查诊断的结果中,62例为急性胰腺炎(77.50%),其中50例胰腺表现出明显肿大(80.65%)、
12例表现为轻度肿大(19.35%)。
经MRI平扫显示胰腺的病变区以及周边组织
出现T1与T2的长信号影,显示T2WIFS的敏感性最强。
而MRCP中显示患者的胰管以及胆管均呈现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2.2 不同检查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对比本研究中,80例疑似为急性胰腺
炎患者中,经病理穿刺检查诊断阳性患者69例(%),诊断阴性11例(%)。
CT检查确诊57例、MRI检查确诊62例,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结果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gnosis results of acute pancreatitis by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病理结果阳性阴性合计合计69 11 80 CT检查阳性50 7 57阴性19 4 23 MRI检查
阳性60 2 62阴性991 8
2.3 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的对比 CT检查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相比于MRI检查结果显著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的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准确率67.50
(54/80)86.25(69/80)7.910<0.05检查方法CT检查MRI检查例数80 80
χ2 P敏感度72.46(50/69)86.96(60/69)4.481<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包括上腹痛、胰腺水肿以及血尿淀粉酶水平上升等。
近年来,相关的临床统计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此类患者易继发休克、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预后结果较差且病死率相对较高[7-9]。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对病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0]。
当前临床认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以上腹部出现突发性的疼痛感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在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尿淀粉酶以及腹水胰酶的表达水平上升;在医学影像检查上具有明显的症状特点等。
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医学影像检查中只要满足2项即可进行确诊[11]。
但临床的实际工作当中,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仍存在一定难度[12]。
在当前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检查设备的更新,使CT检查以及MRI检查等影像检查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有明显的提高,
医学影像检查也能在临床治疗中为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改善预后的价值。
临床上CT检查以及MRI检查的两种医学影像诊断方法中,CT检查的优势在于扫描快速且分辨率较高,对于胰腺以及周边组织的内部结构均可较清晰的显示,脂肪及肠道气体均未对CT检查的结果造成影响。
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当中,对于
病灶部位的出血以及坏死等症状均可较为准确的显示。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各因素所导致的胰腺以及周边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
应用CT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特点主要有胰腺肿大且密度低等特点。
本研究80例疑似患者经CT检查
诊断的结果中,57例为急性胰腺炎。
其中27例CT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并且形态规则的特点,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提示胰腺的密度
均匀;30例CT诊断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显著增大、密度
不均、大片状或斑片状的低密度灶,其中10例发生出血症状,20例坏死脓肿,9例坏死脓肿于动脉期的肝脏一过性区域表现出强化的特点。
CT检查中增强检查方
法的诊断效果较为明显,但在临床中应用CT增强扫描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成本,致使发生不良反应。
在MRI检查中,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相对较高,同时能准确
反应胰腺形态及周边组织的结构特点,该检查方法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临床上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是依据检查中胰腺形态的变化情况、胰周渗
液等进行确诊,通常患者的MRI表现为胰腺增大,在T1WI及T2WI上,胰周积
液分别呈现出低信号以及高信号的特点。
本研究中,62例患者经MRI平扫显示胰腺的病变区以及周边组织出现T1与T2的长信号影,显示T2WIFS的敏感性最强。
而MRCP中显示患者的胰管以及胆管均呈现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在临床上用于对
诊断效能的评价指标主要为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度的判断,本研究提示,CT检查
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相比于MRI检查结果显著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CT检查以及MRI检查的表现结果,有利于临床上对急性胰
腺炎进行诊断,且MRI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相比于CT检查
明显更高,该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陈宏.CT、MRI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5):103-105.
[2] 胡胜相.CT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6):91-92.
[3] 杨红玉.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比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9):67-69.
[4] 叶本功.73例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101-103.
[5] 陆大山.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4,20(13):50-51.
[6] 夏雨.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J].安徽医药,2016,20(2):
328-331.
[7] 刘立卷,张宝鑫,司益民.MS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价值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1):93-94.
[8] 周小森,王保海,孙静涛,等.螺旋CT灌注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6):855-857.
[9] 胡艳军.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9):143-151.
[10]赖海平.MRI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评价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61-62.
[11]陈小龙,吕长磊,黄明刚,等.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中的价值研究[J].陕西医学杂
志,2017,46(12):1722-1724.
[12]袁宗旭.多层螺旋CT在诊断感染性急腹症的临床应用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