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反思及解决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反思及
解决策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符合新课改的最新要求,能不断促进学
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提升和改进,对于中小学的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但是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对中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有一
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题反思;解决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积极有效地开展着,也
成为新课改的一大亮点。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
中面临着很多挑战。

就实际的教学实施情况而言,学校、学生、家长对这门课程
的认识还有待提升。

本文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对广大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基本目标,注重培
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维、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
实践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设计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社区服务等
活动专题,通过实践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从而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手工制作、亲身劳动和服务,充分发挥其实施、设计和
服务能力。

多种多样课程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
识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丰富,涵盖的知识比
较广阔,不同年龄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选用不同主题。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
观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形成发现问题、
体验生活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探索,发现新知,从而丰富生活经验。

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及教师思想上不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育改革的亮点,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世界课程
改革的趋势。

然而,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进行教学的时候,
还是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因此,虽然很多学校实
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不太重视,更多是当作副课来对待。

还有一些学校
认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占用上课时间,占用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时间,
会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

再加上很多教师平时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没有更多的
精力和时间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所以导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重视,课程的实施效果不佳。

2.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
不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应各具特色,即具有新颖性、独创性,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实践探索
和实践创新为主要课程开展形式,与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有明显的差异,其课程
开展所需的条件和资源十分丰富和多样。

一方面,不少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理解为课外活动,忽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意涵。

学校缺乏校本资源及校外
资源的挖掘,更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层面的建设和开发。

缺乏校外资源的开
发会造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不出教室的瓶颈。

据调查显示,有58%的教师很少
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现场去开展研究,他们的理由是学生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另一方面,学校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管理者。

不同于学科课程
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更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

因此,课程管理者或课
程开发者对于课程活动的设置、教学的形式和活动预期的效果等都需要精准把握,课程管理人员的缺乏导致了课程建设的随意性,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3.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不足
在部分学校的教学中,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副科,而新课改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而存在,因此该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
应该得到与其他课程同等的待遇,学校要安排具体的时间、地点、教学设备等,
在实施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有正常研究、探讨的学习过程,有学校
专门的考核制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课时安排。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
该课程的教学没有专门的教材,导致师生的随意性比较大,很多教师想上就上,
不想上就不上,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也不高。

此外,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机
制尚不健全,就目前而言,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监督和
管理,比如教师的评定、工作量计算、编制以及学生的评价指标等相关问题没有
明确的规定。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问题的解决策略
1.充分利用学科课程资源,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整合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利用学
科课程资源,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比如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延伸
和深入,然后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深入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
作能力。

而目前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能够帮助教师丰富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网络上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内容非常多,对教师来说
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对学生来说,互联网平台也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通过网络学习、交流,也能实现自我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分
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是学校教学的一大创新,因此学校
内部的管理制度要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完善。

首先,要完善综合实践课程
的资源开发制度,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教学资源,例如组织学生结合
当地的自然资源,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悟生活。

其次,要建立课程实施
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由教务处具体管理,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
协助,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相互协调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并明确划分教务处、教研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职责。

对于课程的实施,相关教师要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计划和实施计划,同时还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管理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

再次,要建立教学评价制度,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制度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应该以分数
高低为标准,而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评价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独立思考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最后是
教师的激励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于教师的工作量及课时进行明确安排,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一些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教师可以提供
专门的培训,从而为提高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3.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线推进课程的开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要以其
为主线,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展,保障该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教师可将该课程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例如,在《营养与烹饪》的课程中,教师可
将其与生物学科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从生物学科的角度认识到食物营养对人体
的重要性,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烹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烹饪生活技能。

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比如,在《理财实战演练》的课程中,教
师就可以立足学生的消费与理财需求,着重提高学生的理财技能,增强学生的实
践能力。

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就目前而言,中小学综合实践
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该课程对学生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而且还
缺乏学校与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教
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笔者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树
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完善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加强社
会的支持力度,让家长参与到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综合实践课程评价多
元化。

总之,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参考文献
[1]陈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化建设的建构与实施[J].韶关学院学报,2020(11):97-103.
[2]顾艳丽.刍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指导[J].课程教学研究,2020(10):62-69.
[3]王丽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实施建议[J].四川教育,2020(20):30-32.
[4]张敏.立德树人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构建[J].家长,
2020(25):14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