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习题及答案(1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药理学习题及答案(114)
1.四环素类药物与钙、镁、铝、铋等无机盐类抗酸药合用会降低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效果,是由于
A.在吸收方面的相互作用
B.在分布方面的相互作用
C.在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
D.在排泄方面的相互作用
E.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为:A
2.扎莫特罗属于
A.β受体激动剂
B.β受体部份激动剂
C.β受体拮抗剂
D.α受体激动剂
E.α受体拮抗剂
正确答案为:B
3.苯巴比妥钠在碱性尿中
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正确答案为:D
4.有关HI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一用药易产生耐药,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B.可选择的药物有核苷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蛋白酶抑制剂
C.能够有效地抑制HIV复制,免疫损伤得到一定的重建
D.不能清除HIV及根治AIDS
E.所有HIV感染者均应抗HIV治疗
正确答案为:E
5.对多数传染来说,最少见的传染过程的表现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正确答案为:C
6.男,24岁,1年前经常出现寒战、发热、头疼,退热时大汗淋漓,退热后体
温恢复正常,自觉明显好转,每2天发作1次,而近半年左右发作停止。

体检发现脾脏肿大,血涂片检查有间日疟原虫,应给予下列何种治疗:
A.氯喹阿的平
B.阿的平伯氨喹
C.乙胺嘧啶伯氨喹
D.磺胺类
E.氯喹伯氨喹
正确答案为:C
7.女,22岁,因间歇寒战高热入院,血涂片中找到间日疟原虫,幼时有蚕豆黄病史,目前怀孕3个月,最适宜的治疗是:
A.乙胺嘧啶
B.伯胺喹啉
C.甲氟喹
D.奎宁
E.氯喹
正确答案为:E
8.某药半衰期为10 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为
A.10小时左右
B.20小时左右
C.1天左右
D.2天左右
E.5天左右
正确答案为:D
9.下列哪种不属于抗菌药物的应用严加控制的情况
A.病毒性疾病
B.不明原因发热
C.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D.严重烧伤的患者
E.皮肤、粘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为:D
10.患者男性,18岁,寒战、稽留高热6天,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有蚕豆病史,查体:昏睡状态,皮肤巩膜黄染,脾大,血常规:WBC 12×109/L,HB62g/L,N 82%。

可能性最小的诊断是:
A.疟疾
B.伤寒
C.病毒性脑炎
D.阿米巴病
E.细菌性痢疾
正确答案为:D
11.碱化尿液可使下列药物排泄加速
A.苯巴比妥
B.水杨酸盐
C.磺胺药
D.吗啡
E.地西洋
正确答案为:ABC
12.下列哪些为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
A.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B.可累及下颌下腺或舌下腺
C.通常一侧腮腺肿大2~4天后又累及对侧
D.挤压腮腺时有脓液自腮腺导管口流出
E.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正确答案为:ABCE
13.临床药理学试验中必须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A.随机
B.对照
C.盲法
D.重复
E.安慰剂
正确答案为:ABD
14.女,5岁,纳差、厌油3天,伴有双眼黄染,班里有十多个同学有类似症状,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B.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D.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
E.急性溶血性黄疸
正确答案为:AD
15.主要由肾排泄的抗菌药物
A.青霉素G
B.庆大霉素
C.链霉素
D.氧氟沙星
E.头孢氨苄
正确答案为:ABCDE
16.有关头孢菌素类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对分裂繁殖期的细菌有杀菌作用
B.对肾脏均有一定毒性
C.具有和青霉素相似的化学结构
D.均能耐受β-内酰胺酶的灭活
E.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为:ACE
17.对蛲虫感染有效的药物包括
A.甲苯达唑
B.阿苯达唑
C.乙酰胂胺
D.噻嘧啶
E.乙胺嗪
正确答案为:ABD
18.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高血钾的治疗,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高渗葡萄糖胰岛素
B.10%葡萄糖酸钙
C.5%碳酸氢钠
D.血液透析
E.输新鲜血
正确答案为:ABCD
19.哪些疾病患病后免疫力不牢固,可以再次感染而发病:
A.阿米巴痢疾
B.麻疹
C.水痘
D.伤寒
E.菌痢
正确答案为:AE
20.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
A.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B.提高药物疗效
C.减少各药物给药的剂量
D.延缓机体耐受性
E.减少病原体耐药性
正确答案为:A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